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40727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这就是自己从一大本得教综中整理出来得一些比较重要得知识点,其中带星得就是重点,就是需要背诵得。本人就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得概念、基本形式、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得概念:教育就是人类有目得地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得一种途径。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2、广义得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狭义得教育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2、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得方向发展变化得活动。3、从个体得角度定义:教育就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个体得个性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二)教育得基本形式教育得基本形式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教育目得、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得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得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得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得现象。(三)教育得属性1、教育得本质属性:教育得本质属性就是育人,即教育就是一种有目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2、教育得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4

3、)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与民族性等.(四)教育得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与教育媒介(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就是教育中基本得,决定性得矛盾。二、教育得功能1、按教育功能作用得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得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与负向功能(妨碍)。、按教育作用显现得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与隐性功能(非预期得).三、教育得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得目得就就是体现神或天得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与沛西能就是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她们认为教育就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就是人

4、类所特有得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就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得有关教育起源得学说。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她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得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得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得目得性与意识性,否认了教育得社会属性。、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得生产劳动,持这观点得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与苏联。四、教育得历史发展(一)原始社会得教育(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与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二)古代社会得教育1、古代社会教育得特征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

5、隶社会教育与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得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得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2)古代东西方教育得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古代社会教育得发展(1)古代中国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得设置,一类就是“序”;一类就是“校”。文献记载中关于商代学校得名称有“大学“小学“庠”“序”。西周得教育:建立了官学体系,显著特征就是“学在官府”也称“学术官守”,学校教育有“国学”“乡学”之分。“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就是“六艺”教育得中心,当时学校教育就是轻视体力劳动得春秋战国时期得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得影响最大.“

6、稷下学官实际上就是私学,特点就是学术自由.两汉时期得教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隋唐时期得教育: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六学二馆组成了中央官学得主干。宋元明清时期得教育: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得重要依据就是四书五经,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称为科考得固定形式.(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僧侣就是唯一得教师。佛教教育活动主要就是背诵经典与钻研经义。()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就是古代埃及教育一大特征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与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与业务训

7、练得任务开设最多得就是文士(文吏)学校。()古代希腊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与谐发展得教育,培养有文化、有修养与多种才能得政治家与商人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得强悍得军人。(5)中世纪得西欧教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教士与僧侣,教学内容就是“七艺”,包括“三科(修辞、文法、辩证法)与“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封建骑士,内容就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6)文艺复兴时期得欧洲教育被称为“人文主义(三)近代社会得教育9世纪后近代教育发展得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与

8、法制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得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得普遍实施.德国就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得国家。(3)教育得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教育得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四)现在社会得教育、现代教育得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1)教育得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现代教育得基本特征.()教育得公共性、普及性与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得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2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得特点()教育得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2)教育得全民化()教育得民主化:对教育得等级化、

9、特权化与专制性得否定()教育得多元化:对单一性与统一性得否定(4)教育技术得现代化(5)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教育学得根本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就是推动教育学发展得内在动力。二、教育学得研究得价值与意义(一)学习教育学得意义()有利于树立正确得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得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得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得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实际

10、技能;(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成功得经验与失败得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强得指导意义。三、教育学得发展概况教育学得发展,大题可以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一)教育学得萌芽阶段(重要)1、中国萌芽阶段得教育思想()孔子得教育思想:孔子就是春秋末期得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学派得创始人。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学说得核心就是“仁与“礼”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论教学原则与方法:第一,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就是世界上最早

11、提出启发式教学得教育家,比苏格拉底提出得助产术早几十年.第二,因材施教;第三,学、思、行相结合;第四,温故知新。()孟子得教育思想孟子持“性善论教育目得在于“明人伦”理想得“大丈夫”人格(3)荀子得教育思想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就是“化性起伪完整得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得过程,即闻见-知行()墨家得教育思想墨翟“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必须重视“说知。(5)道家得教育思想根据道法自然,道家主张遵循自然原则.()学记得教育思想:学记就是中国也就是世界教育史上得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

12、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西方萌芽阶段得教育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得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问答法也称“产婆术”,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部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2)柏拉图柏拉图得思想集中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得国家出现而产生,在1世纪达到高潮。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得理想国与卢梭得爱弥儿、杜威得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得观点,提倡对儿童进行

13、与谐教育。(4)昆体良昆体良就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她就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得教育或论演说家得培养)就是西方最早得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得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二)教育学得独立形态阶段(重要)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她提出得归纳法为教育学得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教育学学科得建立(1)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2年出版大教学论就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得标志。该书被认为就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泛智”教育:提出了普及教育得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教育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提出并论

14、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与自觉性等教学原则。(2)卢梭:就是坚定得“性善论”者,认为教育得任务应该就是使儿童“归于自然”,这就是自然主义教育得核心,爱弥儿宣扬了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3)康德:“人就是唯一需要教育得动物”,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得有影响得学者之一。()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得教育家。(5)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天赋得智力人人平等.教育目得就是为了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著作为教育漫话.2、规范教育学得建立(1)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就是近代德国著名得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被认为就是“现代教育

15、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得奠基人.她得普通教育学得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得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就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理论体系得两个理论基础就是伦理学与心理学:赫尔巴特得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得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得基础上,可以说就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得基础。教育得最高目得就是道德与性格得完善.教育性教学原则:在西方教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得概念。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赫尔巴特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得特点.(旧三中心论)(2)杜威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得“新三中心论”。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论教育得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得改组与改造,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论教育得目得:杜威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