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9--10单元表格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049381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9--10单元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上9--10单元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上9--10单元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上9--10单元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上9--10单元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上9--10单元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上9--10单元表格(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主备人朱新琴使用人朱新琴王长荣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难点:写1120各数。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小棒课时安排4课时课题第一课时 数数、读数教学内容教材P82例1、P83想想做做1-

2、6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的顺序。 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的数数、读数,体会数的组成。通过生活化的实例来认识1120的数。多读、多数、体会数的组成。执教时间教学环节: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1、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你想帮他们买些什么东西呢?(学生自由回答)2、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铅笔盒,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可以简便的把钱付清,又不用营

3、业员找钱,你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呢?3、生:先讨论讨论,看看谁的办法好?然后请代表来说说看。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1、操作(1)抓一抓,猜一猜。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棒,请你来抓一把,看看有多少根?先不数,猜一猜你抓了几根小棒?请你数一数,你猜对了吗?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你手里有几根小棒。指名抓,同桌互抓。(2)师生讨论,总结方法。小结:刚才我们抓小棒的时候都是通过数,才能知道抓到了几根小棒,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能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生:摆11根,可以和同桌的小朋友讨论研究怎样一看就知道11根。教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看看图上的

4、小朋友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数的?(多媒体演示操作)小结:这样一比较,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快啊?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很容易看出是十几根了。为什么呢?(因为10个一就是个十)2看图,读数。(多媒体示图)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试试,看谁数的快?让学生读出这些数,并说明为什么是11、13、18等。(1)用对应的数来表示小棒的数目。(2)对照体会:左边的和右边的几表示个十和几个一。读作:十几。(3)为什么是20呢?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3、数的顺序和大小。(1)学生摆小棒谈话: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图读出它们表示的数。老师说出一些数,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很快地把小棒摆出来吗?12

5、 14 15 16 17 19 20 (2)认识数的顺序认识数轴 出示020的数轴,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越往右(后),表示的数就越大。拿出你的直尺,看着直尺上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3)组织交流: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三、加深拓展深化,学会解决问题。1、先猜一猜是多少,再数出来。(出示图片) (想想做做2) 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2、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现在是向前面翻还是向后面翻?为什么?3、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调整作业设计数补第42页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十个一就是1个十12 14 15 16 19 2

6、0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数的组成、写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的例题、“试一试”, “想想做做”第18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制作,经历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的学习过程,能够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认识计数器,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数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愿意提出问题,并质疑问难。教学重、难点通过数小棒、操作计数器,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老师借助于学具,通过数小棒,操作计数器,认识数位,并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执教时间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你

7、还认识它们吗?(出示:16 18 14 10 11 20)2、提问:看着11这个数,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吗?(学生动手操作)你是怎样摆的?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12的组成(1) 认识数位 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这一捆表示什么?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这一根表示什么?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2) 认识计数器谈话:12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出示计数器。你能找到个位和十位吗?说给同桌听听。(3)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4)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2 提问: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

8、子表示11呢?师:1个十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这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请学生拨1个十。师问:2个一,我们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反馈,在个位上拨1颗珠子。问:个位上这一颗珠子就表示什么?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多少?(5)12的写法2、教学11的组成(1) 11这个数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同桌讨论并操作。(2) 汇报拨珠方法: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3) 写出11 3.自学18的组成 (1)谈话:刚才我们先摆小棒,然后拨珠,再把数摆出来,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学18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过程,课件展示。 (2)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原来,十几的数都是

9、有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写的时候就要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是几就写几。小练习:课件展示,看珠说数的组成:13、14、15、16、17、194.教学20的组成(1) 谈话:出示1个十,这是多少?该放在什么位上?怎样用珠子表示?学生操作。又添上一个十,现在是多少?怎样拨珠?学生操作后汇报。(2) 提问:十位上为什么拨2?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呢?(3) 提问:20是怎样组成的?5、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出示课题)三、巩固练习 1. 按顺序写数提问:18接近10还是接近20?13呢?2. 看数拨珠 14 17 19 203.抢答: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

10、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3)2个十是( )。四、练习学生写920的数(每个写三遍)调整作业设计数补第43页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十个一就是1个十 10、12、13、15、16、18、19、20教学反思第 三 课时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P86例3、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十几各数的认识及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教学重、难点能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执教时间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1、 1、摆一摆,说一说。 摆出一捆和5根小棒,说一说你摆了多少根小棒? 摆出17根小棒?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从里面拿掉7根还剩几根?如果从17根小棒里拿掉10根还剩几根? 2、口答。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 体验算法 1、出示情境图,理解图意。 (1)师:看到图你想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2)学生各自说说情境图的意思。(有一盒果冻是10个,盒子外还有5个。) 2、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 (1)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果冻吗?同桌讨论一下,说说可以怎样列算式。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10+

12、5=15 5+10=15 (3)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算这两个算式的吗?(学生也可以先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4)师:你感觉这两道加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5)师:根据这图你还能列出减法算式吗? (6)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15-5=10 15-10=5 (7)说说你们是怎样算这两道减法算式的? (8)比较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9)比较我们得出的四道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10)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出示课题)10加几和几加10其实是一样的都得十几,十几减十得几,十几减几得十。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棒图

13、,说说图意。 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说说你是怎样口算这四道算式的? 比较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每四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分别算一算,然后再把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快 ,评讲时注意错的多的题目。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看图列式,弄懂问号的含义。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编出应用题。 在说图意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练习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五、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调整作业设计数补第44页板书设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15 15-5=10 5+10=15 15-10=5 教学反思第 四课时课题练习十教学内容教材P87例3、练习十1-6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执教时间教学环节: 一、 导入二、 练习1 第1题。师说明题目要求。请生圈出10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只。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交流汇报。2 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