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6336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生态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地生态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地生态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地生态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地生态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生态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生态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是绪 论(一)土地:陆地表层一定范围内全部自然要素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地球陆地表面一定地域范 围内具有一定垂直高度的三维空间,以及该空间内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 被等多种自然要素的组合及其与历史和现在人类活动影响结果相叠加的自然 -经济-社 会综合体,包括内陆水域、滩涂属性:1 自然属性:客观性、综合性、整体性、时空性2 经济属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区位变化性、权属性、稀缺性、增值性3 社会属性:社会保障性、粮食安全性、美学特征 功能:提供产品、服务和美学价值(提供人类休憩的资源和场所) 联合国粮弄组织和环境规划署1999 年提出土地的十大功能:1 储存个人、群体或社会财富2 生产

2、人类食物、纤维、燃料或其他生物物质3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场所4 全球能量平衡和水循环的决定者之一,提供资源和沉淀温室气体5 规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6 人类使用的矿物和原料的储存场所7 化学污染物的缓冲性、过滤器或调节器8 提供聚集、工业和娱乐空间9 保存历史或史前记录(化石、过去的气候证据、人类遗迹等)10 提供或制约动物、植物和人类的迁徙(二)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研究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个体(individual):主要集中于有机体对

3、于环境的反应,属于生态学和生理学交叉 学科。种群(population):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群落(community):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生态系统(ecosytem):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 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下层。(三)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组成与特征、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以及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

4、 化,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研究任务:1 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管理2 揭示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3 阐明土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1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于演替2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与修复途径4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与可持续利用及管理5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一) 老三论系统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 征,用数

5、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 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基础特征:整体性、关联 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系统: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干系 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边界,本身又是它 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 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的结果决定系统 的功能。) 控制论: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体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三个组成部分:信息论、自动控制系的理论、自动快

6、速电子计算机。(控制: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 某些控制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造出 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做控制。)主要特征:1 要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2 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3 具有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设置4 这种系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稳定,内部都具有自 动调节的机制,换言之,控制系统都是一种动态系统。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 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门学科密切相关,他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二) 新三

7、论?生态系统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 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 依存,并新车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四个基本含义:1 客观存在实体,有时间、空间概念2 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3 以生物为主题4 各成员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与生物;非生物环境(光、热、水、土壤、营养元素)、生产 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绿色植物等自养生物(树木、草、藻类、光合细菌、化能细菌)制造有机 质。消费者:各种动物,他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

8、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 色植物为食,并从中获得能量。作用:对初级生产者起着加工、再生产的作用,对提前生 物种群数量起着调控作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功能:吧动植物的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简 单的无机物在回归环境后可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分层、各组成要素之间互相交织在一起、边界不确定 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昼夜、季节、年份f群落演替f生态系统进化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关系, 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的转移到大型食肉动物。食物链的每一个 环节称为营养阶层。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

9、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除少数食性专一物种以外), 它往往是交叉链锁,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即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 具有特定的空间概念2 复杂、有序的大系统3 具有明确功能的单元4 是开发系统,具有自动调控功能5 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环境与生物:(关系-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环境:对于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 生物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生境: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要素的综合体,强调现实生态环境。 环境理论:地带性规律、最小因素理论、忍受性理论(1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 一个忍受范围 2 生物

10、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忍受的范围是不一样的3 不同物种,对同一环境因素忍 受的范围有区别 4 忍受行事生物的一种特性,受遗传、进化规律所制约)环境因素作用:1 环境因素彼此不可替代2 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3 主导因素:在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中,必然会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因素,对其生存和生态特 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为主导因素。4 环境因素的整体效应大于各环境著因素之和 生态适应:生物有机体或它的各部分,在环境的长期向好作用下,形成一些具有生存意义的 特征,依靠这些特征,生物能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和伤害,同时还能有效的从其生 境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以确保个体发育的正常运行,自

11、然界的这种现象称为生态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使用方 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趋异适应:一群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有机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 下形成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这种适应性常在变化环境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构 成生物分化的基础(生态型: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分布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 影响,植物在生态适应过程中,就发生了不同种群间的变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 并且通过遗传固定下来,这样在一定种内就分化出了不同的种群类型,这些种内的不同类型成为生态型, 他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

12、环境条件趋异适应的结果)。r稳定因素:气候、光、温度I非生物因素周期性变动因素:相对湿度、水环境因素非周期性变动因素:其他因素、气候以外的自然因素、水域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因素-变动因素:生物因素、食物因素、种内因素、种间因素 气候是由许多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自然条件之一;为生物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同量的光、热、 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对生物的影响,直接.生 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方式.间接.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影响生物的 生存发展.物候:只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受气候影响,在一年中随即将变化而出现的 现象非生物

13、因素的生态作用:1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a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最终来源b太阳辐射式构成地表 热量、水分和有机质分布的能量c光对生物生存产生各种物理、化学效应,更为重要的 是信号作用(昼夜性、季节性)2 温度、热和生物的关系: a 温度(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在任何时间、任何生态系统都 起作用)b生物生命活动的温度是有范围的(最适宜、最高、最低)C有效积温法则(植 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3温度、水分和生物的关系:a水是一切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b水是生命活动的 基础(#原因、意义-简答:水的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量高、最好的溶剂、具有特殊 的密度变化)c生命起源于水4温度对生物的影

14、响:a主要用相对湿度这个指标b湿度有时间变化c湿度存在空间变 化d湿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e湿度对动物的繁殖有一定的影响f湿度对动物的寿命有 一定影响5 干旱和水涝对生物的影响: a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影响植物体内各部分水分的重新分 布,降低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影响植物产品的质量)b受危害的原因(能量代谢的破 坏,蛋白质代谢的改变,合成酶活性降低)c应对策略(生理结构改变,增加体内半纤 维素和纤维素,生态适应) d 动物的应对策略(滞育、夏眠、迁徙、饮食和取水通过体 壁-卵壳从环境中取水,减少体内失水,从自身的生物氧化中获得水分)e水涝的影响(对 植物根系的不良影响、植物地上部分被淹、使光合作用

15、受阻、影响土栖动物f应对策略 (植物器官组织发生变化-根木质化、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发生变化、动物逃避)6降水对生物的作用:a降雨(对植物生长发育最有效的一种形式、雨量大小与植物的 关系、对动物的影响)b降雪(雪的覆盖、增加土壤含水量、雪的冻害作用、对动物的 生态作用)7 温湿度的综合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共同作用8 风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a 风的生态学意义(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风的直接影响、影 响植物的生长发育)b风对植物的作用(对植物的形态、破坏植物水平衡)9火对生物的生态作用:a毁灭与重生:涅槃(火常作为营养物质分解和循环的因素)b 火的生态学意义(火的焚烧作用、火的压力作用、在物种竞争中的作

16、用)c对动植物的 影响(许多植物的正常更新需要火的参与、对动物来讲不利,对一些有蹄类、嚼齿类、 鸟类有利、降低生物数量,改变土壤性质)10 土壤:a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所)b 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生态学意义(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C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生态学意义(土壤空气与大 气的异同-成分基本相同、含量有所不同)d 土壤化学性质及其生态学意义(土壤酸碱 度对动物植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 e 土壤生物对土壤的生态学意义(促进成土作用、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提高土壤质量、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生物因素的生态作用和特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