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5476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 加快推进X县区新型低碳城市化打造“十二五”发展新增长极 中共XX县区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文平 在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中央、省委要求把多途径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小城市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按照省委“两个加快”和打造川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战略,XX县区正积极融入XX市域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两步走翻两番,跻身全省类区强县,建设全省经济大县”的发展定位,立足“科学发展,奋力跨越”的工作基调,把建设新型低碳城市作为X县区“十二五”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坚持新型低碳城市化发展战略,打造川南城市群首个县级市,建设绿色清洁工

2、业城市、宜居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总体思路,力争2X年实现县域城镇化率达0%以上,提前五年达到202年全国城镇化率预期目标,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中心县区建成面积达平方公里,联动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较大提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突出战略统领,科学定位新型低碳城市化发展目标 (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XX县区优势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首先,就X县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而言,基础优势明显。202X年以来,X县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开发累计投资接近12亿元;22X年,XX县区城镇化率达391%,在X市范围内居第三位,远远超

3、出周边的县区(276)、XX县区(32.7%)、XX县区(2682%)、XX县区(32.6%)、X县区(5.),并在近四年实现了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17%的发展速度,接近川南城市群排位第一的XX市 1(48%)城镇化水平,成为宜宾南部城市化发展区位最好、水平最高、潜力最大的县。X县区县城巡场镇是川南最大的建制镇,与原县城珙泉镇相毗邻,相距不到7公里,两镇人口占全县的一半左右,达20余万,其中非农人口达0万人,城市人口积聚了现存优势。其次,从区位上讲,X县区城市发展独具特色。XX县区距XX市区4公里,未与市区接壤,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南北狭长。同时,县区是川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沟通云、贵、川

4、三省的主干公路在县内交汇,成(都)珙(县)铁路直通县城,陆路交通网络通畅,加之宜毕高速、宜古高速规划正式启动,X县区有条件成为链接宜毕、交汇宜叙、通畅物流的陆路出川达海高速主干节点和川滇黔结合部优势能源建材的出产地、特色农业商品的聚散地、特色文化旅游的消费地。再次,从城市化应具备的经济基础来看,近年来县区当好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以“三年三级跳”的“XX县区发展速度”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殊荣,为X县区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2X年,全县实现dp48.9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656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29亿元;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元;县域一般财政总收入突破46亿元,居全市区县第第三;银行存贷款总额分别达到42.亿元和.7亿元,位居全市区县增幅第;成立了XX市区县第一家证券公司,组建了三家民营担保公司。由此可见,XX县区城市化的比较优势明显,已基本达到县级市的水准。面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催生作用和现实有利发展机遇的强大助推作用,全面推进新型低碳城市化优势优先发展,是解决XX县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科学决策,已成为X县区汇聚发展新动能、争创发展新优势、构筑发展新支 2撑的最迫切需要。 (二)引领新型低碳城市化发展,是促进

6、县区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现实路径选择。首先,推进新型低碳城市化顺应发展政策导向,是抢抓发展新机遇、统筹X县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十一五”以来,X县区抢抓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机遇,始终保持以高强度投资,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202年至0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亿元,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1倍。伴随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600元,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当前,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六个更加注重”的发展新要求和提倡“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新机遇,以新型低

7、碳城市化为引领,不仅能培育和争取更多的惠及城乡群众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和民生工程项目,保持高增长的投资强度,而且能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乡群众就业,满足城乡群众享受现代生活的诉求,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更能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次,推进新型低碳城市化符合XX县区资源型城市特征,是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X县区是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不断

8、地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一批能适应低碳发展的产业集群。以华电XX县区电厂、拉法基瑞安、中正化工等大中型企业为主导的“煤电粉煤灰、脱硫石膏、余热发电新型建筑材料”、“石灰石水泥余热发电”、“磷铵固体废弃物磷石膏尿磷铵”工业循 3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引进辽宁信德集团的“方解石环保纸”项目正加速推进。22X年,县域工业循环经济直接创造产值5.6亿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5%。同时,以申宇木业、智溢茧丝绸公司、林海高科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的“林板一体化”、“蚕业综合开发”(桑园套种桑枝食用菌茧丝被)、“竹荪健康产业”等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壮大。2年,林业、蚕桑、竹荪综合产值分别达6.8亿元、2亿元、1

