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475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 学时)【目的和要求】 牙体观察与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离体牙,熟练 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能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离体牙。通过测量,掌握牙体的测量方 法,了解游标尺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1 认识与观察离体牙2 测量牙体牙 【实验用品】全口离体牙模型,游标尺,直尺,铅笔,模型牙。方法和步骤1 对照离体牙,复习牙的解剖形态特点,熟记各类牙的主要解剖标志。2. 熟悉游标尺的使用,练习测量数值的读取(以mm为单位)。3测量离体牙,具体测量的项目和方法如下:(前、后牙测量方法相同,分别见图2-1 和图 2-2)。(1)牙体全长:从切端

2、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距离。(2)牙冠长:从切端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根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图2. IA,图2-2A)。(3)牙根长:从颈缘的根方最低点至根尖的距离(图 2-18,图 2-2B)。(4)牙冠宽:牙冠近中、远中面最突点(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图2-IC,图2-2C)。(5)牙颈宽: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图 2. 1D, 2-2D)。(6)牙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的距离(图2-1E,图2-2E)。图 2-1 前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冠厚E,牙颈宽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E图 2-2 后牙测量方法A.牙冠长8.牙根长C.牙冠宽D.牙颈宽E.

3、牙冠厚F.牙颈厚G.近远中面颈曲度(7)牙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距离(图2. 1F,图2-2F)。(8)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 的垂直距离(图2. 1G,图2-2G) o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结果表中。4.根据测量数值,对照离体牙,分别绘出上颌中切牙、下颌第一磨牙各面的外形。 思考题1. 上颌中切牙和尖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如何区分上下颌的前牙?2. 如何区分上下颌和左右侧的前磨牙?3. 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4. 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时,其牙根的分布、形态有何区别? 【实验报告与评定】评定离体牙的测量结果和绘制的外形图

4、。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 学时)【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 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实验内容】1. 雕刻刀的正确使用2. 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 白蜡块(85mmX35mmX25mm)、上颌中切牙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直尺、 红蓝铅笔、垫板(玻璃板或硬纸板) 。方法和步骤1 .握刀的基本方法练习 第一种握刀法:示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此 种握刀法多在切蜡时用。第二种握刀法: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示指的二、三指间 关节处。用刀时刀口向着

5、雕刻者,对准蜡块,同时用左手握住蜡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蜡块作支点。此种握刀法称为掌拇指握式,多用于修切牙冠各面(图 2-3)。第三种握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相似,称为握笔式(图 24)。用 拇指、示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作支点。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用中 指作为主要的支点。2 蜡块雕刻圏门宴摇指握式图2-4握笔式(1)复习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表 2-1)。表 2-1 上颌中切牙解剖数值上颌中切牙 平均值 放大3倍值上颌中切牙 平均值 放大3倍值mmmmmmmm冠长丨0.531.5冠厚7.021.0根长13.039.0颈厚6.018.0冠宽 8.525.5

6、近中颈曲度3.510.5颈宽7.021.0远中颈曲度2.57.5(2) 画出唇面外形线:取白蜡块,选光滑面,按放大 3 倍的数据,画出上颌中切牙全长、 冠宽和颈宽的双边长方形,然后画一条冠宽的垂直平分线,再在长方形内标出冠长、根长和 颈曲线高度,最后参考唇面观图形画出唇面外形图(图 2-5A)。(3) 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蜡块。留下的蜡形可比 唇面稍大1mm,以便修改(图2-5B)。(4) 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标出冠厚、颈厚和颈曲线高度,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图2-5C) 。(5) 初步形成近中面:按邻面所绘图形,从垂直方向去除唇、舌面多余之蜡(图 2-5D

7、)。(6) 完成轮廓外形: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削去各面多余之蜡,初步形 成中切牙的轮廓外形。(7) 完成牙冠各轴面外形: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及接触点。(8) 完成切缘、切嵴和切角:切缘平直,远中略倾向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 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图 2-5E)。ABC DE图 2 5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A.唇面外形线B.形成唇面C.近中面外形线D.形成近中面E.完成切缘、切嵴F.修整完成(9)绘出颈缘曲线: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圆而突出。(10)雕刻牙冠唇面形态:距近远中边缘约丨/4冠宽处,分别沿与近远中边缘平行的方向 刮出两条

8、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太深。(11)完成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用雕刻刀 雕出舌窝。(12)完成牙根外形:由颈缘向根尖方向刮去,注意颈部不宜刮得太多,牙根在颈 1/3 处最大。(13)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精修完成(图2. 5F)。思考题1 .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2. 表 2-1 上的各数值是指哪两点间距离?如何作图?3. 上颌中切牙雕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雕刻的上颌中切牙。实验三下颌磨牙的雕刻(3 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下颌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特点悉磨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

9、确使用。实验内容】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实验用品 白蜡块(75mm x40ram x35mm)、雕刻刀、直尺、红蓝铅笔、垫板。 方法和步骤】1 .复习下颌磨牙各部位的数值(表 2-4) 。表 2-4 下颌第一磨牙解剖数值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值放大3倍值mmmmmmmm冠长7.522.5颈宽9.027.0根长l4.042.0冠厚l0.531.5冠宽ll. 033.0颈厚9.027.02.画出颊面外形线取白蜡块一面为颊面,按表2-4放大3倍的数据,标出下颌第一冠长、根长、牙冠及牙颈的近远中径,画出下颌第一磨牙颊面外形线(图2-8A)。3. 初步形成颊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

