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55489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保障措施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单位: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编制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嵩! 中国农业大学涉2010 年 11 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 1项目概述 2 .项目的名称 2.项目申报单位 2.项目实施和建设单位 2.项目开发意义 2.评价工作原则2.编制依据 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文件 2.地方法律、法规等其它文件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 3.项目技术和工作文件 3.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4.评价标准 5 .环境质量标准 5.污染物排放标准 5.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 5.控制污染与环境

2、保护目标 6.项目环境敏感目标6.确定其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6.评价工作程序 7.第二章 项目概况 8项目区域分布 8.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1.0.建设内容 1.0.项目总投资 1.9.第三章 工程分析 20工程组成 2.0.工程分析 2.1.建设期工程分析 2.1.生产期工程分析 2.4.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2.6.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29项目所在省自然环境 2.9.项目区环境质量状况 2.9.地表水环境质量 2.9.地下水水质状况 3.0.环境空气质量 3.1.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水资源平衡分析与评价 3.3.项目对黄河干流影响分析 3.5.项目对地表水系的影响分析 3

3、.5.项目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3.6.项目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 3.6项目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 3.7化肥环境影响分析 3.7.农药环境影响分析 3.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3.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9.第六章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42第七章 生态影响评价与分析 43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4.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3.第八章 清洁生产分析 44第九章 污染防治措施 45节水措施 . 4.5.农药污染减缓措施 4.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4.6.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4.6.第十章 经济损益分析 48项目投资 . 4.8.项目总投资 4.8.环保投资 4.

4、8.经济效益分析 4.8.经济效益分析 4.8.社会效益分析 4.8.环境效益分析 4.8.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50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51总体结 论5.1项目概况 5.1.项目建设的意义 5.1.项目建设合理性 5.1.项目环境影响 5.2.单项评价结论 5.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3.清洁生产 5.5.环保措施 5.5.项目环评综合结论 56第一章 总论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 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 公室(国家农发办) 组织推进的大型利用外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其宗旨是为加 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物质技术装备水 平。

5、2009 年 5 月由财政部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上报利用亚行贷款实 施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建议书 ,并于 2010 年 5 月 19 日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批复文号为发改农经 20101026 号。获批复后项目进入了正式的国内程序。本项目拟申请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以下简称亚行贷款) 20000 万美元,在吉 林、黑龙江、 安徽、河南、宁夏、云南 6 省区的 69 个县(市、区)实施农业综 合开发项目。 项目以现代农 业建设为主题,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建设内容, 项 目主要进行农田水利、 农业、生态、现代 农业示范及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等 五个方面。主要建设内容:新、改建机电排灌站 5

6、9 座, 新建防渗渠道 1666.14 公里,平整土地 16768.83 公顷,深翻土地 24712.67 公顷,平衡施肥 28162.08 公 顷,秸秆还田 30025.22 公顷,建设良种基地 1234 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 2122.41 公顷,生态经济林 275 公顷,建设设施农业 2009947 平方米, 购置设施农业配套 设 施及设备 16971 台套,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15087.93 公顷,发展有机农产品 2344.5 公顷。建立 农民合作社 117 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68 个,农民技术培训人 月。项目总投资 213180 万元,其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20000 万美元(

7、折合 人民币 13600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61200 万元,农民自筹为 15980 万元。主 要包括土建工程费 136096 万元、设备与安装费 31083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701 万元,不可预见费 23300 万元。为了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过程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按照科学发展观 和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 等要求, 项目实施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合理 开发,及环保主管部门加强环境管理的科 学依据。 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甲 方)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乙方) 承担编制利用亚

8、洲开发银 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任务。农业配套 措施、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建其中,农民能力建设和机构发展建设等主要是农民技术培训、 建立农民合作 组织和购置办公设备等, 因此,本报告重点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项目概述1.1.1 项目的名称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1.2 项目申报单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1.3 项目实施和建设单位实施单位: 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农业综合开发 办公室建设单位: 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云南、宁夏六省区 69 个县(市、 区)的农业综 合开发办公室(局)1.1.4 项目

9、开发意义略评价工作原则略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文件略1.3.2 地方法律、法规等其它文件1.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200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地面 水环境) ,HJ/ 、 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开 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131 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009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588 - 2010 )其它国家关于种植业、产业政策

10、、行业环境管理和技术规范等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HJ555 2010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 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3 2006商品有机肥料(NY525 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NY481 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标准(GB18877 2002)1.3.4 项目技术和工作文件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批复(发改农经20101026号)(见附件)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各省及下属项目县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各省及下属项目县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

11、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小十告书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编制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函(见附件)各省环保厅“关于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标准的批复(见附件)各项目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亚行贷款项目不占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证明”(见附件)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内容,评价重点确定为选址合理性、水资源平衡和水 质量、农药化肥对环境影响、土壤侵蚀和盐渍化、生物多样性等。表1-1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工程阶段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要素评价因子水环境水资源水资源供需平衡运营期农药、化肥氮、磷、农药(农灌

12、径流)大气农药喷施过程中向大气遗散气态农药遗散固体废物一般废物化肥包装、废弃农膜、秸秆等危险废物废弃农药包装生态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土壤、景观等施工期水环境水土流失侵蚀因子废气扬尘飘尘噪声建设噪声、交通噪声噪声固体废物施工废料土石方评价内容:水资源平衡、水环境、水土流失、农药化肥、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选址合理性分析、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水质标准项目区附近地表水体环境质量分别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 )。2、灌溉水水质标准项目区灌溉绝大多数使用地表水, 安徽、 河南和吉林部分为井灌区, 部分项 目区建设抗 旱井,在

13、育苗期或干旱季节使用少量地下水,灌溉水质执行国家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 2005)标准,以及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标准(HJ332 2006 )。3、地下水水质标准项目地下水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川类标准。4、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2000修订版)中二级标 准。项目种植农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环境执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 。5、土壤生态环境 土壤质量执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二类标准。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区农田退水最终进入水质功能区划为 III类、IV类和V类的河流,浓度 分别执行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根据项目区域的环境的特点: 由项目工程特点和地区环境特征, 依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总纲、地面水环境), HJ 人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评价级别判定方法,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级别及范围。见下表。表1-2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评价评价现状评价范围预测评价范围内容等级社会项目所在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