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3642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两则》 教案 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寓言两那么? 教案 教学设计刻舟求剑教材分析?刻舟求剑?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 ,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 ,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只是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 ,准备船靠岸以后 ,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 ,挖苦那种办事愚蠢 ,不知事物变化的人。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 ,讲述有个人过江时 ,把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第一句话就点明了这个人是“坐船过江 ,显然船不是静止的 ,实在行进着的。第二句话说他因为“不小心 ,“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了江里。第二段 ,那个人没有着急 ,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一点儿也不着急 ,说明了他认

2、为自己有找到宝剑的把握。第三段 ,讲有人劝丢剑人赶快捞 ,对他刻记号的做法不理解。“有人指的是同船的人。第四段 ,讲那个丢剑人讲述自己的道理。他说“在船上刻记号 ,船靠岸后按记号打捞 ,“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准能就是一定能的意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 ,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4、培养学生用开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难点:理解这那么寓言的寓意。教学准备:多

3、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揭题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 ,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2、读了这个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出示生字词语 ,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3、默读课文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三、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1、同桌互读课文思考:通过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

4、生的答复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 ,复述故事。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 ,学生边听边想。2、指导复述方法。3、同桌互相复述。4、全班交流。3、指导朗读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2、全班交流 ,表演故事。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 ,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表达局部。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教师小结。四、拓展想象。小组讨论: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五、全课总结 ,揭示道理。1、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2、学习了这那么寓言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

5、 ,知道这个道理 ,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六、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 ,把这个道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跟你的弟弟妹妹讲一讲这个故事 ,让他们在生活中别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好吗?2、预习?揠苗助长?。板书设计:?刻舟求剑?教学设计船移动记号捞不到剑 →静止揠苗助长?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 ,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开展的规律 ,急于求成 ,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说出“揠苗助长这那么寓言的寓意 ,明白不顾事物的开展 ,急于求

6、成 ,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3、感悟几个“好。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好方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 ,弄得筋疲力尽;好结果1力气总算没白费;2禾苗都哭死了;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开展规律急于求成。4、常试编寓言故事。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1课寓言两那么的第二那么寓言 ,?揠苗助长?。板书课题。揭示课题:昨天 ,老师的爷爷打来 ,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他田里的禾苗长得更快些 ,我想了一宿也没想出方法来 ,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让学生各抒己

7、见引出:在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 ,他为了让禾苗快点长大 ,用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 ,而是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理解题意:拔苗跟课题中的哪个词的意思一样揠苗。拔苗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理解“助长。二、整体感知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1、自由读课文 ,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碰到词语宝宝多跟它打声招呼。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一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词语宝宝就藏在苹果中 ,只要我们叫对了它的名字 ,就能将它摘下来。1指名读词语,教师演示摘苹果。2课件:把生字宝宝运回家。学生齐读词语。3了解词性:词语宝宝很有规律地排列着 ,你发现什么没有

8、?第一排: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ABAC的形式 ,并让学生口头说几个第二排:巴望 焦急 形容心情很着急 ,并让学生口头说几个 ,如:心急如焚、心急火燎等4你觉得课文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三、探究其因农夫在巴望什么呢?他为了什么事而焦急?一课件出示句子: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1、“巴望是什么意思?2、课文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3、出示句子比较: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b、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4、让学生说说用“巴望好 ,还是用“希望好 ,为什么?5、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大的焦急心情。二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很焦急?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学生一

9、边读 ,一边划出表达农夫焦急的词句。2、交流:你从哪里看出他很焦急?出示句子:他天天到田边去看。当你读到这个句子时 ,你好似看到了什么?刮大风时 ,他去吗?下大雨时 ,他去吗?他这样做为得是什么?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是为了看到禾苗快快长大 ,从而理解他焦急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方法帮它们长。 体会“焦急一词。板书“焦字 ,指导学生书写。 “焦字下面的四点像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 你仿佛看到农夫焦急地在干什么?表演“转来转去的情景 你们仿佛听到他和禾苗说了些什么?动作加上语言表演 指导感情朗读 ,读出农夫的焦急。3、农夫天天等啊 ,盼啊!希望

10、他的禾苗快点长大 ,可是他看到的却是怎样的结果?出示句子:可是一天 ,两天 ,三天 ,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真的一点也没有长高吗? 为什么那个人会认为“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 这时 ,农夫的心情如何? 指导感情朗读 ,读出农夫的焦急。四、朗读感悟一最后 ,农夫想出了一个什么方法 ,让禾苗长高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小节1、默读:划出表达农夫这个方法的句子。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2、对于农夫的这个方法 ,你们有什么看法?3、可是农夫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 ,你从哪里看出农夫的这种心理。让学生抓住:急忙、终于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地方进行理解4、老农累得怎么样?理解“筋疲力尽的

11、意思。板书“筋疲力尽并指导书写“疲字 ,老师成心把“疲字的病字框用红色的粉笔写成 ,让学生从病字框联想到生病 ,体会生病时有什么感受?从而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二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小节1、老农觉得自己什么没白费?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份付出换来了什么?理解“费的意思。板书“白费 ,指导书写“费字。2、此时此刻 ,农夫的心情是如何的?3、指导朗读 ,读出农夫快乐的心情。五、说明道理1、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2、听了父亲的话 ,儿子很纳闷 ,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 ,禾苗都枯死了。3、才一夜工夫 ,昨天还好好的 ,怎么就枯死了呢?你心痛吗?4、课堂小练笔:课件出示此时此刻 ,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 ,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劝你的父亲是吗?如果你就是那位农夫 ,看到枯死的禾苗 ,听到儿子的劝说 ,你长叹一声 ,又会怎样感慨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