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0653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2917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2013 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子湾经适房支线 2#-3#)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3年3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42.3工程地质概况 53.评估对象及目标 54.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64.1风险评估程序 6风险评估程序为: 64.2风险评估方法 64.3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 64.4预防风险措施及应急抢险预案 111. 编制依据1.1 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2 2013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子湾经适房

2、支线 2#-3#)图纸。1.3 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2010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026 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GBJ01-92 );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56-2001 );1.4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1.5 根据我公司完成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2013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

3、子湾经适房支线 2#-3#)。(1)项目编号:JT13-02C001-5(2)项目概况:起点1点为百子湾一号经济适用房建筑木材厂西路热 力外线工程原设计3点,终点8点位于原设计6点南侧,管线总长 518.7米管径DN600,无分支。1点和8点为现状检查室,检查室内设 备不予更换,仅在1点北墙和8点南墙上开半通行地沟的沟口。(3)管线路由:管线沿用原路由, 1-5点位于建筑木材厂西路永中以西5.9米, 6-8点位于建筑木材厂西路永中以东5.9米4)敷设方式:1-2、2-33-4、6-8点为半通行地沟敷设,2-2、3-3、6-6为钢套管敷设,4-6点为直埋敷设5)供回水方向:东供西回。6)补偿方式

4、:自然补偿。设计参数:热媒为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150U/90C。;安装温度10C设计压力: 1.57MPa。2.3 工程地质概况(1) 参考广渠路(东四环路通州区怡乐西路)道路工程勘察报告2009-042 详-2号。(2) 工程地质概述:从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房渣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3) 水文地质:勘察深度范围内发现 2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埋深为2.5 7.6米,第二层为潜水,埋深为8.8 11.6米。(4) 地质报告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 28 米3. 评估对象及目标本工作评估的对象为有限空间作业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等各方面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

5、风险因素(事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4. 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4.1 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为:(1) 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 生的概率和损失值。(2) 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4.2 风险评估方法以现场情况,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 风暴法、LEC法等方法。4.3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4.3.1 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原则 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 管理方案首先应针对已识别的风险源,制定具有可操

6、作性的管理措施,适 用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经济、合理、先进性原则 管理方案涉及的多项工作和措施应力求管理成本的节约,管理信息流畅、 方式简捷、手段先进,显示出高超的风险管理水平。 主动、及时、全过程原则工程的全过程建设期分为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及保修阶段、生产运营期。 对于风险管理,仍应遵循主动控制、事先控制的管理思想,根据不断发展变化 的环境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管理方 案,并将这一原则贯彻项目全过程,才能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优势。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不仅其产生的原因复杂,而 且后果影响面广,

7、所需处理措施综合性强。因此,要全面彻底的降低乃至消除 风险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原则,动员各方力量,科学分配风险责 任,建立风险利益的共同体和项目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将风险管理的工 作落到实处。4.3.2 风险管理方案计划书内容框架编制风险管理方案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风险识别(分类、 风险源、预计发生时间点、发生地、涉及面等);风险分析与评估(定性和 定量的结论、后果预测、重要性排序等);风险管理的工作组织(设立决策 机构、管理流程设计、职责分工、工作标准拟订、建立协调机制等);风险 管理工作的检查评估。4.3.3风险管理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图4.3.4 施工风险辨识与评

8、估根据热力工程风险发生的特点,以及对工程风险进行应急处置的需求,优 化工程风险现有应急指挥系统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 急指挥体系。在处置时,必须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映、各司其职、协同 配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预先建 立和准备抢险队伍、设备、物质、技术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等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根据公司 要求,工程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及环境风险。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表序号活动产品服务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风险评价风 险 等 级现有控制措施LECD1测量放线车辆车辆伤

9、害3150150低设交通标志 穿反光背/心现况井调查中毒窒息3180240低预先检测穿防护用品2管线铺设电焊机无保护接零触电35801200高操作规程安全交底保温管焊接火灾35801200高消防器具针对交底操作人员未用劳动防护品灼伤35115低操作规程安全交底吊车无指挥,违章操作起重伤害3725525中操作规程安全交底管材吊运物体打击3710210低操作规程安全交底3扣盖板回夯机操作人员未戴防护用品触电35801200低操作规程安全交底填吊车无指挥,挂勾工违章起重伤害3725525中操作规程安全交底无通风设备预先检测有限气体检测设备中毒防护用品4空间违章操作窒息35801200高人员培训作业无

10、救援设备专项方案缺乏救援知识5s h、一 试运行无通风设备违章操作中毒、窒息1380240低操作规程专项方案实时检测设备、焊口破损、意外泄露烫伤、灼伤118080低防护用品安全交底无导行标志安全交底6交通无女全意识交通事故3350450中导行方案导行不合理人员培训4.3.5 自身、环境施工风险针对性措施认真分析施工中各层面的风险因素,重视各种不可预见性因素,进一步 细化风险分析及评价, 确定风险源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风险机制程序;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实施专家论证制度,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 进行施工;4.3.6 风险管理的综合性措施经济性措施 主要措施有合同方案设计(风险分配方案、合同结构

11、设计、合同条款设 计);保险方案设计(引入保险机制、保险清单分析、保险合同谈判);管理 成本核算。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措施应体现可行、适用、有效性原则,主要有预测技术措施(模型 选择、误差分析、可靠性评估);决策技术措施(模型比选、决策程序和决策 准则制定、决策可靠性预评估和效果后评估);技术可靠性分析(建设技术、 生产工艺方案、维护保障技术)。组织管理性措施 主要是贯彻综合、系统、全方位原则和经济、合理、先进性原则,包括管 理流程设计、确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标准制定、人员选配、岗位职责分 工,落实风险管理的责任等。还应提倡推广使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管理 手段和方法。4.4预防风险措施及应

12、急抢险预案4.4.1 有限空间作业dll预防风险措施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 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 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 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 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 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抢险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 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

13、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 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4.4.2 火灾事故预防风险措施现场消防工作,严格执行消防管理条例,施工现场按规定布置消火 栓,并保证消防道路畅通。施工时安装二套消防系统,并设专人管理。施工现 场和生活区临设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配置合理;消防器材要按有关规定配 备齐全,在易燃物品处要有专门消防设施。经常对职工进行治安、防火教育, 培训消防人员;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储存和使用。定 期组织安全检查,严格执行现场使用明火取证制度,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氧气瓶和乙

14、炔瓶不得混放,距用火处要有一定安全距离。抢险措施1. 现起火时应先判明起火的部位、燃烧的物质,将情况迅速报警。2. 报警的同时,消防队到达之前,灭火人员可以采取断开电源,加强冷 却、筑堤堵截、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等办法控制火势发展。根据起火物 质,采取相应的灭火用具用品。3. 起火现场必须有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中应注意防止中毒、倒 塌、坠落伤亡等事故。4.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 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事故。4.4.3 触电事故预防风险措施1. 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电器设备作接零保护。2. 所有电器设备加装漏电保护器。3. 对于一些开关设备、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