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4589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1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层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一、 设计依据3页二、 设计要求4页三、 办公楼建筑设计4页第二章结构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要求6页一、设计依据6页二、设计要求10页第二节结构方案11页一、结构选型11页二、基础形式11页三、特殊处理11页四、主要材料12页五、梁、板、柱截面选择13页第三节 荷载计算(计算KJ5 一棉)13页一. 竖向荷载计算13页三、水平荷载计算31页四、第四节侧移验算33页一、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35页二、水平地震作用变形验算35页第五节框架内力分析(计算KJ5 一棉)36页一、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分层法)36页二、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73页第六节框架

2、梁柱内力组合95页一、组合类型95页二、框架梁的内力组合95页三、框架柱的内力组合96页第七节框架截面设计一、载力抗震调整98页二、梁的截面设计98页三、柱的截面设计106页第八节楼板计算(只计算第三层楼板)一、楼板计算方法的确定128页二、二、单向板计算128页三、三、双向板计算131页第九节楼梯计算一、楼梯斜板计算(TB-1具体编号见楼梯配筋图)137页二、平台板计算139页三、楼梯梁(LTL-1)计算141页第十节桩基计算工程地质状况144页二、选择桩型、桩材及几何尺寸144页三、桩基的计算149页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认可的总体规划及单体初步设计方案;2. 建设单位

3、提供的设计任务书;3. 其他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4. 有关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 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1 年版)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建筑外窗雨水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J13-

4、90GBJ118-88GB50207-2002JGJ67-89GB50067-97GB/T50033-2001GB 50037-96GB 50222-95GB 50003-2001GBJ87-85GB 7106-86GB 7107-86GB 7108-86GB50001-2001GB50104-2001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二、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内部功能 主要满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办公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筑外形简洁明快,体现工业建 筑特征及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形象。三、办公楼建筑设计:1. 办公楼概况:八层现浇钢筋

5、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一期为五层,二期扩建三层),办公楼总建筑 面积为10441.17 m2,建筑高度35.1m (从室外地坪到屋面檐口)。一至八层主要为办公, 二层配有就餐。屋顶塔楼主要为电梯机房、空调机房和水箱间。2. 平面设计:行政楼是位于大厂区内的办公建筑,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在设计上以规 整的弧形安排平面,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如下:(1) 一层主要布置了 CA、CB、CC、CE部办公区,入口共享大厅接待、收发、值班、 会议等功能空间;其中CA部2个经理室,14各职员;CE部2个经理室,12个职员; CB部3个经理室,2个职员;CC部2个经理室,11个职员;1

6、个会议室,1个司机休 息室和吸烟室;另为餐厅合理布置了食梯。(2) 二层右边布置餐厅,可容纳240名工作人员进餐,遵循方便就餐、便于管理的原 则,一侧为配餐间,另一侧为就餐区,在进入餐厅后能很方便的取食就餐。二层左边 布置了 CA、CB、CC、CE各部的1个主管办公室和其1名秘书,1个工会主席办公室 和2个助手,1个会议室和预留办公区。(3) 三层主要布置CH部和CF部办公区,CH部布置了 2个主管办公室和其1名秘书, 7个经理办公室,28个职员,1个档案室,1个会议室;CF部布置了 2个经理办公室, 5个职员,1个会议室和预留办公区。(3)四层主要布置CF部办公区,2个主管办公室和其2名秘书

7、,5个经理办公室,88 个职员。(5)五层布置了 C部总裁办公室,1个法律顾问办公室,1个总裁助理办公室,1名翻 译和2名秘书;CF部1个副总裁办公室,1名秘书,2个副总裁办公室;CA、CB、CC、CE、CH各部的1个总经理办公室和其1名秘书,1个20人会议室和1个小会议室,1个档案室和预留的办公区。(6)另电梯厅、卫生间、复印和咖啡间布置在每一层的中间部位,靠近消防楼梯,既 便于管理又方便了工作人员。考虑到今后员工的增加,还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办公位置。3. 外立面设计:在立面设计中,主要强调建筑的简洁、典雅和亲和的特点,建筑形体采用弧形造 型,不追求复杂的装饰,而是利用楼自身外墙材质塑造出色彩

