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试卷八年级上语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039475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试卷八年级上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试卷八年级上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试卷八年级上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试卷八年级上语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县郑公中学阶段性检测八年级上语文试卷 (共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共11分,18每题1分,第9题3分)1、少壮不努力, 。( 长歌行 )2、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3、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桃花源记中描绘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5、望岳中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瞰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 _, 。6、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名句是:_ _ _,_。7、爱莲说一文中可以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 _,_。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t) 要塞(si) 歼灭(jin

2、) 地窖(jio) B、称心(chn) 烧灼(zhu) 惊骇(hi) 荒谬(mi)C、斟酌(zhn) 纤细(qin) 湛蓝(zhn) 钟磬(qng) D、点缀(zhu) 休憩(q) 簪子(zn) 哽咽(yn) 9、将下列作品的有关情况用直线连接起来。 作 品 作 者 人 物 风云初纪 老舍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孙犁 高庆山 骆驼祥子 奥斯特洛夫斯基 虎妞二、基础知识及应用(共10分)10、(2分)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我校的某个班级打破常规,按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校园中引起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

3、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意见: 11、(2分)根据语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四句话,不得体的一句是( )八年(1)班学生李刚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夺取了第一名。事后,南苑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请他谈谈感想,他说:“_” A.能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感到非常高兴。B.我初步体会到,胜利永远属于强者。C.这次第一,不等于今后永远第一。 D.还有两个项目没比赛,我希望也能取得好成绩。1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最近,我县各中小学正积极开展“群星璀灿耀校园”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丰富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

4、目?请仿照项目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评选“书法之星” 目的:促使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13、(2分)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共25分) (一)桃花源记(1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不足为外人道也。” 14、(3分)解释词语屋舍俨然 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 15、(6分)解释划横线词语的古今义。阡陌交通 古义:_今义: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今义:_ 古义:_今义:_ 16、(2分)下列划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6、( )A、欲穷其林 欲与天公试比高 B、初极狭,才通人 阡陌交通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17、(2分)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_ :_ 18、(6分)翻译下列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曹冲称象(6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19、(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意所及 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7、 B欲知其斤重 其:指代“他”C、咸莫能出其理 咸:都 D太祖悦 悦:高兴20、(2分)翻译“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一句为现代汉语。译文: 21、 (2分)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共24分) (一)课内阅读(11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8、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3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

9、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22、(3分)选文的体裁是_,这种体裁的结构可分为_,_, _,_, _ 五个部分。23、(4分)找出本文的导语部分(用横线在文中表示),并分析其作用。导语: 作用: 24、(2分)根据上下文,说说文章加点词“此种情况”是指什么情况。 25、(2分)“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的“歼灭”或“击溃”删去其中的一个可不可以?为什么? (二)课外阅读(13分)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