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6572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适应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适应性综合测试(语文)第卷(30分)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 B.畸形 犄角 风光绮丽 倚势欺人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 D.馈赠 匮乏 功亏一篑 发聋振聩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口讷 惶悚 口碑 甘败下风B思忖 唾骂 偌大 错手不及C穹顶 朕兆 忿懑 弑君杀父D消蚀 差池 皈依 青出于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

2、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湛江政府建造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于一体的南国花园是我市公园中一座富有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的综合性公园。B.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在当前全球性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冲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

3、战。D.一度因收益不高而备受冷落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风险加大之时,投资者重新把目光投向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重新走俏市场。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1年以“诚信”为命题的高考作文,在国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 , , , , 。迄今为止,这个话题已经持续了八年,而国人的诚信情况到底如何了呢? 一时间举国沸沸扬扬 也拉开了国人对于“诚信”追回的大幕 将国人日渐缺失的诚信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论题 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莫不以诚实守信为题大做文章A B C D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作家。著有骆驼

4、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作品。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直接说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例如“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是指男子十五岁。C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人物,庄子后世尊称为南华经。逍遥游一篇中说的“逍遥游”,指的是“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D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就是词牌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

5、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

6、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瓠:葫芦。瓠落:大的样子。呺(xi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丝絮。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樗(ch):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狸:野猫。狌:黄鼠狼。敖:通“遨”,遨游。敖者,指出来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 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罔:网。罟:网的总称。犛(l)牛:牦牛。7对

7、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培育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砸破。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出售。D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莫:没有8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B世世以洴澼絖为事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卑身而伏,以候敖者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拙于用大的一组是(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立之涂,匠者不顾。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A BC D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

8、之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B惠子举樗之例,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C惠子和庄子的辩论,实际上是小与大的辩论,庄子的语言雄辩、精辟,从而使惠子也认为大瓠、樗、嫠牛都是物有所用的。D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都只能看明白小的用处,并且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第卷(120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_(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_(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_三、古诗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

9、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2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岁寒, 。 (论语)(2)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清水出芙蓉, 。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杜甫旅夜书怀)(5)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6)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

10、题)五、现代文阅读题:文学类文本(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一17题。剑桥晚钟毕会成 记忆中,傍晚5时15分的剑桥总在雨中,而这时,国王学院礼拜堂的钟声又把它淹没。同来的朋友描述他此时的感受,谓尘嚣尽落,心如止水。境界脱俗高远,但我怀疑他把英立甘教会的晚钟当佛寺的晚钟听了。 这来自天国的钟声从不提供心理慰藉。它源于规范作息的现实需求。在罗马帝国毁灭后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残壁断垣之中,这重新回荡在哥特式教堂的钟声传达了一种对秩序和权力的渴望。僧侣们先是被要求,后来也习惯于依钟声而劳作,而祈祷,而读经,而休息,虽流转千年而不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将钟声的组织功能推向教堂外的社会生活,于是出现了

11、高悬在议会大厦上的标准时钟,出现了工厂、学校里急促的铃声。出现了客厅里滴答作响的挂钟,出现了揣在怀里或戴在手腕上的表。正是靠了这层级延展的钟表系统,近代社会千头万绪的自组织化过程才得以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乃是一种典型的钟表文化。 然而,人生不幸辨钟始。始于墙上那面有着三根针的圆盘对你产生全新含义的那一刻。在此之前,这个圆盘只是家里众多物件中的一个,时间对你意味着每天不一样的椰林夕阳、月下西窗,意味着台阶上斑驳的苔藓,秋千上来了又去的蜻蜓,花丛中消失了的蝴蝶。然而,伴随着那轮圆盘在你的世界中的提升,最终成为凌驾其他所有物件之上的特殊物件,这个生动的世界被遮蔽了。自此后,你只能借助那一副

12、公事公办的圆脸孔来触摸时间;自此后,你被那冰冷的指针引导着嵌入社会巨大的集成体,有如一套螺母或螺栓,不复有自身完整的存在;自此后,圆盘以时间本身自居,要求你的面对,如何打发时间,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时间发挥出最大效益,诸如此类的问题将纠缠你直到时间的终点。时间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巨大存在,人生意味着与时间无休止的搏斗。即便为了让这样的人生进行下去,我们也必须为它赋予某种更高的目的,人生进而成了推动时间巨石上山的过程。而每一次登顶的结果,总会发现前方还矗立着另一座有待登顶的山峰,脚下的曾作为过去的目的的山峰转而成了未来目的的一段过程,一个有待否定自身目的性的存在,人生就在这种过程与目的的交替转换中

13、陷入荒诞。更荒诞的还在于,由于时间以它的标准制式取消了未来,这种看似在时空中无限展开的转换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那被罚将注定反复滚落的巨石又反复地推回山顶的西西弗斯不期然地演成了近代人生的标准写照。 钟表时代的人无法生活在当代。那么,过去呢?不是总有人梦想回到过去吗?其实,他真正想回的不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类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刻。若是真来一次完整的过去,那简直太恐怖了:那刻骨铭心的痛还来吗?那断肠百折的悔还来吗?那徘徊复徘徊的等与待还来吗?当下尚难以面对,如何再去面对一个重复的过去?叶公好龙的姿态决定了,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从时间之流中抽取的几个片断。 还有未来呢?未来不正是钟表时代的信仰吗?钟表时代之前,时间自然地以先逝者为大,当下之合理性只能被过去证实,越近源头的社会越具真理性,与这种视域下的历史与生俱来的是“异化”的符咒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源头的渐行渐远。钟表文化的目的性伦理则假定,时间沿着一维性展开的方向呈现价值递增的线性上升运动,越是趋近未来,就越是接近完美,终极完美则被延宕于时间的终结处,终结前的历史注定走不出“历史局限性”的魔阵。这一新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