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清(8w2)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5749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天清(8w2)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天清(8w2)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天清(8w2)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天清(8w2)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天清(8w2)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课堂训练一课时(8w4)一、 课外文言文阅读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注释】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具:备办。香居:齐国大夫。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9下列各组句子中

2、,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B书之/即书诗四句C具之三年而未能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以齐国之大/能够一战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11. 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3分) 9.C(3分)10.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3分)11.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举例略)(3分)译文:齐宣王盖大宫殿,大得足以覆盖数百亩地。堂上有三百间屋子。凭借偌大的齐国,盖了三年却未能盖成,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香居问

3、齐宣王说:“晋王放弃先王的礼乐,去做淫乐,臣斗胆问荆国是有君主的么?”宣王说:“是没有皇帝的。”“臣斗胆问荆国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没有臣子的。”香居说:“现在君王盖大宫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敢问大王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无臣子的。”香居说:“臣请求回避。”于是香居小步快走着往外走。宣王说:“香先生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于是诏来尚书说:“记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教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 二、实用文本阅读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描述荔枝,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这样看来,“红颜易逝”似

4、乎是荔枝的宿命了。 为何荔枝的色香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化呢?这还要从荔枝果实的结构说起。别看荔枝壳就像一身铠甲,其实那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这身“铠甲”不但不能保护荔枝,还会带来很多麻烦。荔枝外果皮上那些“护心镜”模样的裂片突起,不但很薄,内部组织之间还有很多空隙,很多宝贵的水分会从这些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实。 不过,与干旱孤军奋战,还不是荔枝所要面对最糟糕的问题。荔枝壳还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这些酶会把很多无色的多酚类物质都加工成为黑色素,这就是会使荔枝颜色变深的褐变作用。这些酶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变”足以说明它们的工作效率。 虽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还会保持相对

5、良好的状态,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会步果壳的后尘,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植物的果实(比如苹果、梨等)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喘气呼吸,在这个过程中,果实内的糖类物质会被逐渐消耗。只不过,这个过程实行得很缓慢,我们听不见它们的喘气声罢了。 不过,荔枝的呼吸强度能够达到苹果或梨的4倍,不但如此,从树上摘下来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吸作用还会持续增强。其结果是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维生素C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尽失,在很大水准上是他们“大喘气”的结果。 除了本身“体质”的大缺陷,荔枝还有个不利于“美容养颜”的坏毛病,那就是释放乙烯。乙烯和我们

6、常吃的香蕉有着不解之缘。为了便于运输,蕉农一般会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来,等送到目的地之后,只要用乙烯一喷,在很短时间内青色的果实就会变成看起来黄澄澄的大香蕉了,这可能是北方吃到的香蕉总是淡而无味的一个原因。 但乙烯不但能够把青果催熟,而且能够把熟果催败。荔枝的危险之处正在于此,它们不但会释放乙烯,而且会越放越多。直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黄”,流水变味,释放量才会下降,可一切为时已晚。 总来说之,种种自身缺陷注定荔枝在脱离大树之后,不用多久就会“香消玉殒”。 (有删改)12、下面对荔枝“红颜易逝”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荔枝壳裂片突起,像铠甲;它很薄,内部组织之前还有很空隙,但

7、能够阻止宝贵的水分从这些空隙跑出去。 B荔枝壳还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会使荔枝颜色变深。 C荔枝的“大喘气”会使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维生素C含量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 D荔枝会释放乙烯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黄”,流水变味。1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引用了白居易对荔枝的描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概括了荔枝“红颜易逝”的特点,同时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B第段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荔枝的呼吸强度大。 C第段划线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强调荔枝释放乙烯,是它不易保存的主要原因。 D本文在语言方面除了准确、科学外,还体现了语言的

8、生动性。14、阅读下面的文字,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鲜的原因。(4分)【材料】唐朝的杨贵妃爱吃荔枝,皇帝曾派人从四川派马疾驰到长安,只为把荔枝送给她吃。为了博得贵妃那难得的一笑,众多能工巧匠都得开动脑筋来使荔枝保鲜。据蔡襄的荔枝谱记载,在竹林里砍下一棵大竹子,凿开一个洞做成竹筒,把鲜红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头,然后用泥或蜡密封。这样一来,荔枝能保藏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着新鲜和美味。 12.(3分)A13.(3分)C14.(4分)竹筒水分充足,可以为荔枝保湿,因而解决了荔枝水分容易从果皮跑出去的问题;用泥或蜡密封竹筒,可以避免空气流通,因而解决了荔枝“大喘气”造成的各种问题。(4分每个要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