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05476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这是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0篇,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

2、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活动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

3、子等。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活动延伸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第2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冻冰花教案(附教学

4、反思)科学意图:学习科学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创造他们的潜能。、科学目标:1、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材料准备: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制作方法:(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冻)。(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实验操作

5、:(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一起欣赏。(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指导建议: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体验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提醒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拓展与替代: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漂亮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漂亮;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冻不同形状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和幼儿一起观察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科学小知识:冻冰花的过程就是水遇冷结成冰

6、的过程,如果我们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冰花。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它是由于空气中温度低于零度却没有冻结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结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颗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冷却的水滴,并达到一定温度就可形成。活动反思:抓住冬天这一很好的季节教育时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冻冰花,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一个简单的冻冰花制作给幼儿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虽然冻冰花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由孩子亲手来制

7、作,体会制作过程的快乐这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第3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在玩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大小。2、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PPT2、每人一只塑料小瓶置于小椅子下面。小盆4个,黄豆若干。活动过程:(一)、尝试猜测生活中的不同声音1、谈话导入:宝宝们,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听咱们上课,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客人老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的,那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你听!(播

8、放宝宝笑声)师:这是什么声音啊?谁的笑声啊,大人的还是宝宝的笑声?师:你们猜对了,真棒!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师: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师:那除了公鸡会叫宝宝起床,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师:会叫的动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妈妈可以请许多小动物来叫小宝宝,宝宝被叫醒了,(播放洗手声音)咦!宝宝现在在干什么?师: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师:洗完脸刷好牙吃完早饭,宝宝该上幼儿园了,宝宝坐着爸爸的汽车(出示汽车图)上学了,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啊?(嘀嘀嘀、

9、嘟嘟嘟嘟)(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1、师:把瓶子拿出来玩玩,瓶子有声音吗?师:怎样让它发出声音呢?启发幼儿瓶子是因为装了东西而发出的声音(教师倒出黄豆证实)。小结:瓶子碰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宝宝也想让你们的瓶子也发出好听的声音,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幼儿集体操作装黄豆。提问,我们的瓶子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响声大一个响声小)师:怎么回事?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结: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4、摇瓶子游戏大猫和小猫师:知道了瓶子宝宝的这个秘密,我们一起来表演大大的声音和小小的声音好吗?(伴奏: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da

10、rr;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可进行两次)5、延伸活动教师故意边唱歌边用一个装满黄豆(或两颗)的瓶子(透明),用力摇,瓶子没声音(是小小的声音),咦!怎么回事呀?瓶子宝宝还有秘密呢?跟老师再去找一找它的秘密好吗?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小班幼儿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讲,本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声音的轻重与装豆子多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做一做,将艺术领域节奏强弱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到科学活动中,使科学探索和音乐活动巧妙的结合,达到

11、动静交替。充分突出幼儿为主体,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注重多观察、少干预,让幼儿在游戏、体验、操作中获取新的知识,充分表现自己,从而达成活动目标。而对于科学活动,幼儿操作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如何收放自如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幼儿的操作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势必会产生幼儿操作的时间差(第一个完成的幼儿和最后完成的幼儿)那么对于动作快的幼儿教师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让他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也要围绕着以下两点进行(1)活动的材料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有效?(2)幼儿操作活动前教师的要求是否明确?科学是严谨的,而幼儿的科学活动既充满科学的探索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作为

12、教师,作为组织者,在每一次的科学活动中都先问问自己:如何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科学认知!第4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吃的西瓜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1.西瓜。2.每人一份餐巾、刀、抹布;课前洗净双手。3.PPT。活动过程: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师:小朋友,今天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是一种水

13、果请一个小朋友来猜猜是什么?2.集体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师:我们把它请出来,看是什么呀?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觉?小结:西瓜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的。现在又多了一些形状,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绿色的,还有的有一条一条的花纹。西瓜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敲会响,推推会滚。3.通过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内部特征。师: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捡到了一个西瓜,他们为了吃西瓜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你们想知道吗?a.老师讲故事猴王吃西瓜。b.老师提问:猴王怎么吃西瓜?你会吃西瓜吗?吃西瓜应该吃什么?c.师: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14、?d.我们一起把西瓜切开看一看。e.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内部:你们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样的?f.了解两种特殊的西瓜-黄瓤的瓜和无籽瓜师:小朋友看老师电脑上有两种瓜,它们跟我们平时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样呢?4.我们给西瓜涂上颜色吧。(幼儿动手操作)5.谈论吃西瓜的好处。a.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b.请幼儿尝一尝: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小结:西瓜瓤水分多,吃起来又凉又甜.能解渴、消暑,我们大家都爱吃。活动反思:我们所追求的应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要考虑实现这个目标是否有价值,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和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不要太在意活动的结果是不是符合作品本身,而应更多关注活动是否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的发言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在交流中能否擦出火花,产生共鸣。这些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与总结,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更大的进步。第5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春天来了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春天快到了。2、物质准备:户外活动场地。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