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42852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一) 大学新生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对专业课的学习应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学习 兴趣;对待公共课,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 为直接学习兴趣;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 的现象。一、对专业课的学习,应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 高学习兴趣。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 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把专业课 学好。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 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

2、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二、对待公共课,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 化为直接学习兴趣。总的来说,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 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目标不清,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主要 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他们愿意听,有兴趣学。但 这种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学习兴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只限于上课 认真听讲,把听课当成了一种享受或是对专业课的调剂。因此,大学新生要端正对公共课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 及对自己的意义,努力把学习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部分实用 性强的公共课(例如外语

3、)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三、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的现象。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 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 心理。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大学 生真正投入地学习的不多。学习目的较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既不消极也 不太积极,上课时注意的集中程度不高,认识能力也较少充分发挥。因此,大学新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不要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 知上,更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 能保持对学

4、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 体验。(3)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 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4)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 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 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6)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

5、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日益引起其自身和社会的重视,为了有助于同学们对心 理健康的认识,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首先是神经症。神经症是指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它是指人的精神(心 理)方面的疾病,而不是躯体方面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而且它是比 较轻微的,也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几种疾病的总称。通常,神经症可 以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学生人群种较为多见的神经症类型。(1) 神经衰弱。又称为神经衰弱性神经症,是指排除各种躯体疾病以及 其

6、他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以外的,在神经症中程度最轻的一种抑质性的神经症。 它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和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种发病率 较高。常常表现为全身乏力、睡眠不良、头痛、注意力涣散、健忘、情绪低落、 食欲减退等,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2) 焦虑症。它又叫做焦虑性神经症,它是指由于精神持续的高度紧张 而产生的惊恐发作状态,表现出明显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并出现程度不一 的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躯体不适。这种现象在 重大考试,如高考中容易看到。(3) 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神经症,它是指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 症,强迫症状就是主观上感觉到有某种不可抗拒、不能自行

7、克制的观念、情绪、 意向及行为的存在。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毫无意义,但又难以控制和克服,从 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比如,反复洗手、总担心房 门未锁好、总有些念头挥之不去等。(4) 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它是指对某些特殊环境或事物所产生 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并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神经症。其主要特 点是对某一特定事物、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不得不采取 回避得态度,不能自控。如异性恐怖症、人群恐怖症、动物恐怖症、学校恐怖(5)抑郁症。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并伴有焦虑、空虚感、 疲惫、躯体不适应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其主要表现为:(a)自觉心情压

8、抑、 沮丧、忧伤、苦闷等;(b)对日常活动兴趣减退;(c)对前途悲观失望;(d) 遇事往坏处想;(e)自觉懒散,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f)自我评 价下降;(g)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h)有想死的念头,但 内心充满矛盾,烦躁,易激怒;(i)自认为病情严重,但又希望治好,要求治 疗。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 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而且这些症状可以因情绪 改善而减轻甚至消失。(6)疑病症。指由于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而固执低怀疑自己患上了某 些莫须有的严重疾病,并因此而弓|起烦恼和恐惧的一种神经症。其重要特征是

9、对自己健康状况和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过分关注,怀疑自己罹患了某种躯体或 精神疾病,其实与实际健康状况完全不符,即使得到医生的解释或客观诊断也 不能消除其固有成见。第二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时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 格。它是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常常表现为怪僻、反常、 固执、情绪不稳定、不通人情、不易与人相处、常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 以自己的恶作剧取乐,常给周围人带来痛苦或憎恶等,但它又不能归属于精神 病范畴。人格障碍常常分为偏执型、情感型、分裂样、暴发型、强迫型、癔症 型、反社会型等。较多见的有偏执型、强迫型、情感型人格障碍等。(1) 偏执型人格

10、障碍,它是以多疑敏感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其特点 是:(a)多疑敏感,不信任别人,易把别人的好意当作恶意、敌意;(b)妒忌 心强,对别人的成就、荣誉等感到紧张不安、挑衅、指责和抱怨;(c)易感到 委屈、挫折、怀才不遇,常常产生攻击、报复之心;(d)骄傲自大,自命不凡, 自尊心强,要求别人重视自己,追求权势;(e)主观固执、好诡辩、经常抗议、 反对他人的意见,不易被说服,即使面对事实证据也是如此;(f)对别人缺乏 同情心和热情,从不开玩笑,警惕性很高,常怕被人欺骗、暗算,处处提防他A 施施,等等。(2)强迫型人格障碍,它是指因刻意追求完美而过分自我关注、带有不完善感的人格障碍。表现为:(a)做事

11、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忧虑重重、谨小 慎微、拘泥于烦琐细节之中;(b)做是要求十全十美,追求完美无缺,反复检 査、修改,直到自己完全满意,否则会感到焦虑、紧张;(c)过于严格较真, 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对自己过于克制与关注,责任感过强,怕犯 错误,思想得不到放松,按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妨碍他人自由;(d)循规蹈 矩、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思变通,遇到新情况不能灵活处理,显得束手无 策,呆板,缺乏兴趣爱好和幽默感,没有创新精神;(e)心里总是笼罩着一种 不安全感,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平时焦虑、悔恨的情绪多,愉 快、满意的情绪少。总之,这类患者的个性常常表现为刻板、固执、拘谨、

12、单 调、惰性、犹豫、克制,易发展为强迫型神经症。(3)情感型人格障碍,它是指以情绪始终高涨,或始终低落,或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可以分为三种:(a)情绪高涨性人格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精神振奋、喜好交往,善于谈笑,给人 乐观、诙谐的感觉,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周围环境的困难估计太低,做 事常有大量的计划和设想,但缺乏深思熟虑、不够实际、有始无终,有时有明 显的躁狂表现,因而又称为躁狂型人格障碍。(b)抑郁性人格障碍,其主要表 现是:情绪低落、精力不济、精神不振、多愁善感、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对 自己评价过低,对周围环境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丧失信心,总是内疚

13、自责, 对一切不感兴趣,对生活充满悲观色彩,总是抱怨命运不好等。(c)双向(或 称环性)情绪人格障碍,其主要表现是情绪变化不稳定,时而高涨时而低落, 在一定时期内交替出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两极性。情绪高涨时,表现为情 绪高涨性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情绪低落时则表现为抑郁性人格障碍的异 常人格特征。第三,其他心理困扰。其他心理困扰,如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求职与 择业心理问题等等。相比之下,前面所讲的两类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显得要 稍微严重些,是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的心理问题,而对于正常人来说,也常常会 遭遇到一些心理困扰,而这里的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

14、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往往能得到 很好的克服。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 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 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人际关系问题,往往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 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 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 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 关爱等

15、痛苦感受。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 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 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 等,还包括异性癖、恋物癖、偷窥狂等等。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 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 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困扰和忧虑。最后,以上是我们对可能出现在大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的表现的简单介 绍,并非严格的诊断标准,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果你确实觉得自己同上述问题 中的某个或某些问题

16、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请到我们心理咨询中心来,我们将为 你提供热诚的服务。(四)如何适应校园外的社会环境?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意味着踏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怎样搭乘公共汽 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上商店买东西、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 悉。要很好的适应校园外面的社会环境,首先要了解适应社会环境都有哪些形 式。总的来说,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改造社会环境,使环境合乎 我们的要求,另一种形式是改造我们自己,去适应环境的要求。无论哪种形式, 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我们自身的和谐一致。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就意味着踏入一个不同的社 会环境,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上商 店买东西、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悉,否则时时刻刻总有一种异乡 人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一个人在新环境中的正常生活。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校园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