9、5亿元,已进入基地化、园区化发展阶段。面对工业经济强劲发展、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的强劲发展态势,以新型低碳城市化联动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功能布局优化、县域发展空间拓展、资源要素吸引力增强,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三)科学推进新型低碳城市化,着眼于破解“三大发展困局”,着力于实现“三大发展目标”。首先,高碳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以打造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引领城乡环境改善迫在眉睫。由于城镇发展落后于工业发展,加之道路交通建设的滞后,工业企业生产、矿产资源运输带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满地泥”的现状在县城X县区及部分区域中心场镇仍然未得到根本改观。同时,资源开采、

10、工业生产带来的地下水下沉、地面水受污染等诸多问题,恶化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引发了厂社企地的矛盾纠纷,导致了X县区人“本地工作赚钱、外地居住消费”的状况,严重影响了X县区的发展。改善城乡环境,建设宜居山水园林城市,为发展“聚人、聚商、聚财、聚气”,成为了新型低碳城市化的重要指标。其次,资源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以打造绿色清洁工业城市引领低碳高效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华电XX县区电厂一期、拉法基瑞安水泥二期、宜宾华福双三异地技改、德阳天池集团异地重建、辽宁信德集团环保类“石头纸”等重大项目的加快落实,XX县区矿业 资源转化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消耗将持续增多,资源型经济到底能走多远,是我

11、们必须超前思考的问题。同时,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九大行业限产令”的出台的新形势,打造绿色清洁工业城市,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县转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再次,县域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衡局面凸显,以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引领服务经济发展日趋紧迫。现代经济的主流是服务经济,现代城市是高端资源、高端产业、高端信息、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也是促进就业、“制造梦想”的主阵地。当前,以矿产资源为主线的工业经济在XX县区县域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一产、三产尚处于加速成长期,比重较小,发展不足。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就是以明确

12、的政策导向,营造一个支撑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的优良的投资市场,引领X县区“地下企业”转型为“地面企业”,以此促进三产发展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造高密度、高效益、可循环的产业集群,抢占低碳发展的制高点。 二、围绕发展大局,着力壮大新型低碳城市化基本支撑 (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实力。首先,致力推进城市工业低碳转型。坚持以重大工业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规模工业技改,促进各类资源型企业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安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变“招商”为“择商”,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激活县域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大力引进环保类资源项目,巩固“资源”

13、变“资本”的发展优势;坚持新建工业项目集中在园区,加快建设“双百亿元工业集中区”,确保实现202X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22X年突破20亿元的发展目标。其次,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务,加快形成僰苗“谜文化” 5旅游环线、自然生态旅游度假群落、“一城两点”的城郊生态观光旅游带和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得乡村度假型农家乐,打造“中华僰人故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发展餐饮经济、购物经济、运输经济、节日经济等服务业务,统筹发展现代物流、娱乐、金融、信息等行业,构筑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一批覆盖城乡群众的新型服务业态,力争实现“十二五”

14、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十二五”末总量突破4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达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4%以内。再次,致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特色种养殖基地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力争到202X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可耕地总面积达60%以上,农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服务农业,鼓励农业企业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继续优化烟、茧、茶、林、牧、竹荪等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确保“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

15、长10%以上。同时,着眼碳减排潜力巨大、碳汇交易前景广阔的发展优势,密切关注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动态,适时融入国内外碳汇交易体系,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生态经济优势。最后,致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政策对接、项目承接,实施新一轮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和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15%以上。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重点,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优化区域功能布局。首先,充分发 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新型低碳城市化发展的

16、功能定位,及时进行规划修编,加强各规划间的联系,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为重点,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全面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实行多级评审、一支笔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审批把关,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大查处和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城乡结合部违法建筑蔓延趋势,防止规划在实施中走样变形,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夯实城市文化传脉,坚定城市发展决心。精心设计总体风格、形态、体量和色彩,高档次、高品位建设一批特色建筑群。按照“龙头引领、重点突破、中心示范、各具特色”的战略部署,提升中心X县区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园区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