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5234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机制与路径基于价值链角度分析摘要: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下,我国长期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 参与国际生产的这20 多年来,通过代工、组装等一系列低层次的参与方式,实现了一定的 技术、资源积累。但是产业结构的低端化,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剖 析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困难的外部机制,提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条路径,以解决当前 制造业结构低端化、产品附加值低问题。关键词:制造业转型;转型;低端;价值链一、引言近年来,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构建创新性国家”整体 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也 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现实课题。在 当前 后危机

2、时代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处入低速增长期、资 源环境约束深化期和深 度转型调整期,而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制 造业 转型升级,已成为 我 国经济强劲发展的 重 要引擎1。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 展,产业基础与经济总量得以提升。在“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下,广泛引 入国外高技术公司对华投资,按理说,在外贸、外资的快速增长,会不断推 进制造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 然而现实情况是逐渐陷入转型升级陷阱:赚着较少的钱,耗费着较多的能源, 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承 受着越来越多的

3、侵权制裁压力,甚至时常背上倾销 的罪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和产业的国际间转移越演越烈,各国企 业为了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纷纷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统筹市场和整 合资源,往往将整个生产流通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在产品研发、对外转 包、渠道运作、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选择。一般情况是,发达国家的跨 国企业把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小的环节外包给国外厂商,自己则专注于价值 链的上游与下游,即 产品设计、研发与 运营、品牌建设 2。我 国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通过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了 工业发展的速度,迅速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加工基地。虽然制造业的规模日益 扩大的到

4、了广泛认可,但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则一直处于地位,处于高投入、 低附加值的尴尬境地,国际竞争力薄弱,而随着我国劳动力薪酬的提高,人 口红利相对东南亚国家不再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已成 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关于产业升级问题 的 研究,现有文献主 要 沿着三 个方向展开 : 一是 FDI 与 外 包的理论。自 MacDougall 3首次提出 FDI 对 东道国的技术溢出 效应之后,大 量的经验文献及相关 理论开始出现,但 是单单 FDI 能否创造产业升级效应, 仍然是一个没有明确的命题。国内学者赖明勇4等人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研 究者。 Feenstra 和 Hanson 、 Egg

5、er 5等则提 出,外包促进了非熟练 劳动力向熟 练劳动力的转换,即对产业的技能升级存在显著影响。二是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6等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或动态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 工,从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梯度结构,才能够健康引导一国的产业结 构升级。蔡昉等认为雁行模式下的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在一系列危机条件下,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将会最先受到冲击,当前中国的 产业升级要在东中西部三类地区间重新布局。三是,全球价值链理论。Gereffi、 Bustos 等人相信, 通过价值链的分工, 虽然扩大了贸易量, 但发展中国家所 期待的产业技术转移效应并未真正显现, 其对产业升

6、级转型的促进作用相当 有限,但是, Schmitz 发现,借助于全球价值链的代工体系,发展中国家可以 基本实现经济起飞和低端工业化过程, 而往高端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上则是举 步维艰, 广泛 出现了 被“俘获”现象 。刘志 彪7、张杰 、等 指出 我国的制造业 企业普遍依赖于“国际代工”模式,在当今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驱动下 可能会使我国的制造业被低端限制或锁定于代工模式和技术路劲陷阱之中。综上所述,比 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是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 FDI 和 外包理论对研究东道国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演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向, 全 球价值链理论对研究全球产业结构新秩序下一国国家产业的升级路径具

7、有价 值, 其解释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难以继续提升的理论机制。这些理论 在技术、分工层面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处于低端的现状, 但 是却没有解释我国外资外贸快速发展下, 制造业却还是总以劳动、资源密集 型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局面。因此本文针对如上问题, 通过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深度分析, 挖掘我国当 前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机理, 并从价值链的横向与纵向角度, 探讨解决 路径, 并对各条路径加以解释, 以找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理性办法。、理论分析框架(一)关键概念:制造业的的价值链 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 把 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

8、性活动:基本活动主要涉及企 业生产、销售、后勤进料、发货、售后服务等;支持性活动则涉及人力资源、 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换个角度就是制造活动和服务活动组成 了价值链(见图 1)高附 加 值低上游中游下游现实中 ,在制造业价值链中 ,链条上每一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 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则来自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活动,其中 创造较高价值的 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学者们通常将价值链简化为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营销和服 务三大环节。据相关 数据显示:在大部分 产业中 ,处于 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的利润各占 20% 25% ,中 间加 工环节只占 5% 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来看,企

9、业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上、中 、下 游 3 个环节 产品开发、采购为上游环节,生产加 工为中 游环节、产品的发运、市场营销 和售后服务为下游 环节。我国当前面临的尴尬处境是被锁定于附加 值较低的 中 间环节,价值链中 的地位提升困难。(二)国际生产组织安排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这里提出的国际生产组织安排的概念,实际上是“国内还是国外、外包还是 一体化”的组织结构选择逻辑的合理延伸与拓展8,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 FDI 、外包的组织结构 选择,就是指最终 商 品是选择以外包方 式 还是以 FDI 方 式来获取国外的中 间投入品;二是 FDI 、外包的组织成分选择,指的是最终产 品商为获取加

