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6305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中官职升迁贬谪之词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 晋书谢安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宋史辛弃疾传: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 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4荐: 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 宋史侯可传: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汉书平帝纪: 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谭嗣同:公以学

2、士徐公致荐,被征。5举: 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 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6授: 授予官职。如: 汉书翟方进传: 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宋史辛弃疾传: 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8起: 重新启用,任以官职。如: 元史贾鲁传: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战国策: 起樗里子于国。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

3、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如: 后汉书王涣列传: 岁余,征拜侍御史。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2调、徙、转: 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4、。如: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调为陇西都尉。 史记淮阴侯列传: 徙齐王信为楚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 隋史徐文宝传: 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 “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如: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

5、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 汉书萧望之传: 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 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如: 新唐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 梅圣俞诗集序: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1拜: 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史记淮阴后列传:至拜大将,

6、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2晋、进: 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3加: 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如: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4超迁:越级升迁。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如南史何远传: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6超擢: 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 :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

7、: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8升:提升。如梁启超谭嗣同 :旋升宁夏道。9拔: 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 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 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1贬:降低官职,降级。降职并外放。如: 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新唐书柳宗元传: 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2窜:放逐、贬官。如:韩愈进学解 :暂为御使,遂窜南夷。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传 :既而胡即放宁夏道。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 范仲淹岳阳楼记:滕

8、子京谪守巴陵郡。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新唐书裴延龄传: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7出: 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有时也指平调。如: 晋书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何间相。 晋书卷二十八: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9黜、绌:废掉官职。如: 国语晋语一:(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

9、绌。 高启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10免:罢免官职。如史记吕后本纪:王陵遂病免归。11夺:削去,罢免。如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五、表“辞官”的词语。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 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2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 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 后汉书王龚传:龚在

10、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 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六、表“兼职、代理”的词语。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 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2兼:兼任,同时监管。如: 宋史李纲传: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旧五代史甘荷余传: 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3领: 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 柳

11、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 南史虞愿传: 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史韩琦传: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5权: 暂时代理官职。如: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韩愈吏部权京兆。 宋史李纲传: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6摄:暂代官职。如新唐书杜如晦传: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7署:暂任、代理官职。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8守:代理官职。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9行:代理官职。如: 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泷冈

12、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七、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1知:主持。如: 宋史黄庭坚传:知舒州。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产其将知政矣。2典:主持;主管。如书尧典:命汝典乐。三国志吴仪传:专典机密。3主:主持,掌管。如: 世说新语 政事: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方苞狱中杂记: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5下车:新官到任。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 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

13、土地赐给臣子。如新唐书魏微传: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8秩满:官吏任期届满。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南 史虞寄传)其年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竝如故。(陈书袁枢 传)9行部:巡行部属(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署,考察刑政,称为行部。)汉, 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补充)【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 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 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 “除”,就是授予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