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4844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师怯上公开课之对策】教师公开课 每个学校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即公开课很少有人主动担当,张三有困难,李四身体出麻烦,最终不得不实行抓阄的方法。 一、老师怯开公开课的缘由 1.工作量增加:公开课的性质和一般的课还是有区分的。因为它是老师业务的展示,谁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课就不能像平常那么随意,投入确定要大得多。 2.怕被人争论、怕丢丑。教书这个活,说白了,是一个面子活。上的好不好,同行们都要争论几句,甚至有的话还比较刺耳,有压力,抬不起头。加上有的学校风气不正,心理压力更大。 3.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即底气不足,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许多老师缺的就是金刚钻,不敢揽

2、公开课这个瓷器活。缺乏自己的思索,缺乏见解,照本宣科,怎么可能上一节好课呢?一节课,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公开课,是一种独特的教研形式,其目的是示范、探究、探讨,是老师生涯不行或缺的有效的业务进修,生命力还是存在的。 二、激励老师上公开课的措施 1学校层面的措施 (1)公开课不要搞评比。一搞评比其功能就要异化。公开课的定位最好是就某一点进行探究,比如微格教学、问题生成、新课导入等等,课题要新,入口要小,对授课者、听课者来讲都是新课题,大家处在同等的位置上,更易于老师之间的沟通。 (2)每一个老师都要有所打算,在授课之前,教研组最好搞一个说课活动,百花齐放,

3、百家争鸣,把自己的见解亮出来,把那些确有创新的,能给人启发的课举荐出来,让公开课变得有意思、有收获,这样公开课的探讨功能才会放大到极致,起到调动老师的主动性的作用。 (3)公开课要常常化。日本的教化专家左藤学说过:“你要想老师的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只有老师之间相互听课,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笔者的看法是,教研组的活动要真正开展起来,听课、评课是最实在的活动,公开课是最好的载体。集美中学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的“同题异构”活动坚持数年,大大提升了教研组的作用,大大促进了老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4)要营造教研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想老师体会到教化工作的乐趣,就要把老师引导到教化探讨的道路上来。把

4、教化工作当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来探讨,教研必需常常化、制度化,像集美中学那样“每周一次”,课后肯定要评,评出思路、评出希望、评出反思。只要有一点可取的地方,就要赐予掌声、赐予确定。有条件的学校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和外校的同行“同题异构”,打打“擂台”,沟通、切磋、学习、提高。评课中要防止只说好话不探讨问题的好人主义作风,对于那种“出风头”“好表现”之类的争论则要坚决打击,促进学校学风、教风的健康发展。 2老师层面的措施 (1)凡是上公开课的老师都想把课上得很完备,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其实,课完备不完备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对这一节课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没有一点突破,只要有一点就是贡献,

5、就能得到大家的好评。这就须要我们反复、仔细地钻研教材,探讨学生,探讨教法,不要动不动就翻教参。就笔者的阅历看,备课,先不要看别人的东西,首先是读,反复读,当形成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去看看参考书,哪些是他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真正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一般来说,老师对教材的探讨强于对学生、学法的探讨,那么,可不行以换个角度想问题呢?把课的重点放在学生或者学法上面?许多人认为,公开课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课是讲给听课老师的因为评课权在他们手里。其实,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落后了。任何一节课,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从这个角度看,公开课的空间有多大啊,每一个班的学生不一样,每一节

6、课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会给我们的教研一个大天地。评课,无妨也来一个改革,让学生也来评一评,他们最有发言权。那种所谓的目标明确,难点、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板书规范等僵化的评价指标也应当有所调整了。 (3)公开课要学会避短。有的老师接受公开课的任务后,总有这个担忧,那个担忧,以至于饭不能食,夜不能寝,怕板书不好,怕读不好,怕备的内容遗忘,怕课的环节错位。老师要记住:学生是课堂的主子,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替代。老师的责任是组织、点拨。老师讲得少,错误确定就少,漏洞确定也少。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阅历。 (4)要勇于上公开课。尤其是年轻人,要抓住一切机会多熬炼自己。多

7、做一点事是占便宜,哪怕是出丑,年轻时丢得起人还有机会嘛,年纪大了,负担多了,丢不起人了,干嘛不趁年轻磨练自己呢?凡是有点成就的老老师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的老师要抢着多上公开课。上一次,进步一次。 (5)功夫在课外。一节课虽然只有四十五分钟,但它却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要上好一节课,须要一辈子的努力。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著作中谈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历史老师讲公开课,极其胜利,课后,有人问他:您这堂课讲的这样好,请问您备课用了多长时间?他回答道:可以说这堂课我打算了一辈子,但是,要问干脆备课的时间,那我告知您,只有十几分钟。”这个例子告知我们,上公开课不能临阵磨刀,平常不努力,临到头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要上好一节课要努力一辈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育明星几秒钟的冲刺,没有千百日的苦练怎么能够站在领奖台上?做老师,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文化,而只有当读书成为老师的生活习惯,把探讨当做老师职业的乐趣的时候,“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看能致远”,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惧怕任何形式的课,稍加打算就能走向讲台,那个时候,老师的华蜜感才会越来越与日俱增,老师这个职业才会越来越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林文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