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4102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测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测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测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测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复习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测井复习资料一、 绪论:1、 什么是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测井方法的分类概念:钻井中进行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统称,是以物理学、数学、地质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借助专门设计的探测设备,沿钻井剖面观测岩层物理性质,了解井下的地质情况,从而发现油气煤、金属与非金属、放射性、地热、地下水等资源的一类方法技术。分类:按研究的物理性质分类 电法测井:自然电位测井、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等; 声波测井:声速测井、声幅测井、横波测井、声波全波列测井等; 放射性测井: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补偿密度

2、测井、 岩性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等; 其他测井:井温测井、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气测井等。按技术服务项目分类 裸眼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 套管井地层评价测井系列 生产动态测井系列 工程测井系列2、 矿场地球物理测井用途基础地质研究、石油勘探开发 、煤田、金属矿产、水文、工程、环境、考古3、 影响测井结果的环境因素4、 矿场地球物理测井面临的主要问题5、储集层及其参数的基本概念储集层:具有储存石油及天然气的空间(包括岩石粒间孔隙、裂缝、溶洞等),同时孔隙或裂缝之间连通的岩层才可能储存石油及天然气,称之为储集层或渗透层。分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概念: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

3、,岩石内孔隙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说明储集层的储集性能。用符号表示。分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孔隙类型不同。渗透率概念:在压力差作用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渗透率,反映储集层的渗透性能。用符号K表示。单位含油气饱和度概念: 含油气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是估算油层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用符号So、Sw表示。有效厚度概念,算法:用测井曲线确定储集层的顶、底界面深度后,两个界面的深度差就是储集层的厚度,对于互层组或砂岩中有厚度小于0.5m的致密夹层的储集层,应从层组厚度或砂岩储集层的厚度中扣除夹层,这样求出的厚度为有效厚度。第1章 自然电位测井1、 井中自然电位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4、1) 扩散电动势 : 由阴阳离子扩散速度差异引起(2)扩散吸附电动势 用泥岩隔膜将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分开,两种溶液在此接触面处产生离子扩散,扩散总是从浓度大的一方向浓度小的一方进行。由于粘土矿物表面具有选择吸附负离子的能力,因此当浓度不同的NaCl溶液扩散时,粘土矿物颗粒表面吸附Cl-,使其扩散受到牵制,只有Na+可以在地层水中自由移动,从而导致电位差的产生。这样就在泥岩隔膜处形成了扩散吸附电位(3)过滤电动势2、以砂泥岩剖面为例,当泥浆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电阻率时,绘制井中自然电动势及其等效电路图,并说明自然电位测井幅值的计算公式。3、 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七种因素。一、 地层水和泥浆滤液

5、中含盐浓度比值的影响二、 岩性的影响三、温度的影响四、地层水和泥浆滤液中所含盐的性质影响五、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六、地层厚度的影响七、井径扩大和泥浆侵入的影响4、自然电位曲线有哪方面的应用。一、划分渗透性岩层二、地层对比和研究沉积相三、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四、估算泥质含量五、判断水淹层位5、简述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的3个步骤。对于低矿化度的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可直接用当浓度较高时,溶液的浓度与电阻率不是简单的线性反比例关系,此时可以引入“等效电阻率”的概念。此时,比值X=Rmfe/Rwe。岩层厚度足够大、泥浆侵入不深、地层泥质含量较低的含水砂岩层步骤:1、根据岩层电阻率、围岩电阻率、泥浆电阻

6、率、冲洗带电阻率、岩层厚度、井径得到校正系数,将自然电位校正为静自然电位SSP;2、 确定泥浆滤液等效电阻率Rmfe;3、 3、确定Rw。 6、什么是泥岩基线。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第2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1、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关系一、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不同的岩石电阻率不同,火成岩:电阻率很高,沉积岩:电阻率低,沉积岩石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组织结构和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二、岩石电阻率与地层水的关系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地层水的电阻率(1) 与地层水所含盐类化学成分有关温度、浓度相同条件下,溶液中所含盐类不

7、同,其电阻率不同。(2)地层水电阻率和矿化度有关 矿化度增高,溶液内离子数目增多,其导电能力增强,电阻率降低。3)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矿化度为常量时,溶液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为温度升高,溶液中离子迁移速率增大,导电能力增强,电阻率下降。三、 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关系一般孔隙度越大,含流体越多,岩石的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越小。四、岩石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关系当亲水岩石孔隙中含水和油时,油水在孔隙中的分布特点(如图):水包围在岩石颗粒的表面,孔隙中央部分充填石油,石油电阻率很高,因此含油岩石的电阻率比岩石含水时的电阻率高。含油岩石电阻率Rt取决于含油饱和度、地层水电阻率和孔隙度,在给定的岩样中

