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06547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21课 苏州园林(第2课时)重点:1.学习使用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2.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的表达技巧,以及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1.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示例:苏州园林与我国传统建筑不同。传统建筑布局特点是“对称”,而苏州园林则“故意回避”。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2.苏州园林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示例:可以怡情山水,使人仿佛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烦忧!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2、。3.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是什么?示例: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没有修剪得像西式宝塔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注意中国画的审美观点。问题一: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作比较: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2.举例子:第二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摹状貌:第五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4.引用说明:第四自然段中,引用了古诗

3、句“鱼戏莲叶间”,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在池边观赏的入画的一景,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5.打比方:“有几个园林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形象地表现出苏州园林所蕴含的艺术美和自然之美。教学建议:对于本文的说明方法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老师一定要做必要的指导,设计一些题目来促进学生们掌握。问题二: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请简要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学法指导:本文的语言优美,同学们要注重朗读,调动自己的眼、口、耳、脑共同活动进行阅读,这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同学们还可以尝试速读法这是一种眼脑直观、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广泛吸收知识,迅速开发信息资

4、源,尤其适应快节奏、信息化的现代生活需要。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含有委婉的语气,很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务必”“无论”“总是”起强调的作用,强调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说明并不是全部。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4.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采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图案画”讲究对称之美,而“美术画”则是要求自然之趣。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及其自然之美。

5、问题三:作者为了向读者清楚地介绍苏州园林,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在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请结合文章内容,试作分析。示例: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文章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分析原理,使文章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问题四:同学们,你能体会到“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点吗?请根据文章第三到九段的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或几句诗句来描述,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点。第三段:亭台轩榭不对称,讲究自然之生趣。第四段:重峦叠嶂携花竹,玲珑怪石衬花草。小桥池沼中心笑,鱼戏莲叶暗香飘。第五段:栽种高低不同,异时花木相间,修剪任其自然,藤萝盘曲成画。第六段:远山近楼好景致,花墙隔着越见深,长廊界着层次多,有墙却有窗,有廊无依傍,整个园林翻一番。第七段:阶旁几丛草,墙边蔷薇香。窗外数竿竹,芭蕉时时青。第八段:小小几扇窗,用心却不少。工细不庸俗,简朴具匠心。第九段:色彩淡雅显幽情,花开时节映花艳。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