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3603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四大应对诀窍中考文言文四大应对诀窍:注重课内字词的积累、翻译需把握特殊句式、通过阅读来理解、记忆、灵活多练,巩固积累。在中考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在知识点方面,考查内容主要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对文章整体内容或对人物的把握等。即便从2009年中考的分值设置来看,文言文考查已向能力方面倾斜,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紧紧抓住基础,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培养能力,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加强。此外,近几年的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既有课内也有课外。课内外文言文均有对字词意义的考查,而课外的字词又是课内字词的迁移,学生也只有牢牢掌握课内才能准确地迁移到课外,手里有了金刚钻,才能

2、去做瓷器活。因此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应格外注意以下几点。注重课内字词的积累初中阶段的课内文言文没有生涩难懂的文章,大部分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或相近,一般采用组词、换词的方式,学生可以自己疏通文意,因此掌握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就成了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从中考走向看,2009年之前,课内的字词意义的考查侧重于一词多义、虚词的考查。从2009年中考开始,考查到重点实词,解词语一题考查的是通假字,所以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养成整理和积累的好习惯,准备专门的记录笔记:要注重平常的整理和积累,而不要等到中考复习时再一点点去整理,那样时间也不允许。例如,核

3、舟记中的“高可二黍许”;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这四篇文章中的“许”,意思各不相同。学生就应该把它们整理在一起,一点点积累下来,不断填补,到中考复习时必然省下来很多力气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了冲刺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取舍,筛选重点词来复习。而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也不外乎课内的重点词和常见词的迁移。“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要做好课内的功夫,课外自然水到渠成。翻译需把握特殊句式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还有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的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把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讲求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不漏字词,不出现

4、错字,同时还要顾及全句的意思,使语句通顺连贯。从近几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所以除了用留、换、补、增、删、调、扩等方法外,学习中要格外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中考虽不考查古汉语特殊句式的专业术语,但要学会灵活运用,所以对老师强调的重点特殊句式也要经常整理记录,经常复习,把握规律,才能学以致用。通过阅读来理解、记忆近几年,特别从2009年中考来看,简答题只在课外文言文中考查,但是没有根基不会平地起高楼,平时课内的文章就不解意,到做课外时必然不会分析,所以平时对课内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重视,是备考的第一步。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这中间除了理解字词得以疏通外,“读”也

5、是很好的方法,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如果能熟读,内容就更容易把握。也好尽快地在读熟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句子,从中筛选到题目要找的信息。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读可以培养语感,然后熟练断句,断句正确,意思才能理解。灵活多练,巩固积累虽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适当的练习却非常必要。通过练习既可以巩固积累,又能寻找规律,归纳方法,达到灵活阅读、解决问题的目的。近几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大多考查的是人物传记(从2007年的屈原,2008年的韩愈,到2009年的墨子)。所以,学生在练习时最好可以分门别类积累材料,如记叙类,传记类,议论类等,在分门别类的同时寻找规律,进行归纳积累。如表现人物性格

6、的词语有哪些,表达故事说明的道理的词语有哪些,分析人物在文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通过他的言语行动来把握性格特点,再选用你所积累的合适词语。语文试题虽然变化多端,但只要细心挖掘,还是大有规律可循。备战中考 专家解析八类学生如何应对基础不扎实,解题方向不明朗解决方案:学懂学透夯实基础,多做题目触类旁通此类学生的自身找症结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分析:1,对于简单的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2,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莫能两可,可能错,可能对,3,对于复杂题,自身知识结构和技术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粗心大意型学生特点: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祸解决方案:确定自己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粗心分为“真粗心”和“假粗

7、心”。“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属于“经常性”发生的错误。此类同学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无法“完美”地答题,追根溯源是知识结构和脉络掌握的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基础薄弱型学生特点:缺乏自信,学习底子不牢解决方案:薄弱在学科上,不要薄弱在心里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最容易通过专业辅导提高成绩,此类学生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前期课程的知识点,导致恶性循环,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下游。由于这部分学生长时间对成绩缺乏信心,缺乏向上的决心,因此针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重在“补”心态。苦学无效型学生特点: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率不

8、高解决方案:学业诊断很重要,找对方法进步快“苦学无效”困扰着很多中学生,学得累又考不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该类学生是没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缺乏技巧,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只要通过学科诊断,找准个人症结所在,并扎实落实老师制定的个性化方法,这类孩子成绩提高更快。动力不足型学生特点:被动学习,学习目标不清晰解决方案:从兴趣出发,培养持续学习热情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学习目标不清晰,属于被动学习,而且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上制定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浑浑噩噩地上课,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此类学生统称为动力不足型。知识生疏型学生特点:学习上只求一知半解解决方案: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多做多练熟能生

9、巧此类学生多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导致在学习比较懒散,课堂上没有吃透知识,一直堆积问题,导致知识生疏,基础薄弱。因此表现在考试中会错很多考察背诵,记忆等本是送分的基础知识题型而痛失分数,缺乏基本知识点之间联系能力,遇到稍微难些的题就卡住了。缺少思路型学生特点:做题太少,需要强化训练解决方案:培养快速切题能力,拓展发散思维主要体现在看到试题后不知怎么样下手,也不知道怎么审题,怎么运用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感觉学会了,但是一考试就蒙了。此类学生要在平时加强审题,快速判断题型和所考察知识点,深入性做经典题,培养发散思维。情绪波动型学生特点:心态调控能力不强解决方案:由易到难重拾自信,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情绪波动性一半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考了高分以后,表现出自傲,自满,激动等情绪状态,另一种是如果考了低分,他表现出焦虑,急躁不安,自卑,迷茫甚至惶恐等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型学生需要老师多些爱心和耐心,制定出调整方案,一步步进行纠正。资料来自:悦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