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管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61900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质量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放射科质量管理放射科质量管理放射科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目标(1) 从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入手,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以以医疗服务。(2) 加强放射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放射防护工作,抓好常规X线、CT、MRI、DSA及介入等各种检查技术质量。提高放射科各种诊断报告书写质量及诊断水平。 (3) 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

2、,建立诊疗责任原则,在病人来放射科检查全过程中的各环节、规范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对病人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检查,诊断做到正确、及时。(4)减少放射科医疗质量差错及医疗事故。二、质量管理制度1、 实行专家督导、主任监督下的组长负责制,诊断、技术组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对全科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科医疗质量。2、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按放射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技术、诊断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3、

3、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技术组岗位责任制;诊断组岗位责任制;介入组岗位责任制;影像图像质控管理;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疑难、少见病例处理规范;漏诊、误诊病例讨论读片制度。具体见附表4、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项目指标。、由科室主任和诊断、技术组长对技术、诊断各组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定期进行的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评定总结。、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做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三、 质量管理指标1、 技术:严格按常规操作,检查部位准确,无错项、漏项,做好防护工作。X线甲级片率40%以上,废片率2%。2、 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

4、用恰当,描述详细。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准确回签临床提出的问题。报告签发制度完善并能落实,各种资料记录完整、准确。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普通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70%,CT检查诊断符合率7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70%。大型检查诊断符合率不达标者要有病例分析。3、 介入:检查诊断符合率70%,治愈、好转率应为同级医院均值以上。4、 有读片、核对制度,诊断与技术组每周一次以上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诊断质量。5、 建立、健全审阅片制度并坚持执行。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并做好有关记录。每2个月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四、质量管理计划

5、与措施放射科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放射、CT、MRI检查及DSA检查报告工作,工作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检查时间较紧促,医疗质量管理也较复杂。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由科室主任、及诊断、技术组长组成。从制度上把关,严格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定期组织业务、政治学习,各级医务人员各施其责,严格强调在岗责任,不得擅自离岗,规范交接班及值班制度,对急诊病例尽量做到及时迅速处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细化、完善各项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调动全科积极性;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

6、保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形象,得到绝大多数病人的认可。(一)、技术组:1、 各种设备、仪器按时检修、保养,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以确保最佳工作状态。2、 坚守岗位,各项检查操作认真负责,杜绝不必要的损伤。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3、 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查或拖延患者检查时间。普通病人各项特殊检查项目预约时间:不宜搬动病人床边X光检查1天内;IVP1-2天,胆道造影2天,上消化道造影1天,结肠造影2天(特殊情况例外),CT 0-1.5天,MR0.5- 1.5天。4、 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的检查,检查中要求临床医师监护病人,以便随时进行抢救,有创检查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

7、情同意书。5、 强化岗位责任感,加强质量管理的宣传工作。 (二)、诊断组:1、普通照片检查1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患者半小时内出报告,CT检查、MRI检查24小时内出报告。改善服务态度,保护病人的隐私。2、 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确保每一张片、每一份报告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每一份报告都有“双签名”。3、 严格执行复审、阅片制度,做好病例追踪制度及有关记录。每2个月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例读片讨论,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诊断质量水平。4、 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及时上报医务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