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06098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概念层次树的XML数据挖掘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基一7号教育部有关目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引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基本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加强中小学规范管理,办好每一所学校,成为新时期基本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定。近些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摸索和实践,加强了中小学校的管理。但目前某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规定,不能较好地适应基本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制约着新时期基本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

2、动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现提出如下指引意见:一、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贯彻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加强省级统筹,整体提高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水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引,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整体推动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小学校管理基本规范,组织排查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目的任务和工作规定。加强对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引,大力倡导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坚决严禁下达升学指标和简朴用升学率奖惩教育工作的做法,形成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工

3、作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筹,切实保障区域内基本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为实行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本。组织开展全省(区、市)范畴内的中小学管理随机督导检查,督促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贯彻规范办学的各项规定。积极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发明良好社会环境。2.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切实把各项规定贯彻到每一所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以县为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实行管理。具体分析本地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课业承当及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措施,建立督

4、学责任区制度,及时纠正行政区域内多种不规范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区域内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办学秩序。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指引和保障学校科学安排课程,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教学基本规定。切实加强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贯彻对校长、教师的培训。均衡配备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单薄学校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指引中小学校合理编制经费预算。规范学校收费,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坚决抵制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和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功能,健全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的管理体系。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保证师生安全。3.坚持

5、依法治校,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中小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依法贯彻校长负责制,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组织学生参与多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综合社会实践等教学时间。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和岗位规定。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

6、力。保障教师身心健康。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科学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坚持收支公开,积极接受审计,坚决杜绝学校设立小金库和帐外帐,规范多种收费。二、抓住重点,认真解决好目前某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目前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怀、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明显成效。1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承当。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状况,按照不同窗段和年级、走读生和寄宿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涉及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并组织全面检查。坚决纠正

7、多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对的引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承当减下来,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2.严格执行课程筹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有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督促贯彻本地区课程实行筹划,并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学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鼓励和表扬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大力倡导和推广某些地方和学校减负

8、增效的成功做法。3.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渐完善教育评价措施。各地要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在全面排查的基本上加以科学规范。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校参与多种统考、联考或其她竞赛、考级等现象。学校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方案的基本规定,不得随意提高考试难度,增长考试次数。积极摸索以完毕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的为基本原则、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重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加强高考信息管理,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多种炒作。4.加强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办任何形式的选

9、拔性考试。制止多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要及时根据生源变化状况合理调节学校招生范畴,每年向社会发布行政区域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畴、招生时间、招生筹划及有关规定。一般高中招生要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原则,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照根据,积极倡导和逐渐履行将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派到区域内初中的措施。严格执行高中“三限”政策。5.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简朴撤点并校。各地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规定,统筹城乡学校建设和改造规划。在优先以便学生就近入学、不加重农民承当的前提下,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地制宜地科学配

10、备教育资源。撤点并校要十分谨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和“一哄而起”。采用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城乡化以及学校布局调节过程中浮现的大班额现象和农村校舍闲置等问题。6.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争取和贯彻有关编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增进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要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注重食品和饮水卫生,避免传染病流行;改善寄宿制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寄宿制学生业余生活,注重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健康。7.注重学校安全管理,保证师生安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

11、件的应急预案,在本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行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切实贯彻各项安全防备措施,及时报告和消除多种安全隐患。8.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化解择校现象。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公平配备公共教育资源并向农村学校、单薄学校适度倾斜。切实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行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筹划。推动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单薄学校的对口增援。大力发呈现代远程教育,增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各地特别是大中都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本地区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现象的政策措施和实行环节。三、

12、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结识,统一思想,从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拟定本行政区域内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重点,提出明确规定,做出专门工作部署,采用有力措施,加大贯彻力度,并把贯彻状况上报教育部。2.各地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和推动基本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表扬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根据,强化监管,建立全方位、常常化的督导检查机制。3教育部将组织对各地规范办学进行随机性的国家督导和工作抽查,对教育工作先进地区进行表扬。省级和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管理工作推动机制,交流经验,及时推广。但凡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不规范办学行为长期视而不见、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的,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通报本地政府,规定限期改正,进行责任追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解决问题的进展状况和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成果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公示,并积极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