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4622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_《钱学森》第二课时_六年级语文上册_王开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东川区第四小学 王开兰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认识“倒叙”的写作方法及作用。(3)指导学生学习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加深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2)通过反复朗读、联想、想象、描绘、表述等方法赏析妙词佳句,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掌握写作方法,把握文章主旨。(3)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使学生对钱学森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2、理解文章重点、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科学家钱学森拳拳报国之心,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为报效祖国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精神。(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责任、科学态度,树立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二、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联想、想象、描绘、表述等方法赏析妙词佳句,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掌握写作方法,把握文章主旨。三、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爱国、报国之心,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四、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3、五、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激情导入,渲染情感1.同学们,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8号是哪年发射成功的?(2011.11.1)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精彩的瞬间。2.课件播放:神州8号发射的实况。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4.是啊,神州8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然而同学们知道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和一个人密切相关,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板书:钱学森)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古人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钱学森的哪些语言打动了你的心弦?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

4、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并谈谈你的感受。2.让我们和钱学森第一次心灵交流吧:课件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让生齐读这句。(1)读了这句话,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你知道是那句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这句名言和钱学森的这句话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句话,都表现了 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板书:爱国)3.指导朗读:能读出你的深情吗?能读出中国人的自豪吗?试一试。(板书:我是中国人)4.同学们,钱学森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默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你从中读

5、懂了什么?他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介绍冯.卡门:冯.卡门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被称为“现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飞行之父”。理解“最得意”“最得力”:由于当时中国贫穷、落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这两个“最”字,意味着钱学森出类拔萃、异常勤奋,意味着钱学森深受冯.卡门教授的器重,意味着钱学森在冯.卡门教授身边前途无量。所以当时的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幸福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想像一下钱学森当时享受着哪些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过渡: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一心想回到祖国去。新中国成立后

6、他想回国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起来。5.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二次心灵对话吧。课件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国家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1)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日夜盼望”: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终于”:钱学森盼望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久了,他等待回国施展抱负已经很久了。“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应当”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正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

7、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因为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2)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中秋之夜和留学生们一起时说的)。假如你是留学生,此刻你正在异国他乡,中秋之夜你不能回到祖国和亲人团聚,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想些什么? (4)此时此刻,有一首诗最能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出示余光中的乡愁,师生配合读。(4)面对浓浓的思乡之情,钱学森激动的说,生再读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品味一下:假如你是钱学森,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激动、坚决、慷慨激昂)(

8、5)指导朗读:钱学森的内心如波涛难平啊!谁来把钱学森的激动、坚决、果断、慷慨激昂读出来? 6.同学们,钱学森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但他的回国之路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我。 7.投影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让学生谈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后来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9.师总结: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

9、资料:美国作家曾经说:“以钱学森所掌握的国防高科技,岂止抵五个师的兵力,他简直是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1950年9月,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听说钱学森要回国,通知移民局:扣留钱学森!他们把钱学森关在一个海岛上。每天晚上,看守人员隔10分钟就进来开一次灯,使他根本不能休息,半个月时间,钱学森的体重下降了近三十斤。后来,钱学森虽然被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仍不放松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继续受到限制,信件和电话都受到监视和检查。然而,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10.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

10、得了自由,踏上了归国的航程。让我们起读课文第1自然段。(1)假如你是钱学森,马上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什么?(2)思考:这一小节,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放在文章的哪个地方?作者放在开头,用意何在?(2)老师觉得有一首歌最能表达钱学森和海外游子的心情,也最能表达我们中华儿女的心声,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播放我的中国心)(3)钱学森义无反顾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让你为钱学森致颁奖词,你会怎么写?(学生写颁奖词并交流。)第三板块:总结诠释,提升情感1.同学们,钱学森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让我

11、们怀着对钱学森的崇敬之情读这句名言。2.同学们,请记住我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未来,从现在起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1.搜集钱学森和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卡片。2.课外阅读中华名人传记。第五板块:板书设计 19 钱 学 森我是中国人 回到祖国建设 热爱 教学反思:从三维目标教学入手,通过本课教学,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从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迪,得到哪些收获?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特级教师严伯春把教学目标称为“课堂教学的灵魂”。的确如此,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明确、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

12、高低。在对课标要求、文本特质、学生需求等进行认真解读后,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将“三维目标(即三个维度)”融为一体,树立以知识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中。二、理出清晰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外在体现。执教时,紧扣钱学森的“浓浓爱国之情,拳拳报国之心”,抓住钱学森的语言,理出清晰的教学结构: 第一板块:激情导入,渲染情感。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第三板块:总结诠释,提升情感。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让教学中心更集中,重点更突出。 三、抓人物语言,以情贯穿一篇文章最忌

13、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次话,我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层次分读、齐读,让每一次的读都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重复,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做搭设训练感情朗读,层层推进。四、拓展阅读,提升情感课文第五节美国海军将领的一段话对理解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很重要,但考虑事件从时间、空间

14、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补充说明美国当局运用了一切手段,恐吓、阻拦、软禁、坐牢不让钱学森回国的这段历史。适当的扩展,延伸,突破了教学难点,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历练后,随机一曲跌宕起伏的我的中国心将课堂推上了高潮,师生同唱,既是感情的提升,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此时,再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自然会入情入境,声情并茂。随着一次次地读,心灵也一次次受到猛烈的撞击,提升了对钱学森爱国情感的认识。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落实贯彻这一理念,我安排学生为钱学森写颁奖词;为了让学生更立体更全面地感受钱学森的丰功伟绩,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安排学生搜集钱学森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制作成卡片。反思课堂,课前的预设固然重要,但实际教学中生成的大量未知因素,一方面要顺应学情,一方面还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一矛盾真不好解决。教师要“理”(很多书上称为“理答”),如何“理”,在一放一收中落实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