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5520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盛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兴盛秦汉文化历史教案兴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1一、学习目的: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学习目的:1、知识与才能:可以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才能。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分析p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司马迁与史记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二、要点分析p :1、重点:的传入、司马迁和史记2、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三、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导学法;学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p 法。四、教学手段:传入道路图等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文稿、专题网站学习。五、教学过程:问题引入

2、: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交流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教材分析p :一的传入和的兴起:“的传入和的兴起”是秦汉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宗教知识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1、“的传入”:“传入中国”: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创立的。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在中国的传播”:第一、识读插图白马寺:学习方式:问题识图与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相关的图片、图画和视频资料;演出课本剧,等等。使学生理解:“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是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事件。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佛寺”。第二、“宣传的根本思想”:讨论:为什么可以进入思想相对封闭的中国?本质是什么?

3、借助详细事例,对的思想进展讨论分析p ,形成认识:宣扬忍受顺从的消极的人生观,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比拟有利,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因此,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极度的社会苦难,使广阔民众方面看不到解脱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对于广阔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所以,的本质是麻木广阔民众的精神鸦片。“对中国文化开展的影响”:作分层学习A级:知道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开展有深远影响。B级:举出一两个典型事例,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说明对中国文化的开展有深远影响。2、“的兴起”:理解思想泉主要是黄老学说和巫术,兴起于东汉时期唯一植根于中国外乡的民族宗教。二司马迁

4、和史记:1、补偿教学:老师进展史书体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纪传体与编年体、通史与断代史的含义。2、活动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司马迁的生平材料;查找教材及相关书籍中有关史记的材料。3、讨论交流: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进展问题讨论,形成初步认识;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进展观点交流,形成共同认识:4、观点认识: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结论: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

5、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1、学生讲解: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情况。说明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学生自己交流世界七大奇迹的资料2、资料展示: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绘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稳固小节:对教材中的动脑筋问题: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作辨析:刘邦夫人逃入尼姑庵躲避战乱:约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前209年前202年;尼姑庵的出现:最早应在张骞通西域后约前138年前119年二者相距近1个世纪,是电视剧编导人员弄错了。学习检测:选择:和在传播

6、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点是A其宣传的内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B都认为忍受苦难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C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名言赏析:“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名言?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怎样?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请你讲解: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请作一日讲解员,请你把自己设计的讲解词写出。六、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附:板书设计一的传入:1、发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寺院白马寺。二的出现: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三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

7、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四司马迁与史记: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兴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2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根底知识: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学家班固和汉书。乐府和乐府诗。马王堆汉墓帛画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乐舞的开展。蹴鞠运动的流行。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秦汉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说明当时我国不仅物质文明的消费居于世界前列,而且精神文明消费也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古代绘画的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引以自豪。3要求培养学

8、生的才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课本学习过的历史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不仅物质文明的消费走在世界前列,而且精神文明的消费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以培养历史思维的才能。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兴盛的秦汉文化一、二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秦汉文化的哪两个方面的成就?学生答:科学技术、思想领域的斗争和宗教的传播。2导入新课秦汉时期国家大统一,封建经济有很大开展,我国古代人民不仅以上两个方面获得许多成就,而且在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方面的内容。3讲授新课我们在学习春秋战国文化时,课本上曾提到春秋这部书。谁记得这是一部什么书?学生答:这是一部记载鲁国历史的书。

9、我国古代对撰写历史非常重视,很早就有人编写史书。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编写本国的历史。其中燕、齐、宋、鲁等国都称春秋;也有另定他名的,如晋称乘,楚称梼杌等等。秦汉时期,史学有了0新的开展,司马迁和班固就是两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一、司马迁和班固板书1史记西汉司马迁板书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司马迁游历道路示意图请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司马迁像。再请一位同学朗读司马迁生平的一段小字。司马迁编写史记有哪些有利条件?学生答后,老师归纳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有很大开展,使司马迁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游历。他出身于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是个史学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司马迁做史官后,

10、有时机阅读大量皇家的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历史知识,为司马迁编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到汉武帝时期将近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000多字。本纪是以朝代或帝王为主,记其大事;表是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按年代或时期列成表格;书是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世家专记诸侯名人活动;列传是记载帝王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篇幅最大,所以称之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载编写历史,是司马迁的一种独创。自从纪传体史记出现以后,历代不少史家都沿用这种体载编写

11、历史,并用把用这种体载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二十四史”都是如此,可见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内容方面看,史记记事是从远古到西汉,贯穿古今今指作者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所以称为通史。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也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在史记中,司马迁详细表达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肯定了这次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作用;歌颂了伟大诗人屈原,说屈原的诗可“与日月争光”。对暴君酷吏,如夏桀、商纣、周厉王、秦始皇等,作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史记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文笔生动,语言简洁,刻画人物栩

12、栩如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史记把国家兴亡归于“天命”,说明司马迁的历史观根本上是唯心的,这是史记的主要缺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竖写的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在写给友人信中谈到自己编写史记动机时说过的话,说明了司马迁决心在史学方面干一番事业,写出一部历史著作留给后人。司马迁忍受重刑之苦,以惊人的毅力,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为我国的史学开展作出了出色的奉献。司马迁的这句话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课下考虑。2汉书东汉班固板书继西汉的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历史学家班固也写了一部历

13、史著作汉书。班固用20多年时间,根本上完成了汉书的写作,对史学作出了重要的奉献。汉书共100篇,80万字,记载了西汉一朝包括王莽的新朝230年的史事。汉书同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但是汉书创始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这又是它与史记不同的地方。汉书的最大特点是记事系统而详尽。这部组织严密、体例完好的断代史的出现、在史学界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汉书被后世看作和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的典范。二、汉赋和乐府主诗板书1汉赋板书秦汉时期的文化在文学方面也有新的成就。汉朝流行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载,叫做赋。赋是一种长篇的韵文。前面我们提到的论衡、史记、汉书等著作,按其文学体载来说,属于散

14、文;而诗经是诗歌。那么,散文与诗歌有什么不同?学生答:散文不用押韵,诗歌要押韵。赋也是要押韵的,这一点与诗是一样的。但是赋在行文时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这一点又与诗不同。所以赋是一种新文体,其性质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汉赋辞藻华美,笔法铺张,有些汉赋作品在描绘田猎歌舞的壮观、宫殿苑囿的宏伟以及山水奇景方面,都超出前代文学的成就。但是汉赋中有相当一局部是“宫廷文学”,反映的是汉帝国的外表现象,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和真挚的思想感情。西汉的贾谊、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等都是汉赋的著名作者。其中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等作品都很有名。2乐府和乐府诗板书乐府

15、是指西汉时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官署,它的任务是专门搜集歌辞,一方面供统治者观察风俗、理解民情,另一方面加工配乐,供宫廷娱乐。所用歌辞,一局部是由文人创作的,一局部是从民间采集来的歌谣。采集来的这些民歌以及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文人写的诗歌,后来就被称为乐府诗。流传至今的汉乐府诗有100多篇,由于其中以民歌居多,所以人们提到汉乐府诗,往往是指这局部民歌。讲到民歌,谁还记得我们在学习春秋战国文化时提到的民歌硕鼠出自哪部书?学生答后,老师讲述对!是诗经,更详细一点说,应该是诗经中的国风局部。诗经中的民歌以抒情为主,而乐府诗着重叙事。汉乐府民歌同样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但在艺术上更有新的创造和开展,增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