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3559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瓯北五小 陈安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自

2、制长方形框架、方格纸、CAI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师:(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教具,如下图)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教师演示,如下图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师: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 师:(对认为面积不变的同学质疑)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师:究竟这个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齐来验证一下就知道了。师:

3、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2、探讨联系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请大家认真观察,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师:(结合黑板上的图形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3、推导公式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4、验证公式师:究竟这个公式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把导入时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面积。(先让学生明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列式计算。)师: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数方格得出的结果一样吗?(一样)师:这证明我们所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正确的。5、提问质

5、疑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和质疑)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1、算一算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2、选一选师:(课件出示,如下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3、画一画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4、想

6、一想师:(课件出示如下图)学校里有一块草地,想在草地的一边修一条小路通向另一边,下面的有三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的面积最小?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思考问题。)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反思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邻两边的乘积”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瓯北五小 陈安娜 学号:7024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8、109页。教学目标:

7、 1.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的特点。2. 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利用方格纸画出折线统计图。3.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现在到我们温州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在出发前总是想了解我们温州的交通、天气、特产等信息。为了方便游客了解温州一年的气温情况,旅游网站上公布了温州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数据。老师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展示统计表:温州市xx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 xx-5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平均

8、气温()361015182528.5282721115师: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生:统计图。展示统计图: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自由说一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二 新课学习1. 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生: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数据。生:17月气温逐渐上升,712月气温逐渐下降。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折线从下往上的就是上升,从上往下就是下降。生:我知道了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

9、最高。生:我发现五、六月份温差大,还有十、十一月份温差最大。师:温差大是什么意思?生:在这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很大,如十月是21摄氏度,而十一月只有11摄氏度了。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生:可以从具体的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师:你们真善于发现,从这张气温统计图上不仅知道了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还看出了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 联系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师:其实一年的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用电量、用水量,羽绒衣的销售量、空调的销售量等等。去年我们温州苏宁电器空调销售最多的月

10、是700台,最少的月份是40台。结合我们的气温变化统计图,请你制作出一个大概的折线统计图。交流展示:师:你是怎么画的,阐述你这样画的理由。(你把700台的月份定在哪个月,40台定哪个月,为什么?)生:我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气温最低,空调销售最少,7月气最高,所以空调销售最多。生:我也是按照气温的变化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和12月气温很低,很冷的,空销售应该比较好,7、8月份很热,销售也是很好的。最低的是4、5月和10、11月。生:我最高的月是12月,接下来的1月很冷,人们早做准备,而且12月要年底了,新家的人也比较多。最低的是1月,因为上个月12月已经买过了。师:刚才同学们说

11、的都很有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断。老师收集了xx年苏宁电器112月的销售统计表,请你再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真正的线统计表。温州苏宁电器xx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xx-5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数量(台)4402806040200320700600350250110475交流画统计图的步骤,结合所画的统计图,你给销售经理提点意见。三 运用中感知特点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2班5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姓名张伟王东方林俞凯李明身高/厘米1351381

12、40136145某同学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五身高/厘米128134139143150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矮了。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他的身高变化。师:所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同学

13、们都笑了。四 小结并延伸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Excel表格中有很多种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5354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1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师:用算式怎么表示?生:20+30=50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二、探究新课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生:用字母表示。生1:20+x=100生2:100-x=20生3:100-20=x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20+30=50 802 20+=100 3=180502=100 100+20100+5050+2 180 100+2=350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