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6583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边五小校本教材开发方案一、需求分析1、背景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转非”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2、我校校情的需要由于我校地处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学生来源情况复杂。所以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

2、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习惯养成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我校的一贯办法宗旨是“先成人,后成才”。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的德育理念,这个理念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

3、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好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与做人的习惯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二、总体目标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4、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达成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建个性化的学校;学生育有智慧的实践者;教师塑反思型的教育者;班子做有思想的领导者”。三、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在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

5、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预设包括五个单元:“学习习惯养成篇”、“文明习惯养成篇”、“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篇”、“卫生习惯养成篇”、“安全习惯养成篇”。四、课时设置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兴趣活动的形式展开,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

6、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等。具体安排如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可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各年级根据实际需要可分散在每周,也可将几个课时集中在一周。2、兴趣活动课程可以放在课余时间进行。3、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五、适度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

7、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六、保障措施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班主任参与课程开发。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室、实

8、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网站,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七、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1、组 长:石宏副组长:乔凤莉汪洁张霄成 员:张锦晨闫祝林毛宏伟李亚霖白保东 郑子霞吴保英高彦及全体班主任2、课程师资配备:a、以各年级班主任为主,其他教师共同参与本课程的实施。b、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实施的专题指导。3、聘请热心于未成年人教育、有经验的家长及专业人士担任课程实施顾问。靖边五小20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