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547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劳技(上册)教学进度计划(2017年度秋季学期)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课时备注18.28-9.1报名注册、分班发书、讲安全纪律029.4-9.8清洁厨房139.11-9.15法制教育149.18-9.22家乡的水资源159.25-9.29法律护我成长1610.2-10.6放国庆假0710.9-10.13“游动”的蒙古包-人与自然的和谐1810.16-10.20预防艾滋病的教育1910.23-10.27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11010.30-11.3珍爱生命,安全第一11111.6-11.10禁毒教育11211.13-11.17城市的固体废弃物11311.20-11.24珍爱生命-拒

2、绝毒品11411.27-12.1面条的烹调11512.4-12.8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11612.11-12.15空气与人的关系11712.18-12.22认识和使用扳手11812.25-12.29生命之源水1191.1-1.5期末考试0 2017.9.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清洁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 厨房的清洁卫生。教学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教学准备: 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

3、漂白粉,洗碗盆, 水。教学过程:一、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二、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三、怎样来清洁这些卫生呢?1、学生讨论说一说。2、学生汇报。3、教师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四、 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五、教师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六、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法制教育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

4、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2、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3、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教学难点: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过程: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5、(1) 犯罪呈低龄化趋势;(2)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 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 犯罪的类型复杂;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 社会的因素;(2) 家庭的因素;(3) 学生的心理因素;5、相互交流: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家乡的水资源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教学重点: 、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

6、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引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 4、外出考察: 在

7、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 、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6、教师小结,同时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条 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各单位应当采取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第九条 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法律护我成长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培养学

8、生学会依法用法。明白自己依法享有的正当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3、知道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教学重点:使学生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图片。 2、教师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一)我是小公民,我来维护法律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懂得了不少的法律知识,有的同学说起权利是头头是道,真可以当小法官了。我们未成年人不仅是法律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维护法律的一名小公民,当有人做了违法的事,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

9、捍卫法律的尊严。有一个同学就给我们做了榜样。 2、出示报刊文摘,学生认真阅读。(课件出示)3、讨论:这位13岁小学生的做法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小结:我们都应该向这位同学一样依法尽自己的义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5、情景讨论:假如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呢?(1)当我发现有人危害国家财产,应该怎么办?(2)当我看到公共汽车站和路灯杆上有人在贴为“牛皮癣”,应该怎么办?6、拓展调查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的事,你留心观察了吗?7、教师小结:从以上几个同学的发现中,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法律与我们未成年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二)

10、我敢于斗争,不做沉默的羔羊1、我们知道国家制定了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少年儿童,如果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那我们就成了沉默的羔羊。2、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小流浪汉王力的案例。(课件出示)3、王力还是一名未成年少年,你认为他爸爸的做法对吗?(1)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未满18周岁,不包括18周岁本身)(2)虐待未成年人有哪些行为?(是指经常以殴打、冻饿、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人格、强迫超体力劳动、有病不给医治等方法,从肉体和精神上折磨、迫害未成年的行为。)(3)我国法律对虐待未成年人有哪些严厉的惩罚措施?处以拘留等强制惩罚措施,情节严重的要判刑。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1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4、设计了一个链接:未成年人保护法(课件出示)5、组织展开讨论:(1)王力的做法好不好?(课件出示友情提醒)(不好。敢于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违法行为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打官司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2)大家能不能帮王力想出其他有效的办法?(课件出示友情提醒)(想办法,出主意:找父亲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受,希望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到抚养,教育的义务。找妈妈想办法。通过亲友的劝说。投诉妇联、公安局、新闻媒体等。投诉咨询、寻求帮助-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6、师小结:学会勇敢地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是我们

12、每个小学生保护自己的正确的方法途径。愿我们每个人都勇敢起来,不做沉默的羔羊。(三)我善于斗争,智斗歹徒保健康1、同学们,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还要善于斗争。当我们遇到危险时他们又该怎么办呢?请看录像十岁男孩遭绑架冷静逃生2、(案例简介)前不久,黑龙江的朴女士送走了上小学的儿子李子强,开始吃早饭,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母亲朴善玉收到恐吓电话:电话里还传来儿子呼救的声音,打电话的男子要求朴女士三个小时之内准备好五十万块钱。再过一阵,朴善玉就接到电话,原来儿子自己机智脱险了。3、小平和几位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走到一条行人稀少的胡同时,两个持刀歹徒从旁边窜出,劫持了小平,欲将小

13、平带到胡同出口处停放的一辆汽车上。此时小平等几名同学应该怎样做?(四)、教师小结:我们对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更应该善于斗争。保护自己和善于斗争两者并不矛盾,如果连命都没了,还怎样斗争?对坏人坏事可以劝阻,可以揭发,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是,要尽量学会保护自己。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游动”的蒙古包-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目的: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3、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说你知道的少数

14、民族名称。二、新课活动: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你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吗?指名说。2、教师讲述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衣服: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出行工具:男女老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