8、明快、富有动感的建筑 形象。主出入口位于楼体正中,在入口台阶与雨蓬支柱间留有车辆停靠的空间,方便 楼内工作人员下车后可快捷的进入楼内,也使立面效果更加有层次。4. 垂直交通设计:考虑到消防、管理、便于使用,在楼内布置了两部电梯、三部楼梯。其中办公楼 两侧的楼梯是辅助通道,中央的楼梯是主要垂直通道,在中央楼梯的对面,设两部电 梯,这两部电梯可完全满足平时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电梯载重量均为1000kg,速度 为1.5m/s,均为有机房电梯。5. 屋面排水系统:行政办公楼屋面雨水通过柱内落水管排至室外地面。6. 无障碍设计:办公楼背立面入口部位设计了残疾人坡道,办公楼的卫生间设计了残疾人设施, 其他

9、贵宾接待室和入口门也考虑相应的设施。第二章结构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要求-、设计依据:1.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 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w o=0.40kN/m2。(2) 地面粗糙程度:B类。(3) 基本雪压:S0=0.65kN/m2。(4) 工程地质:根据中国*工程*岩土工程公司2001年11月提供的BASF/YPC IPS项目主装 置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本工程场地内无活动断裂通过,无不良地质现 象,场地稳定,宜于建筑。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场地在七度烈度下不发生液化,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II类,根抻*(联合项目管理组)所提供的

10、资料 (文件号10-010-00-0-0-00-015 )本工程场地类别按II类进行结构设计。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属长江河漫滩。场地覆盖层除上部填土外,主要为第四系全 新统河漫滩相沉积物,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质情况如表1-1所示:(5) 水文概况:场地地下水属上层滞水类型。地下水位埋深约为45m,并有起伏。地基土透水性较差。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场地地质情况表土层类别土层厚度(m)承载力标准(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kPa)pk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k (kPa)素填土0.50 7.2012034褐黄黄彳粉煤灰1.20 2.9013024素填土0.20 2.208516褐黄、淤泥

11、0.40 3.009024粉质粘土0.50 3.1010048灰黄彳粉土0.60 9.5010530灰粉砂1.40 13.013532灰黄色、灰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土 (粉砂)互层1.30 24.509016灰-*淤泥质粉质粘土6.10 28.009016灰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土 (粉砂)互层5.20 14.0011018灰粉质粘土2.00 9.7012040灰土层类别土层厚度(m)承载力标准(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 k (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 (kPa)粉质粘土1.80 9.50140180034灰深灰色粉质粘土0.90 8.70150220050灰深粉质粘土1.30 8

12、.3020052青灰色、粉土1.00 8.5022044青灰色细粉砂2.25 13.7028048灰色、;卵石0.30 2.70600850090灰黄色,密粉质粘土0.40 0.9030063棕红色,强风彳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0.40 5.7045085棕红色,强风化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未穿透2000棕红色,二、设计要求:1.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本次设计按八层考虑, 暂建五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 作用按7度验算,抗震措施按7度要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自振周期折减系数0.7。2. 设计

13、荷载:活荷载标准值:(1) 地面(考虑轻质隔墙)4.0 kN/ m2*(2) 走道、楼梯4.0 kN/ m2*(3) 卫生间4.0 kN/ m2*(4) 大开间办公(考虑轻质隔墙)4.0 kN/ m2*(5) 设备间7.0 kN/ m2(6) 电梯机房7.0 kN/ m2(7) 上人屋面2.0 kN/ m2(8) 不上人屋面0.5 kN/ m2注:标“ *”部分荷载取值由*提供,其余部分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 设计规范及规程:GB 50068-2001GB 50009-2001GB 50010-2002GB 50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88:97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106-9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9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5-2001第二节结构方案一、结构选型:本工程拟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基础形式:根据中国化工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