8、,地层水电阻率和孔隙度一定时,含油饱和度越高,岩石的电阻率越高,实际中地层水电阻率和孔隙度都是变量,会对电阻率产生影响,为消除此影响,定义电阻增大系数I。I:同样岩石中,只与岩石的含油饱和度有关系数b和饱和度指数n只与岩性有关,它们表示油水在孔隙中的分布状况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一般b接近于1,n接近于22、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3、 电极系的书写表示方法按照电极系在井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写出电极的名称和电极之间的距离 (以m为单位)。例如,M2.25A0.5B表示双极供电正装 (底部)梯度电极系,电极距LMO2.5m,深度记录点在A、B的中点。、 视电阻率曲线特点及影响因素一、 梯度电极系曲线特点:

9、假设上下两个水平分界面地层模型中,高阻层的电阻率为R2、厚度h=10AO,上下围岩电阻率分别为R3、R1,围岩厚度充分大,没有井的影响1、顶部和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形状相反;2、顶部梯度曲线上的视电阻率极大值、极小值分别出现在高阻层R2的顶界面和底界面,底部梯度曲线则相反,可用于划分高阻层界面;3、因为高阻层很厚,中间平行段视电阻率Ra曲线值为地层电阻率.中等厚度高阻层:底部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在高阻层界面附近特点与厚地层视电阻率曲线基本相同。中部差异较大,随着地层变薄,地层中部的直线段部分不再存在,曲线变化陡直,幅度变低。高阻薄层(hAM时,地层中点得到Ra极大值,并且随着地层厚度增加视

10、电阻率极大值接近于地层的真实电阻率,当hAM时,对着高阻层的中点取得极小值。3、在地层界面处,曲线出现“小平台”其中点正对着地层界面。随着h减小“小平台”发生倾斜,当hAM时,“小平台”靠地层外侧一点被夸大为高值,称为“假极大”。三、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因素:1、电极系的影响 电极距小时井的影响较大,视电阻率幅度不高;随着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增大,地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井的贡献相对减小,视电阻率曲线幅度升高;电极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电极距,视电阻率曲线幅度反而降低,因为低阻围岩的影响增大。2、井的影响井内泥浆电阻率比剖面上高阻岩层的电阻率低得多,对电极系供电电极造成的电场分布起分流作用。一

11、、井存在时,所测视电阻率曲线比理论曲线变得幅度低、界面附近变化平缓;井径越大,包围在电极系周围的低阻泥浆越多,对测量的贡献越大,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越低。二、井内泥浆电阻率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泥浆电阻率减小,视电阻率曲线极大值急剧减小,曲线变得平缓。为真实反映井孔剖面上地层电阻率的变化,要求Rm大于5倍的地层水电阻率。3、 围岩和层厚的影响电极选定后,电极距就固定了。渗透层厚度不同,视电阻率曲线幅度不同。厚度减薄,电阻率值变小,因为此时围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实际应用时应注意高阻薄层视电阻率被低估。4、 侵入影响高侵:含水层段,由于泥浆滤液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电阻率所致。 视电阻率曲线幅度比无侵入

12、时所测结果高。低侵:油层井段,泥浆滤液电阻率小于孔隙中所含液体电阻率所致。 视电阻率曲线幅度比无侵入时所测结果低。该结论可用于判断油水层5、 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当夹层厚度he60时梯度曲线基本特点消失、 视电阻率曲线应用1、 划分岩性剖面 利用电阻率差异寻找高阻层,参考自然电位曲线,把负异常井段划分出来就是渗透层段, 用顶部和底部梯度电极系所测两条曲线的极大值所在深度分别确定高阻层的顶、底界面。2、 求岩层的真电阻率3、 求岩层孔隙度首先在Ra曲线上找出厚度很大的含水纯地层,取其Ra值,将它作为岩层含水100%时的电阻率R0,再通过水样化验或其它资料求得Rw,然后利用阿尔奇公式求得。4、 求油

13、层的So值由孔隙度测井(t、中子)FRwRoSo 5、 进行标准测井(地层对比)、6、 学会用标准测井进行地层对比进行地层对比时,首先分析各口井测井曲线的特点,并找出标准层进行对比。选择标准层的原则是: 1、有明显的测井曲线特征,易与邻层区别。 2、地层连续性好,在整个构造或区域可以连续追踪。 3、岩性稳定,厚度变化小。第3章 侧向测井、 侧向测井分类按电极系结构特点和电极系数目的不同,侧向测井可以分为: 三侧向(LL3)七侧向(LL7)八侧向(LL8)双侧向(DLL),等等。、 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测井的原理、探测深度三侧向:(1)、原理:将三侧向电极系放入井下,采用恒流法测量,屏流输出变压器向屏蔽电极供出Is,同时供给A0电极同极性的主电流I0,在井下建立电场,满足UA0=UA1=UA2, 测井过程中I0为常数,如果测量过程中岩层电阻率改变而使平衡条件破坏,那么平衡电路会自动调整屏蔽电流Is以保证测井过程中平衡条件UA0=UA1。三侧向电极系的深度记录点在主电极的中点,直接记录的是主电极中点与对比电极N之间的电位差。三侧向视电阻率表达式为:三侧向探测深度:约0.3m七侧向:测量原理 测量时A0供以I0恒定,A1、A2通以同极性但强度可以调节的屏蔽电流Is。调节Is、保持两对监督电极的电位相等(M1=M1or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