10、和远中面的多余蜡块,初步形成颊面的 (图 2. 8B) 。4. 画出近中面外形线在近中面标出冠长、根长和颈曲线高度,最后画出近中面牙体 线(图 2. 8C)。5. 初步形成近中面按所绘外形线,从垂直方向去除颊、舌面多余蜡,初步形成近中面 (图 2. 8D) 。6完成轴面雏形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轴面的雕刻,使舌面略小于颊面,远中面较近中面 略小且突。初步形成斜方形的牙冠外形。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及接触点(图 2-8E)。7 形成颈缘曲线用铅笔在各轴面绘出颈缘曲线,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略突 于根部(图 2-8E)。8雕刻牙合面形态(1)确定牙尖和发育沟位置:首先用铅笔

11、标记 5 个牙尖顶的位置,画出发育沟走行方向及 三角嵴的标志线。注意颊尖接近中线,舌尖接近舌侧边缘,远中尖位于颊面和远中面的交角 线上,颊沟位于中线的稍近中,舌沟接近中线处(图 2-8r)。(2)雕刻牙尖:由于牙尖的顶端由四嵴会合而成,嵴又是两斜面相交而成,所以只要把 斜面雕出来,嵴就自然形成了。因此先进行斜面的雕刻。应结合外形,逐个牙尖依次进行雕 刻。先看准斜面的方向,将刀刃按确定的方向由牙尖顶向下方刻切,依次刻完每个牙尖的斜 面。(3)雕刻发育沟:根据雕刻牙尖时初步形成的沟的位置,修整完成牙合面五条主要的发育 沟。注意沟的深度,勿太深太浅。(4)完成牙合面雕刻:参照标本模型,用雕刀仔细修改

12、牙合面的尖、窝、沟、嵴形状,使 相交的棱角一钝,牙合面各部位光滑(图 2-8G)。9修整完成对照表 2 4 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精修完成( 图 2-8H)。E4HS 2亠下领詹牙的雕刻A.颊面外形线 B.形成颊面 C.近中面外形线 D.形成近中面 E.完成;轴面 雏形并形成治85轮彈F.确定牙尖顶和发育沟 G.完成粘面 HL完成:雏刻思考题1.上下颌第一磨牙各自的解剖特点是什么? 2后牙牙合 雕刻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确定每个牙尖的大小和位置?实验报告与评定 评定雕刻的下颌第一磨牙。实验四上颌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3 学时)目的和要求 滴蜡塑形又称堆塑,是通过加蜡的方法形成牙合 形态的一种技术。

13、本实 验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掌握前磨牙牙合面牙尖的形态特点,更有效地学习 牙体解剖形态,熟悉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实验内容】1牙合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3上颌第一磨牙牙合滴蜡塑形【实验用品】 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石膏牙模型、红蜡片、蓝色蜡条、红蓝 铅笔、酒精灯、雕刻器。 方法和步骤】1 牙合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练习(1) 线状堆蜡练习:将雕刻器在火上烤热,立即置于蜡上,粘带适量的蜡液,作三角形、 方形、圆形、曲线等多种图形的线状堆蜡方法练习。(2)直立堆的练习:将雕刻器在火上烤 1 分钟左右,立即置于蜡上并粘带适量的蜡液, 然后将雕刻器竖直使蜡缓缓往

14、尖端流,当液态蜡在尖端呈水滴状时,立即置于玻板上,同时 轻轻作小圆圈运动,待蜡凝固前移开雕刻器,蜡堆形成,形似圆锥体。在练习时要注意支点的应用,应适时掌握移开雕刻器的时机,太快蜡堆高度不够,太慢 蜡堆尖顶残缺似火山口。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 (1)确定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的位置:在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模型上,均匀削 去牙合面 2mm 厚度,参考同名牙标本的牙合解剖特点,用红铅笔画出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 的位置(图 2-9A)。(2)形成牙尖:在所定牙尖位置处,用蓝色蜡条直立堆高牙尖,其形态似圆锥体形。一 般先堆颊尖后堆舌尖,修去多余部分,形成锥状牙尖(图 2-9B)。A B C D

15、 E图 2-9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滴蜡塑形示意图A.确定牙尖顶、边缘嵴、三角嵴位置8.加出牙尖C.堆筑边缘嵴D.加出三角嵴E.形成窝与沟(3)堆筑边缘嵴:在所定边缘嵴位置上,由颊尖近中边缘开始堆加蜡,然后依次堆加近中、 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参照同名牙形态修整边缘嵴(图2-9C)。(4)加出三角嵴:仔细观察同名牙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的高度、方向、解剖外形后, 沿所定三角嵴位置加蜡形成三角嵴,雕刻成形(图 2-9D)。(5)形成窝与沟:用烧热的雕刻器蘸微量红色蜡液,让其缓慢流到窝、沟正确位置上。在 中央部分形成下凹状窝,即中央窝,窝中深处即中央沟,中央沟向近中和远中有近中沟和远 中沟,沟的近中和远中有小窝。参照同名牙窝、沟的走行方向,修整完成中央沟、近中沟、 远中沟、近中窝和远中窝(图 2-9E)。(6)修整完成:用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