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5183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法的简便计算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数与代数”的教学应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还指出:要探索并了解运算规律,能运用规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计算。除法的性质在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和发现除法的性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将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我提供了“老师坐动车”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我更加关注“数学味”,从动车票引出生活事例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举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自主探究除法简便计算的规律,还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

2、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43的内容。学情与教材分析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教材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3、。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性质。难点: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1.从动车

4、导入师: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老师到我们龙岩,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出示:厦门有15所课题学校参加会议,如果每个学校派来4位教师,买动车票一共用去3600元。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每张车票多少钱?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说解题思路。观察、比较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除法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创设动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感受简算的乐趣,为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作知识与情感的铺垫。】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猜想。观察比较这两道

5、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连除算式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2.验证。四人小组合作,出示活动要求:试一试:写几道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左右两边是否相等?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展示汇报。让部分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内写的算式,说一说:发现的规律。分类。让学生对写出的算式进行分类。【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再小组合作,利用试一试算一算说一说的三个层次,经历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学生不仅掌握了除法的性质,而且更有力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三、启发引导,揭示规律1.认真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

6、能发现什么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2.用字母公式表示。3.应用规律计算。4600254 280(75) 240524 120122【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连除的简便计算变化的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再让学生应用规律进行计算,感受体验除法简便计的优越性。】四、联系生活,应用规律1.填一填。据了解,国庆前后永定土楼连续3个星期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多少万人?21037=210 210(37)=210 2.选一选。古田纪念馆,每张门票10元,分5组进场,买门票一共花了1500元。

7、他们买了几张门票?( )A. 1500(105) B. 1500510C. 1500105 D.15001053.算一算。石门湖上有800位游客,一艘船坐25人,一共有4艘船。要分几次载完?【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注意力、兴趣无法维持很长时间。因此,我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情景,这样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在内容的设计上也安排了一定的梯度,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五、总结提升,拓展规律1.变式拓展:连城地瓜干一箱有8盒,一盒有10包,一共花了72

8、0元。平均每包多少钱?连城地瓜干一箱有8盒,一盒有15包,一共花了720元。平均每包多少钱?连城地瓜干一箱有4盒,一盒有15包,一共花了720元。平均每包多少钱?连城地瓜干一盒45元,720元可以买几盒?2.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凸显连除计算应根据算式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总结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评价,再一次体验学习经历,对学习过程是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分享成功的喜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连除的简便计算”是在

9、学生学习了“除法”及“连除”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作为规律教学,它是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连除计算及应用的进一步提升和归纳,是除法学习过程中数学思考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一开始,我创设了坐动车的情境,让学生提问题并解答。接着观察比较三道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规律,从而揭示课题,为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作知识与情感的铺垫。二、举例验证,发现规律因为有减法性质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应用类比迁移能够比较自然地想到除法的运算性质,所以我依托“类比迁移”的数学

10、思想,以“猜想-验证-应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虽然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采用这种教学思路的更多意义在于渗透一种“学习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有帮助的。三、联系生活,应用规律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连除的简便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整节课,通过从“坐动车游景点买土特产”这一活动主线,让学生经历感知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拓展规律四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用教材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