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05481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阁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阁夜【教学设想】 将此诗与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登高对比鉴赏,在主旨、章法上作比较。 【教学重点】 1 解读诗意,把握主旨。 2 比较阅读,更好的理解律诗的不同写法,小结杜甫晚年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诗诗意的理解。 【教学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 解题: 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 766 )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三、解读诗句含义 因为这首诗较难理解,所以教师应补充相关解释。 1 、

2、“岁暮阴阳催短影, 天涯霜雪霁寒”。 注释:閣:指四川夔州西閣。 歲暮:年終。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霽:雨停初放晴或霧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霽來形容。 寒宵:寒冷的夜晚。 解析:“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 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 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这。 注释: 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時間。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星河:星辰与银河。 解析:一说

3、: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二说:结合后汉书。祢衡传中祢衡“击鼓骂曹”的鼓声之悲壮和汉书 . 天文志中“星摇者,民劳也”的典故,此句在写出宏大、瑰丽之景的同时,又有一番深意: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应战乱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一解说,可以顺利的导出下联内容。 3 、“野哭千家闻战伐 , 夷歌数处起渔樵”。 注释: 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 “千家”。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 夷歌句:意谓

4、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 解析:这两句可能是诗人紧承上联的联想:战乱时期,千万家的哭声响彻四野,远处又传来渔樵的歌声。表现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4 、 “卧龙跃马终黄土 , 人事音书漫寂”。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解析: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

5、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 “ 黄土 ” 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小结: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四 比较鉴赏 比较阁夜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登高这四首诗的境界和章法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明确: 同:意境都很开阔、雄浑而又带有悲凉之意。 异:阁夜意境悲壮萧瑟; 旅夜书怀意境高朗壮阔; 登岳阳楼意境雄浑悲凉; 登高意境开阔悲壮。 章法: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景中也寄寓了作者人生的感慨;登高、旅夜书怀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 登岳阳楼首联叙事,颔联写景,后两联抒怀,也是情与景相互对照,相互生发。 五 要求学生小结学习杜甫诗歌的心得 例如:主题的把握、律诗的章法和颔联的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