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48244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硫酸烟雾:大气中so_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酮类和醛类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

2、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煤的基准: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非常规燃料除煤、石油、天然气之外的可燃物分类:1、城市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精馏残渣,染料、涂料固废,有机树脂类固废,以及有机污泥)3、农产物和农村废物(农业秸秆)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芦苇)5、污泥处理厂废物(污泥)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煤矸石)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泥炭)8、合成燃料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1、空气条件2、温度条件3、时间条件4、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条件空气过剩系数: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3、。第三章1、大气圈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大气边界层和近地层在对流层;臭氧层在平流层;电离层在暖层2、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3、气温:一般指距地面_m高处的百叶箱内观测到的空气温度4、气湿常用表示方法:绝对湿度、水汽压、相对湿度、含湿量、水汽体积分数、_5、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云高: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二)第一章绪论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一次大气污染物:pollutantsreleased

4、directlyintotheatmosphereintheirunmodifiedformsandinsufficientquantitiestoposeahealthrisk.臭氧层破坏:二、大气污染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植物的伤害/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部分人群接触臭氧后肺功能下降对大气能见度或清晰度有影响的污染物,一般应是气溶胶粒子、能通过大气反应生成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或有色气体,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so2和其它气态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以较大反应速率生成硫酸盐和硫酸气溶胶粒子no和no2,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硝酸气溶胶粒子光化学烟雾,反应生成亚微米的气

5、溶胶粒子三、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1._气污染防治法_年_月_日由第_届全国_委会第_次会议通过,_年_月_日起执行_年_月_日,第_届全国_委会第_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_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强化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推动了煤炭的清洁利用/加快了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步伐/开始停止生产和使用无铅汽油/法规实施后,一些地区依法强化环境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未能有效地遏制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大气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大多数城市还处于比较严重的污染程度;缺少推动煤炭清洁利用的法律措施,燃

6、煤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中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正在迅速增加;大多数城市扬尘污染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缺少有效的法律措施;现行法律的法律责任部分内容偏少,力度不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三)第一章概论1.大气的概念。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2.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3.三大全球性大气污染。温室

7、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4.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5.大气污染物又分为两类:(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a粉尘b烟c飞灰d黑烟e霾f雾还有两个概念1总悬浮颗粒物-tsp2可吸入颗粒物-pm10(2)气体状态污染物a硫氧化物b氮氧化物c碳氧化物d有机化合物e硫酸烟雾f光化学烟雾(蓝色或紫色,黄褐色)6.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的原始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于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的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映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7.我国的酸雨区。长-_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_盆地。其

8、中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存在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北方地区局部区域出现酸雨。8.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的主要三个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9.颗粒物的危害。a粒径越小,越不易沉积,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且容易深入肺部。b粒径越小,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10.大气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危害。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三区和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a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b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

9、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c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_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_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_类区为特定工业区另外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14.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p26表1-7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燃料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液体燃料也是以气体形式燃烧的

10、,因此它的燃烧速率受其蒸发过程控制。固体燃料的燃烧受此两种现象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体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分子向固体表面的扩散速度控制2.工业煤的分析a水分b灰分c挥发分d固定碳3.煤中硫的形态: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有机硫单质硫4.煤的成分表示法:常用的有四种a收到基b空气干燥基c干燥基d干燥无灰基(煤矿提供的资料用此法)5.3t:通常把温度、时间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3t6.理论空气量实际烟气量(计算)p407.过剩空气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而多提供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8.发热量:单位

11、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向下的热量变化(压强和温度稳定)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能;低位发热量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9.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p4610.积碳的生成a在扩散火焰中有机物双键越多越容易生成碳b在预混火焰中发烟大小顺序为萘、苯、醇、烷、烯、醛、炔11.煤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以及颗粒物大小)对排尘浓度的影响:一般,灰分越高,含水量越少,则排尘浓度就越高。12.炉排热负荷。是指每平方米炉排上每小时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炉排热负荷增

12、加,导致单位炉排面积上燃煤量增大,则流过炉排的气流速度也将成正比增加,灰分被气流夹带而飞逸的可能性就增大。13.锅炉运行负荷是指锅炉每小时蒸发量与该锅炉额定蒸发量的百分比;锅炉负荷越高,燃煤量越大,烟气必然大,排尘浓度就会越高。14.pan过氧乙酰硝酸酯是光化学烟雾产生危害的重要二次污染物。pah多环芳烃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pom(聚甲醛树脂)定义:聚甲醛是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1.大气圈可分为_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2.臭氧层。平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臭氧,并在_km高度上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3.大气边

13、界层。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_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4.气象要素: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5.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_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6.气温直减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系指单位高度气温的变化值。7.逆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8.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稳定程度,即是否容易发生对流。)锥型(烟流呈圆锥形,发生在中性条件下。)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爬升型: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

14、的大气。一般在日落后出现,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低温形成逆温,而高空扔保持递减层结。漫烟型:对于辐射逆温,日出后逆温从地面向上逐渐消失。与爬升型温层相反。11.地方性风场a海路风是海风和陆风的总称,它发生在海路交接地带,是以24h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地环流。b山谷风是山风和谷风的总称。发生在山区24h为周期的局部环流。c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部风。长期出现城市温度高于乡村(尤其是夜间)。风由城市周围的乡村吹向城市。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1.两种常见的颗粒定义方法a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p_1gcm3)的圆球的直径。b斯托克斯直径为在同一流体

15、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b堆积密度呈堆积状态存在的粉尘,它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的孔隙体积,以此堆积体积求得的密度。(单位体积的粉尘质量称为粉尘密度)4.安息角与滑动角a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b滑动角系指自然堆放在光滑平板上的粉尘,随平板作倾斜运动时,粉尘开始滑动时的平板倾角。5.粉尘的润湿性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6.粉尘的荷电性粉尘带的电荷随温度增高、表面积增大及含水率减小而增加,还与其他化学组成等有关。7.压力损失是代表装置能耗大小的技术经济指标,系指装置的进口和出口气流全压只差。p152(计算。)8.分级除尘效率系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或粒径间隔内粉尘的除尘效率。9.分级效率与总除尘效率之间的关系(计算)p15410.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p156第六章除尘装置1.目前常用的四种除尘器a机械除尘器b电除尘器c袋式除尘器d湿式除尘器2.四类除尘器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法(详见书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范本(四)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实习时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