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4962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案12篇初中地理地势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初中地理教案12篇 初中地理地势教案,供大家参考。初中地理教案1教材分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

2、,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积极运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和

3、分布的特点。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及对策。初中地理教案2教材分析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1、 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

4、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

5、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3)知道中国的名山。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

6、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初中地理教案3教学目的1、 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2、 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3、 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4、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教学重难点各国经

7、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欧洲西部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一、 位置和范围、国家1、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2、 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1) 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2) 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3) 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

8、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4) 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3、 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4、 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5、 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二、雄厚的经济实力1、 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2、 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

9、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3、 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见教参P77)(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三、繁荣的旅游业学生自读,思考:1、 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2、 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3、 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4、 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5、 完成P56活动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图册板书设计初中地理教案4一、教学目标1.能说

10、出聚落的概念和类型;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能结合资料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成因,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二、教学重难点1.城市和乡村的差异。2.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原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展示城市和乡村两张景观图片,提问学生“图片所展示的景观是什么”,根据学生所说的城市与乡村,进而引导到本节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1.聚落的概念让学生直接进行读书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聚落就是人们聚居和活动

11、的场所。可以分成城市和乡村两类。2.城市和乡村展示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城市是高楼大厦,乡村房屋较矮;城市道路宽且长,乡村道路窄;城市人们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农村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和乡村虽然都是聚落,但是他们在景观、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产方式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是有差异的。城市和乡村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出示1913年迈阿密景观图和20世纪末迈阿密景观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分析。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了解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字眼儿“农村”“牧村”“文化之城”“工业重镇”,这样的名字之后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职能不同。不同的聚落

12、具有不同的职能。引导学生,聚落的功能是不同的,那么聚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3.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分布在高低的乡村,一幅是干旱地区分布在黄河边上的乡村,让学生进行分析,影响两个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避洪、获取水源。一般情况下,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原因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坦的地形、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紧接着出示“石家庄火车站”“硅谷”的两张照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及刚才分析自然原因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组代表讨论后回答。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人文原因,包括“交通”“科技”。环节三:巩固提高让学生分析一下北京城市聚落形成的原因。自然:地形、水源。

13、人文:政策、交通。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搜集一些影响聚落形成因素的相关资料。四、板书设计初中地理教案5教学目的: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教学重点: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教学难点:森林的环境作用。教具:多媒体教学(漫画、图片、资料、实例)教学方法:运用电教手段,引入漫画、图片、资料、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皮肤上附着很多毫毛、头发等,它们的排汗和

14、保温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水分和体温起重要作用。对于地球来讲,什么是她的“毛发”呢?那就是生长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们就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讲授新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一、森林的作用(板书)1、森林的经济效益(板书):由于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可直接通过提问。教师总结:森林除了刚才提到的经济作用,还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2、森林的环境效益(板书):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组森林作用的数据,以及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由学生填图。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覆盖率29.6%。显示多媒体动画示意图3(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教师提问: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以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为主。教师提问: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此,我们又把森林资源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