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5275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1人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的鸭蛋【设计意图】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小叙事”特点的典型文章,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更没有集中的场面,但我相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加之新的教学方式会使文章赋予新的内涵。端午的鸭蛋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浓浓爱恋,而这种爱恋作者仅仅通过这暖暖的民俗,普通的鸭蛋,独特的语言魅力就做到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极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二)能力目标

2、: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四)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和情感。(五)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教法分析】(1)网络教学法:使语言无法表达的用媒体呈现出来;(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寻找文本中的关键句,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法分析】说风俗听文本谈内容读情感品语言写民俗(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构成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咱们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起。说到节日,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播放课件:春节中的放爆竹、吃饺子等画面;闹元宵、猜灯谜的画面;小孩吃粽子的画面;以及喜庆的音乐)(设计说明:多媒体播放中,图片以及背景音乐的联合,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们带入到传统节日的情境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体会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打下基础.)二、简介作者。(播放课件:作者的图片;文字说明的作家作品的简介)(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文章的理解离不开作家作品的简介,而教材提供的远远不够,这种

4、手段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度)三、听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件:本篇文章的音频朗读以及动画.)(设计说明:此种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将作者优美的文字溶入到声音,动画,让教学过程情景化、趣味化,不仅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情感,还能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力发挥到及至.)四、(播放课件:有人说:“这是一篇写端午风俗的文章”;有人说:“这是一篇写鸭蛋的文章”;还有人说:“这是一篇写的文章。请同学们把握文意,说说你同意以下那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设计说明:多媒体在这里的功能是,同步播放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引起学生对重点的关注,仔细的阅读文本)五:(播放课件:用图表式的结构明确本文的基本思路,

5、每张图表伴有链接文章每段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设计说明:多媒体投射的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梳理好思路,将文字转化成图表,有助于加深印象)六:(播放课件:读文章,请找出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热爱的句子?(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3):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设计说明:这些话是确定的表达出作者感情的重点句,同步播放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刺激学生,引起学生对重点的关注,加深印象)七:(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细细品味下面的句子。(1):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2):筷子头一扎下去,览一一红油就宜出来了。(3):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盘,有的秀气。)(设计说明:同样是展示重点语句,但跟前面不同的是,这里不是视听同步,而是教师先说然后屏幕出字。很明显,信息手段在这里起到的是强调重点语句的作用)八:(播放课件:三写对联,用对联来书写各地传统节日习俗!上联:赏中秋喝马洪谷酒故土难离。下联:话端午品高邮鸭蛋乡情意深。横批:普天同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并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1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