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6155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参赛作品(贺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离子反应邮 箱: 姓 名: 贺 莹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中学化学必修(1)其次章化学物质与其改变的其次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学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很多重要元素与其化合物的学问,都可能涉与离子反应与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学问,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学问、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肯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娴熟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

2、生必需驾驭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没有丰富的元素化合物学问,电解理论又还没学习,因此本节学问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节课可结合之前刚学过物质分类与其方法,再由宏观物质引入围观物质的学习,带领学生走进离子反应的课堂,主要内容为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以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联想电离的含义以与作用,结合试验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回忆之前化学方程式的表达意义以与书写方式类比出电离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方式。(三)教学设计重点由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的试验与形象的微观动画将离子反应的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化,留意概念形成与

3、发展的思维过程。(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实例和简便易行的试验为学问迁移、同化的基础,通过“互动小嬉戏”促进学生的沟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相识,最终实现本课的目标,在让学生学习到离子反应有关学问的同时,也要留意学生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过程。从生活中的现象引伸概括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新课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实例创设情境:利用试验现象引发学生思索通过试验引出电离的定义并巩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迁移应用:通过互动小嬉戏及播放Flash引出关于电离方程式书写的学习理解电离过程,会书写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二、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离子反应课时1课时教材目次人教

4、版一般中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必修)其次章第2节第一课时教 学目 标【学问和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电离的含义;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说明电解质导电的缘由,驾驭化学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这个对象弄错了,应当是了解电解质导电的缘由)【过程与方法】1、初步建立电离等概念(这个似乎属于学问与技能内的,不属于过程与方法)。2、从电离的角度总结得出电离方程式的意义,会书写电离方程式。【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解质的试验探究的了解,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化学给生活带来的便捷。2、通过化学与生活的介绍,逐步养成科学的探讨看法,增加对化学的爱好。教学重点电

5、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的概念)教学难点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试验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探究归纳法学习方法结合本教材的特点与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试验演示法”与互动小嬉戏开展学习活动,以学生自己为主体,以生活阅历为起点,利用试验进行探究,进一步开展小嬉戏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相识,并能自己总结出方法,寓教于乐,将活动、各种教学方法和所要学的学问结合起来,是学生在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也将学问牢记于脑中了。教学媒体试验仪器:灯泡、试剂瓶、电源、导线药品:碳棒、醋酸、NaCl溶液、乙醇、盐酸、氨水互动小嬉戏乒乓球(有注大量水和注少量水之分)、

6、水槽、烧杯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提出关于生活中离子反应的实例问题1、可以用湿手触摸开关或者插座么? 2、广告中说到产品可以补充电解质,则什么是电解质呢?我觉得这个干脆提出什么是电解质好惊奇。能不能再宛转点,例如这样提问【提问】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潮湿的手触碰插座。这是为什么呢?或者是: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有哪些同学喝呢?你们为什么会选着着款呢?你们觉得这款饮料如何老师也很喜爱这款饮料,老师在喝每一款饮料都会探讨它的效果,老师看了后面备注,喝了这款饮料精力充足,就像补充了电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含有电解质,什么是电解质,它有什么作用

7、呢?等等视察,反思,从生活中离子反应的实例相识离子反应。由生活引入化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引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讲解并描述】广告中说到喝下该产品可以快速补充电解质,则什么是电解质呢?我们这里引入两个新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倾听、思索【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a、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这后面应当解说一下电解质要留意的问题,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如何判别电解质,电解质满意条件之一: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等这样,

8、然后举例)通过了解刚才问题的答案,能够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此处设下伏笔,意在引出接下来对电离的学习。概括总结【提问】物质怎样才能导电呢?(电解质为什么会导电呢?)【分析归纳】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电离(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电离子(定向移动)可以导电。思索导电的缘由引出电离的概念试验导入设计一个并联电路,连接五个灯泡,将与灯泡相连的石墨电极没入五个不同的溶液中,通电后视察不同溶液连的灯泡是否发光。视察灯泡是否发光与发光程度。思索:金属导电的缘由答: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类比出溶液导电的缘由可能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像金属中一样自由移动的电子。留意:溶液

9、中是没有电子的,所以逐步得到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试验中引导学生发觉溶液导电的缘由,引出电离的概念。并复习关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学问。(觉得这里突然插一个试验好惊奇啊,要不要先说明导电的原理,然后再以试验验证,着样排放依次会比较清晰点)醋酸NaCl乙醇盐酸氨水电离【板书】二、电离: 1、定义: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水离”或“熔离”)2、电离条件:溶于水、受热熔化。记录定义,并且理解其含义。让学生了解电离的定义。互动小嬉戏事先打算好注入大量水和注入少量水的乒乓球各两只(分别代表氯离子和钠离子、因球大小相同,故在此用颜色区分。注水的目的是区分两者的重量,且

10、在水中时也不会沉在同一位置,便于视察),各一只组合在一起用双面胶将球粘在一起(组合后代表氯化钠分子),放入水槽中。向水槽中用烧杯倒入水,特殊是向两球粘连处倒水,使其分开。3412水水可让学生完成倒水步骤。视察能够视察到两球分开,球被水包围,四下散开。思索嬉戏与定义的关系通过学生互动嬉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形象化的,易记住,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从宏观的现象引领学生进入对微观物质的相识和理解。播放Flash【多媒体演示】播放NaCl电离的Flash视频,演示NaCl的电离过程。【讲解】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组成的,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氯化钠

11、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得钠与氯渐渐摆脱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使氯化钠有了导电性。观看视频,倾听讲解,理解电离的过程。思索:物质电离是否须要通电?不须要,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条件下就行。在刚才嬉戏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展示NaCl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电离的定义明确电离条件电离方程式【归纳提炼】依据视频(应高是依据讲解NaCl的电离过程写出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简洁的电离方程式。学习电离方程式的简洁书写引导学生写出简洁的电离方程式。三、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请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HCl、NaOH、

12、MgCl2、Na2SO4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步骤:1、写:等号左边写出化学式;等号右边写出阳、阴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与相应元素的化合价相同;2、配:阴、阳离子前面配上系数。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3、验: “等号”两边是否“守恒”(质量、电荷)(后面应当还有一些些电离方程式书写留意的细微环节,然后让大家联系,就练习一些酸、碱、盐的书写,以此总结酸碱盐的定义,这样就完整了)初步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NaOH = Na+ + OH-MgCl2= Mg2+ 2Cl-Na2SO4=2Na+ SO42-总结所学学问。动手书写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会用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课堂

13、小结本节课我们从生活实例导入,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通过试验引入对电离的学习,最终在理解电离过程的基础上,学习了电离方程式的简洁书写。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电离的定义与过程,明确电离条件,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下节课我们将深化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且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学习关于酸、碱、盐的学问。与时小结和反思,加深印象和理解。作业布置1、与同学探讨电离的过程并试着自己说明。2、预习有关电离方程书写与从电离角度相识酸、碱、盐的学问。作业形式可多样,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学问并能运用。板书设计其次章 第2节 离子反应(这个其次节就不用写了)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14、或熔融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二、电离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三、电离方程式1、定义: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2、方程式的书写:写配验板书体现了教学主线,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的认知为主指导学生从生活动身,创设丰富的情境,在学生原先认知的基础上传授学问,便于他们理解、接受。2、凸显化学学科特点以试验为基础,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3、设置互动嬉戏环节利用嬉戏环节更加生动地展示学问点,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学问点的理解。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微观现象宏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