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调查汇报作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54244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址调查汇报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遗址调查汇报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遗址调查汇报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遗址调查汇报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址调查汇报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址调查汇报作文 一内容:1:采访家长2:查资料3:实地考察汇报内容:新乡历史遗址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新乡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经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乡曾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辨;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全部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恩于九章算术,陈玉整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墓、十二丞相青史

2、可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二调查的第一站,按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五公祠。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属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公祠红墙碧水,绿树成荫,今天因台风刚走,这里没有一丝炎热感。五公祠一向被誉为“琼强胜景”,以“海南第一楼”为主体,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几十米,分两层,四角攒尖式的层顶,素瓦红椽,显得格外的庄重肃穆。二楼正面,“海南第一楼”横额赫然人目;在“海南第一楼”下,铸有“五公”的雕塑,雕塑活灵活现,飘逸潇洒,栩栩如生,令

3、人赞叹。不但如此,并挂有三副清代文人所作的长联,颇值一吟。这三副长联是:其一,上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下联为“先其所忧,后其所乐,希望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其二,上联为“于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公道千秋垂定论”;下联为“处南海中,别为一郡,朝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其三,上联为“唐磋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下联为“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读完后,我心里不禁肃然起敬,决心向五公学习“先其所忧,后其所乐”的精神。接着参观东侧的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两侧的壁画生动地再现她在海南兴办教育、传授知识的情景。这里还有苏轼留下的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等东坡遗址。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时途经此地投宿,指点老百姓开凿饮用的水井。小说里说,苏东坡见当初这里居民饮用的是城河里的污水,于是仔细察看地形,对老百姓说:“若在此处开凿,可得清浊二泉。”居民按苏轼的话去做,果得两眼甘泉,清的一眼为“浮粟泉”,浊的一眼为“洗心泉”。现在,两个泉眼已不再冒水,泉眼也被后人改为方形,而且内部长满青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