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5779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求为规范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单位消防 安全责任,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消 防技术标准,制定本要求。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 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 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其中,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 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 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 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 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一、消防安全责任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由本单位全面负责,实行消防 安全责任制。

2、(一)场所所在建筑应当为合法建筑,场所在投入使用 营业前,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二)公众聚集场所应当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 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和责任范围。(三)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由法定代表 人、主要负责人担任,并落实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 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保障场所消防安全条件符合 规定,掌握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2. 将消防安全管理与本场所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 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3. 为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4.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 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5. 组织防火检查,督

3、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 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6. 依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7. 组织制定符合本场所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 实施演练。(四)公众聚集场所应当依法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 责场所消防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 全管理工作:1. 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2.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 程并检查督促落实;3. 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4. 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5. 组织实施对本场所(责任区域)消防设施、灭火器材 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

4、有效,确保疏散走 道和安全出口畅通;6. 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7. 组织员工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 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8. 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五)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熟悉消防 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 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鼓励公众聚集场所聘用注 册消防工程师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六)公众聚集场所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 理时,当事人订立的相关租赁或承包合同应当依照有关法规 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承包人、承租人或者受委托经营 管理者,在其使用、管理范围

5、内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人的 职责。(七)对于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产权者和使用者的公众 聚集场所所在建筑,除应当依法履行自身消防管理职责外, 还应当明确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涉及公共消防 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共用的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二、消防安全技术条件公众聚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防 火分区及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内外部装修、消防水源、消 防设施、器材及标志、电气线路等应当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 消防技术标准(要点详见附件 1)。公众聚集场所消 防技术标准要点的相关要求与新颁布实施的消防技术标准 不一致时,执行新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三、消防安全管理公众聚集场所应当依法履行消

6、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 全管理措施(要点详见附件2),提升消防安全水平:1. 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2. 严格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3. 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4.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 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不被破坏、占用;5.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6. 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7. 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8. 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9.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10. 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 站);11. 依照规定建立健全消防档案。附件: 1.公众聚集场所消

7、防技术标准要点2.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要点3. 相关消防法律、规章及技术标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技术标准要点本要点为现行消防技术标准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定,除本 要点外,公众聚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的其他防火要求应当符 合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公众聚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采取特殊 消防设计时,其防火要求可按特殊消防设计确定的相关技术 措施执行。一、总平面布局(一)防火间距1. 为防止着火建筑的火势向相邻建筑蔓延,两幢高层建 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高层建筑与一、二级耐火等 级的单、多层建筑(包括高层建筑裙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9m;两幢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建筑(包括高层 建筑裙房)之间防火

8、间距不应小于6m。2. 建筑周边扩建附属用房不应占用防火间距,两幢建筑 之间不应存在扩建屋顶、雨棚、围栏,堆放可燃物,设置封 闭连廊等改变或占用防火间距的情况。(二)消防车道1. 为满足消防车通行和扑救建筑火灾的需要,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 m,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 车转弯的要求。2. 消防车道路面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停车泊位、 路桩、隔离墩、地锁等障碍物,并设有“严禁占用”等标志。3. 消防车道两侧、上方不应有影响消防车通行和作业的 电力设施、架空管线、广告牌、围墙、栅栏、树木等障碍物4. 回车场地面及周围不应设置有妨碍消防车回车操作的 障碍物。5. 控制车辆、人员进出

9、的栅栏、栏杆等应具有紧急情况 下开启的措施。(三)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1. 为满足扑救建筑火灾和救助建筑中遇困人员需要,高 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 边长度的底边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场地的长度和宽度 分别不应小于15m和10m;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 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20m和10m。2. 为方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建筑内部实施灭火救援,消 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位置,每层均应设置可供消防救 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间距不宜大于20m,净高度和净宽度均 不应小于1.0 m。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 识别的明显标志。3. 为使消防救援人员能尽快

10、安全到达着火层,建筑与消 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直通室外的楼梯或者直 通楼梯间的入口不应被占用、堵塞、封闭,并应设有警示标4. 不应占用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或改变用途,消防车登 高操作场地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 空管线等障碍物。二、平面布置(一)一般要求1. 不应在公众聚集场所(旅馆除外)的经营、储存等区 域设置人员居住场所。2. 为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众聚集场所 内严禁附设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 店、作坊和储藏间等。3. 公众聚集场所内不应设置生产场所和库房(为满足建 筑使用功能的附属库房除外)。4. 公众聚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

11、贴邻,不应设置燃 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 油开关。5. 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性大,为防止燃气积聚在室内产 生火灾或爆炸隐患,设置在地下、半地下室的公众聚集场所 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6. 为减少气体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因素,位于高层建 筑内的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可燃气体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 气。7. 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8. 公众聚集场所附属的冷库应设置在地上,确需设在地 下时,只允许设置在地下一层。冷库的隔热材料应为不燃材 料,采用难燃材料时应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穿过隔热材料 的电气线路应采取金属管保护。(二)商店1.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性能较

12、低,商店建筑采 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 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 建筑时,应为单层。2. 为便于人员快速疏散,营业厅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 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 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3. 为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和便于火灾扑救,营业厅不应设 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地下或半地下营业厅不应经营、 储存和展示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4. 商店的附属库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隔墙 与营业、办公部分分隔,通向营业厅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三)儿童活动场所1. 儿童的行为能力较弱,需要其他人协助进行疏散,为 便于火灾时快速疏散人员,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 半

13、地下;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 层、二层或三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 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 首层。2. 为进一步提高疏散的可靠性,避免与其他楼层和场所 的疏散人员混合,儿童活动场所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 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设置在多层建筑内时,安全 出口和疏散楼梯至少1个独立设置。(四)剧场、电影院、礼堂1.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人员密集,需重点考虑安全疏散, 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2.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要采 用防火隔墙将这些场所与其他场所分隔,疏散楼梯尽量独立 设置,每个防火

14、分区至少应设置 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 楼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 门与其他区域分隔。3.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 以上楼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 以下楼层。4. 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且观众厅布置在四 层及以上楼层时,为方便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一个厅 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 于 400m2。5.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为提高场所的消防安全性,应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 统。(五)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集,人员组成复杂

15、,为 便于人员安全疏散,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布置 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 应大于 10m。2. 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3. 为避免火灾在不同厅、室之间或在不同使用功能场所 之间蔓延,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 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和 l.OO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 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六)餐饮场所1. 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 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2. 供厨房使用的丙类液体燃料,其储罐应布置在建筑外 当设置中间罐时,中间罐的容量不应大于1M3,并应设置在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房间内,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中间罐下部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3. 厨房区采用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时,应设置独立的瓶 组间,瓶组间不应与住宅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和其他高层公 共建筑贴邻。液化石油气气瓶的总容积不大于1m3的瓶组间 与所服务的其他建筑贴邻时,应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在 瓶组间的总出气管道上应设置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瓶组间 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4. 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 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