10、工投入品,是采用外包方式多还是 FDI 方式多,这体现了 FDI 外包方式的演进趋势。在当今全球生产 网路中 ,跨国公司作 为国际产业分工中 的 驱动企业,为 了获取最大利润或降低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如何分解生产程序、获取或 多或少的中 间产品, 选择适宜的供应商 或装配商,为此跨国 公 司一般会进行两种决策:一是组 织 控制问题,就是怎样 控制生产,是企业内 FDI 企业间 外 包贸易?是外包加 工 份额多还是 FDI 加工 份额多?二是,生 产决策的问题, 即如何组织生产, 是 外包还是内部一体 化 ?这样 ,跨国公司通 过外包与 FDI 活动的组织制度安排,最终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生产、

11、技术、劳动技能联接 起来。由于跨国公司的选择总是偏向于符合本国利益,即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采 取FDI或者外包组织安排。一般来说,FDI股权控制的方式往往倾向于选择在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而外包契约控制方式, 则一般倾向于选择在劳动 和资源较为密集的环节,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外包的愈来愈流行, 将导致发 展中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局限在劳动、资源密集型环节。 同时随着独资化趋 势的不断加强, 产业承接国所能获得的技术技能外溢效应是非常有限的, 从 而影响承接国的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内再分配, 导致制造业产业结构偏向发 展, 就是说陷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陷阱中。 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通过贸易、 F

12、DI 的组织结构和成分选择,有效地控制了其技术与技能的外溢和传播,这在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技能升级, 进而阻碍发展中国家产业 由简单的加工制造向复杂的设计研发与售后方向转变。 以上两个方面的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 最终 使得产生产业结构 偏向 效应和产业升级 陷 阱, 使得产业 承接国,总是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这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我国产业 结构偏向选择导致我国技术升级陷阱禀赋条件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陷阱图 2 国 际生产组织 安 排 对我 国 制造 业 升级 影响机 制如图所示,在 过去 30 多年我国参与全球生 产活动中,发达国 家 的产业组织 安排影响我

13、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直接投资、外 包方式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距离与技术密度的选择,影响技术的升级与技能的 升级。二是直接投资、外包组织方式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偏向选择,影 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事实上,跨国公司 通过国外包与 FDI 的 组织方式,总是将 价值链最低端的 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安排在我国,自己则牢牢把持着价值链的两端,获 取大部分增加值。在技术水平较低的部分选取外包加工约定的方式,在技术 水平较高的部分则采 用 FDI 股权控制的方 式,有效地阻止技 术 技能外溢,在 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劳动力的低端技术模式,阻碍我国技工的学习通道,将其 一直固定在加工组装的低

14、技术水平,最终 的结果是 30 多年的国 际积极参与 却没有带来技术技能水平的飞跃,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发达国家严重不 足,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三、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基于当前国际生产组织安排下,我国制造业结构单一化,长期处于价值链 低端,耗费较多的资源禀赋却得到较少附加值的发展困境,本文站在微笑曲 线观点的角度,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企业价 值链变化的过程,再结合国内外一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例子,从价值链 角度对制造业转型可供选择路径做了一些探讨,其中大概有五条路径。3.1 路 径 1 价值 链上游 偏向Davies 指出,制 造业企业可介入研发、

15、 设 计等产业链的上游 阶段 通过此 路径可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业可以逐渐提高与其自身核心竞争力密切 相关的研发或是设计水平。相关资料显示,研发设计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不到 3% 时,企业发展的可 持续性不强很难长 久 存活;在 3%5%之间时,企 业可以 勉强存活,但 是缺乏创新能力,在 经济波动时容易崩溃;而 在 5%水平以上的 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动荡的经济背景下崭露头角。制造业企业 通过这条路径不仅强化了自身原先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培育销售研发、规 划和设计这些附加值高的业务,然后为第三方提供相关设计、研发等咨询服 务,并且可以为企业日后更高级的服务化提供技术的支撑。玲珑集团

16、主要业 务是轮胎生产,但其以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每年坚持 自 主研发、 创 新, 成为 全国三大轮胎生产 厂商之一。 不仅如此玲珑集团 还为 第 三方提供设计、 研发等服务, 提高了 企业行内影响力 。 该路径要求制造业 企业事先必须拥有较强的 承担研发设计失败的 风险, 也就是要 有一定的 资金 储备,同时也需要 具备将研发设计的 成果转化为 向第 三方提供服务的 能力 9。3.2 路 径 2 价值 链下游 偏向Baumgartner 和 Wise 强调了制造业企业 在价值链上可以 是从 底部向下游转 变10下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在售后、营销、品牌运营和相关的产品延伸服务 等环节的介入,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服务化转变。和专注于组装制造不同,这 时候要求企业注重品牌管理、营销手段以及由此带给顾客的营销体验。下游 产业链这条路径,对制造业的支撑资源要求相对不高,对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