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04640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教案包含了,活动目标是初步了解几种种子的传播方式,乐意和同伴一起观察,讨论和认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一、说教材:1、教学分析:本节课我选用幼儿多元能力开发课程大班上册科学课。种子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幼儿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农作物的种子,是靠人类来种植的。在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植物,他们有各种各样奇特的种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这对于幼儿来说相对就比较陌生了。种子的传播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实物和关于种子的录像,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让幼儿

2、了解种子传播的秘密。并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职务顽强的生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2、教学目标: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对自然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却不一定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次活动,主要让他们通过亲自细致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种子传播的认识,因此,这次活动的目标有以下3点:(1)初步了解几种种子的传播方式。(2)乐意和同伴一起观察,讨论和认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热情。(3)能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对种子进行分类。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因为这次活动是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过程,

3、很多幼儿并不明白什么是种子的传播,更不知道是如何传播的,所以,我把让幼儿了解几种种子的传播方式作为重点来解开幼儿的疑问。(2)教学难点:概念的形成建立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幼儿要从感知到接受、理解,所以我把幼儿能说出种子的名称及相对的传播方式作为本课的难点。4、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头饰:莲子、蒲公英、苍耳、豆角、樱桃和野兔。布置简单的游戏场景。(3)实物:莲子、蒲公英、苍耳、豆角。二、说教法:本节课,我采取了教授法、演示法、探究法、体验法、游戏法和激励法,让幼儿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三、说学法:本课以学生观察性、探究性学习为活动

4、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新课标要求学生是主体,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参与法、游戏法 。四、说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品尝种子,导入新课。首先我展示莲子、蒲公英、苍耳和豆角,并介绍种子名称,让幼儿清楚的知道种子的名称。然后,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望,我利用多元感官法,让每位幼儿亲自品尝莲子,通过尝一尝、吹一吹、摸一摸、剥一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种子的形状特征,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好看又奇怪的种子,老师还要请大家品尝种子呢。我运用种子的实物,本着幼儿好奇的心理,引起幼儿的兴趣。

5、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我通过播放课件一,用神秘的欢迎语如:欢迎小朋友来到神秘的科学天地,我们一起来观察种子的传播。让幼儿在神秘地的氛围下,带着好奇的心理,进入本课的主题。(二)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播放课件)(1)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所以,我充分利用课件中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运用多媒体拟人的手法,让幼儿获得较为感性的认识,在抽象思维上对种子的传播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他们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声音,能清楚的知道莲子是靠水的力量来传播的;蒲公英是靠风的力量来传播的;苍耳是靠人或动物的力量传播的;豆角是靠自身的力量传播的。在教

6、学中我是这么引导幼儿的:小朋友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的声音在说话?动物身上有什么?谁的力量大,能把种子弹出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为了让幼儿有更广阔的知识,我让幼儿讨论:除了水、风、人或动物、自身的力量能传播种子,还有什么谁能传播种子?它是怎么传播的?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互相交换已有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并增进同伴间的友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二。我通过播放课件中简单的图片,并做简单的语言教授,让幼儿更轻易的懂得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更清楚的明白一些自然现象。(三)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认识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必须经过实践这个环节。而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我充分利用教具,让全体幼儿戴上头饰,并且清楚知道自己扮演的是谁,一老师戴上野兔头饰,调动幼儿积极性,然后播放课件中相关图片和音乐,如:水声、鸟叫声、风声,让幼儿听声走到相应的场景。通过这一环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