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5737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书香校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营造书香校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营造书香校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营造书香校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营造书香校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书香校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书香校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书香校园 书香奠基人生读书成就未来 花园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方案 目的意义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传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 然而,中国的“读书人口”太少了。俄罗斯每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我们和俄罗

2、斯,和韩国,和犹太人每天拥有同样的24小时,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愿意用古人“三上”的精神,或者“从海绵里挤出水”的精神来捧起书本。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如果沦落到大家不读书了,顶多看看卡通漫画,那是非常可悲的。现在国际上有一个oacd组织评估学生发展,从三个能力角度评估:第一阅读能力,第二科学能力,第三数学能力,他们把阅读能力看成是衡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标志,将来在基础教育改革里头,包括在学生发展评价里头,对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 策略方法 一、整合学校阅读资源。 发挥学校图书室、“开放书架”、阅报栏、网络作用,整合学校阅读资源,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方便。

3、 1、图书室的管理人员分门别类地规范管理书籍,每周积极配合语文教师准备书籍,上阅读课。 、学校开设阅报栏,图书阅览室每周固定三次开放时间,为全校学生开放,学生自由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在阅览室阅览; 3、老师精心挑选书,建立开放书架,同学们可以利用课间、中午、放学的时间自由翻阅。 4、为了补充学校图书数量不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阅读情况,从网上下载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利用赏读课,在网上阅览,实现了微机室的整合利用。 、征订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各类杂志、报纸,学校图书室每年添置新图书。 二、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让学生在书香园地中成长,陶冶高尚的品性,铸就美好的心灵,吮吸知识的1 琼

4、浆,丰富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制定班级和个人读书计划。每个学生本学期要读哪些本图书,达到什么效果。每个班级也要制定计划,由语文老师具体负责。 2、营造书香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 (1)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窗户充溢着浓烈的书香。此外,还可从学生读书的心情出发,力求温馨、舒适、甜蜜,可适当运用鲜花、音乐、书签等。 (2)老师身体力行,热爱读书,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在学生当中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征集关于读书的名言,例如:“我们是花园里的小树,贪婪地吮吸着好书带来的温暖阳光,茁壮成长。”“好书读来让人余香满口,回味长久。” 可以把这些优美

5、的名言制成漂亮的书签贴在教室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营造班级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4)、每天上午课前十分钟,各班级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5)、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鼓励订阅报刊杂志。每一年的两个学期宣传组织订阅报刊杂志,推荐书目,让学生自觉自愿订阅报刊杂志。 、开展诗文读本诵背活动。 、根据花园学校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

6、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6本; 五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7本; 5、学校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走进童话世界、科幻世界,动物知识探秘等,“好书推荐”活动,“诗配画”比赛,读书经验交流、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小荷尖尖学生优秀阅读报告展”等系列活动)。 、建立少年小书库: (1)各班召开题为“我是这样建立小书库的”班队会,大家集思广益,谈论如何买书、存书、读书。 (2)在校级图书室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每个班级建立起班级

7、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每天中午一到教室即开展读书活动。 、建立好书交换站: (1)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2)每个学生每学期向班级捐一本书,书后附上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进一步充实校级图书室,把校图书室建成最大的图书交换站和交流站。 8、建立读书成长记录档案:学生个人做好读书手抄报,读书笔记、读书资 料剪集等;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课间也阅读:让背书与游戏结合

8、。如:跳皮筋时背三字经和古诗,一边跳一边背诵。不会跳的同学和其他同学对对拍手背。 1、创书香校园读书吉尼斯。如读名著之最、读童话之最、背儿歌之最、背诵古诗之最、背诵三字经之最、写阅读日记之最、即兴朗读最棒等项目。 11、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 三、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能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1、每位教师每学期23本教育理论经典名著,打下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以自学为主进行继续教育。学校推荐必学的课程,教师自己充

9、分利用学校订购的教学刊物进行研究,探求好的教法以省时、高效地达到新的教学目标。鼓励教师自购图书阅读。 3、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鼓励教师阅读中、外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 4、每周六上午为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讨论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5、学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出反思和随笔,成长日记,记录自己每一天点点滴滴的收获与体会。学校每年召开至少两次读书交流活动,互相切磋,实现资源共享。 6、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并将平时教学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定期检查教案、作业,定期开展活动。期末上交一份自己最得意的

10、“一节课教学设计”、“一篇论文”、“一篇读后感”、“一个演讲”、“一个课件”。还要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做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 7、开展课内阅读课教学的策略研究。举行课内阅读课教学教师课堂大比武、论文评比。 8、和学生一起读书。“身教重于言教”,“袖长方能善舞”,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师生同台读书活动演出等。 、组织研究大阅读课。图书推荐课、学法导读课、精品赏析课、交流展示课的教学。每教研组选两人分别上一类示范课,通过课堂研讨。明确阅读教学的重点策略。 四、倡导家庭读书乐。 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为孩子营造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

11、验,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根据各自的居住条件,设立书房、书架、书柜、读书角等读书读报阵地,创设好读书读报的氛围。 2、给孩子一个安静、文明、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每天保证孩子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并及时填写课外阅读登记卡。 3、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和孩子共看一本书,和他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 4、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她)的快乐,热情地赞扬他(她)、鼓励他(她)。 5、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用书奖励他;当他寂寞时,让书本成为他的朋友;当他落后时,让书本鼓励他扬起前进的风帆。 6、经常带孩子到书店,与他一起选购高品位的课外读物。 、家庭阅读作业,家长

12、进行指导或督促并及时签意见或建议。 、增加家庭图书存量、年年订阅适合孩子的报刊杂志。 五、丰富阅读内容,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1、设置特色课程(语文阅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指导有效阅读。 利用十分钟晨会开设古典诗词诵读 开设三节大阅读课,保障阅读的质与量。一节导读课,教师在阅读课上或以身示范,与生同读,教会学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并将之牵引到课外阅读上;一节赏析课,如美文欣赏、古诗文欣赏、故事欣赏并且能将一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一节展示课,讲述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史记等,开展“名言警句发布会”“成语歇后语对届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进行读书笔记交流等。 、以认知

13、水平和促进发展为基础,精心筛选阅读内容,构建校本课程,开辟读书天地。 选择阅读内容是大阅读实验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年级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本着“古今兼融”“中外贯通”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确定大阅读的基本内容: 一是精选古典。将课程标准中推荐的7篇优秀诗文作为基础篇目,再从千家诗等诗词书中筛选20多首诗词,每学期0首,要求熟练记诵;将弟子规三字经作为一二年级的启蒙篇、千字文论语作为三至五年级的重点篇,兼收并蓄四书五经其它内容,做到不求甚解,粗知大意,侧重点是记诵。 二是筛选美文。将语文经典读本作为课内必读篇目,学校开发一套优质的小学语文阅读方面的校本

14、课程作为课外必读篇目,将学校图书室、“开放书架”、阅报栏、网络图书,班级图书角和学生自购读物作为个性阅读内容,通过阅读积累,实现个性飞扬。 3、梳理经典性的阅读篇目,精心推荐课外必读、选读书目,搭建课外阅读平台。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分年级介绍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优秀小说等,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等。 加强课内外沟通,课外拓展延伸阅读。一是在教学实践中,以课本为发端,加强课内外沟通,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北京前,布置学生查找北京图文资料等。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如学习了鲸、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后,推荐科普读物海洋的秘密等书,上了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课文后,推荐长征的故事等书。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