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6353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填空练习题1分(1)信号可分为( )和( )两大类。2分(2)确定性信号可分为( )和( )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1分(3)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2分(4)绘制周期的信号x(t)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2分(5)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是从( )到( )展开的。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是( )到( )展开的。3分(6)周期信号x(t)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 表示( ), 表示( ), 表示( ), 表示( ), 表示( ), 表

2、示( )。1分(7)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分量的幅值总是随谐波次数n的增加而( )的,因此,没有必要取那些高次的谐波分量。2分(8)周期方波的傅氏级数: 周期三角波的傅氏级数:,它们的直流分量分别是( )和( )。信号的收敛速度上,方波信号比三角波信号( )。达到同样的测试精度要求时,方波信号比三角波信号对测试装置要求有更宽的( )。2分(9)窗函数的频谱是,则延时后的窗函数的频谱应是( )。2分(10)信号当时间尺度在压缩时,则其频带( )其幅值( )。例如将磁带记录仪( )即是例证。2分(11)x(t) 的频谱是X(f),y(t)的频谱是Y(f),若在频域内X(f)与Y(f)作相乘运

3、算,则对应在时域内x(t)与 y(t)应作( )2分(12)若x(t) 的傅里叶变换是X(f),则x(kt)的傅里叶变换是( ).2分(13)信号的频域描述,能明确揭示信号的( )成分2分(14)周期为T的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其角频率间隔0 为( )。2分(15)信号的频域描述,能明确揭示信号( )成份2分(16)若x(t)的傅立叶变换是X(f)exp(-j2fT),则的傅立叶逆变换是( )。2分(17)周期为的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其角频率的间隔为( )。2分(18)若随机过程统计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且可用一个样本函数()求出的信号,称为( )随机信号。2分(19)()的频谱是(),()

4、的频谱是(),若在频域内()与()作相乘运算,则对应时域内()与()应作( )运算。2分(20)已知某一信号的频谱X()=2/sinT,求信号x(t)在整个时间轴上的积分x(t)dt=( )2分(21)用( )谱描述随及信号的频域特性.2分(22)能用确切数学式表达的信号称为( )信号,不能用确切数学式表达的信号称为( )信号。1分(23)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 )。1分(24)测试装置的特性可分为( )特性和( )特性。2分(25)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指标有( )、( )和( )。1分(26)某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最小位移为0.01mm,最大位移为1mm,其动态线性范围是( )d

5、B。2分(27)描述测试装置支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有( )、( )、( )等。1分(28)测试装置的结构参数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则称为( )系统。若其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时,则称为( )系统。1分(29)线性系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特性是指( )和( )。1分(30)测试装置在稳态下,其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其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值,称为( ),如果它们之间的量纲一致,则又可称为( )。1分(31)测试装置的输出信号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 )。1分(32)测试装置对单位脉冲函数的响应,称为( )记为h(t),h(t)的傅氏变换就是装置的( )。1分(33)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的传

6、感器有( )和( )等。1分(34)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表达式为,对于金属应变片一说:S=( ),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 )。2分(35)具有( )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用的压电材料有( )和( )。1分(36)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 )效应工作的应变片,而测量大应变值时应选用( )效应工作的应变片。1分(37)电容器的电容量,极距变化型的电容传感器其灵敏度表达式为:( )。1分(38)极距变化型的电容传感器存在着非线性度,为了改善非线性度及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采用( )的型式。1分(39)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在联接时应( )。1分(40)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工作时,如果铁

7、芯做一定频率的往复运动时,其输出电压是( )波。2分(41)光电元件中常用的有( )、( )和( )。1分(42)不同的光电元件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源,其灵敏度是( )。2分(43)交流供桥的应变仪电桥,在压应变时,假如已调波与载波同相,则在拉应变时,已调波与载波( ),因而可利用( )作比较基准进行( )。3分(44)载波为的电桥,当单臂输入调制信号大时,其输出调幅波的幅值为( ),频率( )相位( )。1分(45)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接在( )桥臂上。1分(46)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3分(4

8、7)调制有( )、( )和( )三种类型,将调制高频振荡的缓变信号称为( ),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称为( )。经调制后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2分(48)调幅过程在频域相当于( )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一个( ),典型调幅装置是( )。1分(49)调幅波的解调器是( ),调频波的解调器称为( )。1分(50)调幅波经相敏检波后,既能恢复信号电压的( ),又能反映其( )。2分(51)建立滤波器正确工作状态所需的上升时间与滤波器的( )成反比,它们的乘积取值在( )为好。2分(52)在相关分析中,自相关函数,保留了原信号x(t)的( )信息,丢失了( )信息,互相关函数则保留了( )信息。4分

9、(53)信号x(t)的自相关函数定义式是=( ),互相关函数的定义式是=( )。1分(54)自相关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则原信号是一个( );而自相关函数是个脉冲信号时,则原信号将是( )。1分(55)书籍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100cos50 ,则该信号的均方值( )。2分(56)相关分析在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有( )、( )和( )等应用。2分(57)自谱反映信号的频域结构,由于它反映的是( )平方,因此其频域结构特征更为明显。1分(58)在同频检测技术中,两信号的频率与相关关系可用( )、( )来进行概括。2分(59)抗混滤波器是一种( )滤波器,是为了防止( ),其上截止频率与采样频率之间的关

10、系应满足关系式为( )。1分(60)频率混叠是由于( )引起的,泄漏则是由于( )所引起的。2分(61)最高频率为100Hz,为了避免发生混叠,时域中的采样间隔应小于( )s。=答案=1分(1)确定性信号;随机信号2分(2)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离散的;连续的1分(3)均方根值;均方值2分(4)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等)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2分(5)0; ; ;3分(6) -佘弦分量的幅值;-正弦分量的幅值;-直流分量;-n次谐波分量的幅值;-n次谐波分量的相位角;-n次谐波分量的角频率;1分(7)衰减2分(8)A; ;更慢;工作频带2分(9)2分(10)展宽;降低;慢录快放2

11、分(11)(x(t)*y(t);(或x(t)与y(t)作卷积)2分(12)1/k X(f/k)2分(13)频率2分(14)2/T02分(15)频率组成2分(16)x(t-T )2分(17)/2分(18)平稳各态历经2分(19)()()2分(20) 2T2分(21)功率2分(22)确定性非确定性1分(23)输出输入关系1分(24)静态特性;动态特性2分(25)灵敏度;非线性度;回程误差1分(26)402分(27)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1分(28)定常(时不变);线性1分(29)线性叠加性;频率保持性1分(30)灵敏度;放大倍数1分(31)传递函数1分(32)脉冲响应函数;频率晌应函数1

12、分(33)涡流式;电容式1分(34) ;2分(35)压电效应;石英晶体;压电陶瓷1分(36)压阻效应;应变效应1分(37)1分(38)差动联接1分(39)反相串接1分(40)调幅波2分(41)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光电池1分(42)不相同的2分(43)反相;相位跳变;相敏检波3分(44) 为正时与载波同相位, 为负时与载波反相1分(45)相邻1分(46)幅值;频率3分(47)调幅;调频;调相;调制波;载液;已调波2分(48)频率搬移;乘法器;电桥1分(49)相敏检波器;鉴频器1分(50)幅值;极性2分(51)带宽B;5102分(52)幅值与频率;相位;幅值、频率、相位差4分(53)1分(54) 同频率的周期信号;宽带随机噪声或白噪声1分(55)1002分(56)同频检测;相关滤波;信号万分类别的识别2分(57)1分(58)同频一定相关;相关一定同频2分(59)低通;混叠;1分(60)采样频率过低;信号截断2分(61)0.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