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3330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1定义:在数列an中,若an2an12p,(n2,nN*,p为常数),则称an为“等方差数列”下列是对“等方差数列”的有关判断:若an是“等方差数列”,则数列an2是等差数列;(1)n是“等方差数列”;若an是“等方差数列”,则数列akn(kN*,k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若an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是常数数列其中判断正确的序号是 2已知向量a(sin,2)与b(1,cos)互相垂直,其中(0,)(1)求sin和cos的值;(2)若sin(j),0j,求j的值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cosA,b(1)求s

2、inC的值;(2)求ABC的面积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c2,C(1)若ABC的面积等于,求a,b的值;(2)若sinCsin(BA)2sin2A,求角A的大小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成等差数列(1)若,b,求ac的值;(2)求2sinAsinC的取值范围6如图1所示,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AA1A1中,点B,C在线段AA上,且AB3,BC4,作BB1/AA1,分别交A1A1、AA1于点B1、P,作CC1/AA1,分别交A1A1、AA1于点C1、Q,将该正方形沿BB1、CC1折叠,使得AA1与AA1重合,构成如图2所示的三棱柱

3、ABCA1B1C1(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求证:AB平面BCC1B1;(2)求平面APQ将三棱柱ABCA1B1C1分成上、下两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之比图1ABCAA1B1C1A1PQ图2ABCA1B1C1PQ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CDAB,ADAB,ADDCAB,BCPC(1)求证:PABC;(2)试在线段PB上找一点M,使CM平面PAD,并说明理由PABCDTABCDA1B1C1D1R1S1T1SRPQ8如图所示,两个全等的正方体ABCDA1B1C1D1,CRSTC1R1S1T1有一条公共的棱CC1,且平面BCC1B1与平面CTT1C1在同一平面内,平面CDD1C1与平面CR

4、R1C1在同一平面内,P、Q分别是棱B1C1、CC1的中点(1)求证:PQ平面CRS1T1;(2)求证:B1D平面BTS1R19如图,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1B1、B1C1的中点,G为DF的中点CABA1B1C1D1EGFDH(1)求证:EF平面B1BDD1;(2)过A1、E、G三点平面交DD1于H,求证:EGA1H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坐标为(0,1),直线l1的方程为y1(1)若动圆C过点P且与直线l1相切,求动圆圆心C的轨迹方程;(2)设A(0,a)(a2)为y轴上的动点,B是(1)中所求轨迹上距离A点最近的点,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

5、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并求此定值11已知椭圆1(ab0)的上顶点为A(0,3),左、右焦点分别为B、C,离心率为(1)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PC的倾斜角为,直线PB的倾斜角为,当时,求证:点P一定在经过A,B,C三点的圆M上;PAPBPC12已知曲线E:ax2by21(a0,b0),经过点M(,0)的直线l与曲线E交于点A、B,且2 (1)若点B的坐标为(0,2),求曲线E的方程;(2)若ab1,求直线AB的方程13要设计一容积为V的下端为圆柱形、上端为半球形的密闭储油罐,已知圆柱侧面的单位面积造价是下底面的单位面积造价的一半,而顶部半球面的单位面积造价又是圆柱侧面的单位面积的造

6、价的一半,问储油罐的下部圆柱的底面半径R为何值时造价最低?14某公司为了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准备立一块广告牌,在其背面制作一个形如ABC的支架,要求ACB60,BC的长度大于1米,且AC比AB长0.5米为节省材料,要求AC的长度越短越好,求AC的最短长度,且当AC最短时,BC的长度为多少米?BCA15直角走廊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两边走廊的宽度均为2m(1)过点P的一条直线与走廊的外侧两边交于A,B两点,且与走廊的一边的夹角为q (0q),试用q 表示线段AB的长度l(q );2mABPC2mq(2)一根长度为5m的铁棒能否水平(铁棒与地面平行)通过该直角走廊?并请说明理由(铁棒的粗细忽略不计)

7、16已知各项均为实数的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S42S28(1)求公差d的值;(2)若数列an的首项的平方与其余各项之和不超过10,则这样的数列至多有多少项;(3)请直接写出满足(2)的项数最多时的一个数列(不需要给出演算步骤)17(1)已知函数f(x)数列an满足:an0,a11,且f(),记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且Sn(1)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b4b6是否仍为数列bn中的项?若是,请证明;否则,说明理由(2)设数列cn是首项为c1,公差d0的等差数列求证:“数列cn中任意不同两项之和仍为数列cn中的项”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整数m1,使c1md”1

8、8已知数列an中,a11,anan12n(nN*),bn3an(1)试证数列an2n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在数列bn中,是否存在连续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试证在数列bn中,一定存在满足条件1rs的正整数r,s,使得b1,br,bs成等差数列;并求出正整数r,s之间的关系在数列bn中,是否存在满足条件1rst的正整数r,s,t,使得b1,br,bs,bt成等差数列?若存在,确定正整数r,s,t之间的关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9已知函数f(x)(1)判断函数f(x)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2)如果关于x的方程f(x)

9、kx2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0对于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若存在闭区间a,bD和常数c,使得对任意x1a,b,都有f(x1)c,且对任意x2D,当x2a,b时,f(x2)c恒成立,则称函数f(x)为区间D上的“平底型”函数(1)判断函数f1(x)|x1|x2|和f2(x)x|x2|是否为R上的“平底型”函数?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g(x)mx是区间2,)上的“平底型”函数,求m和n的值21设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ax3bx2cxd,a,b,c,dR当x1时,f(x)取得极大值(1)求函数yf(x)的表达式;(2)判断函数yf(x)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两点,使得以这两点

10、为切点的切线互相垂直,且切点的横坐标在区间,上,并说明理由;(3)设xn12n,ym(3m1)(m,nN*),求证:|f(xn)f(ym)|南京市2010届高三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1、2(1)因为a与b互相垂直,所以ab0所以sin2cos0,即sin2cos因为sin2cos21,所以(2cos)2cos21解得cos2则sin2因为(0,),所以sin0,cos0,所以sin,cos(2)因为0j,0,所以j,所以cos(j),所以cosjcos(j)coscos(j)sinsin(j)所以j3(1)因为A、B、C为ABC的内角,B,cosA,所以CA,sinA所以sinCsin(A)

11、cosAsinA(2)由(1),知sinA,sinC因为B,b,所以在ABC中,a所以ABC的面积SabsinC4(1)由余弦定理及条件,得a2b2ab4,absinC,即ab4联立方程组解得a2,b2(2)由题意,得sin(2A)2sin2A即sin(2A)因为A(0,),所以2A(,)所以2A或2A则A,或A5(1)因为A,B,C成等差数列,所以B因为,所以accos(B),所以ac,即ac3因为b,b2a2c22accosB,所以a2c2ac3,即(ac)23ac3所以(ac)212,所以ac2(2)2sinAsinC2sin(C)sinC2(cosCsinC)sinCcosC因为0C,

12、所以cosC(,)所以2sinAsinC的取值范围是(,)6(1)证明:在正方形AAA1A1中,因为ACAAABBC5,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三角形ABC的边AC5因为AB3,BC4,所以AB2BC2AC2所以ABBC因为四边形AAA1A1为正方形,BB1/AA1,所以ABBB1而BCBB1B,BC平面BCC1B1,BB1平面BCC1B1,所以AB平面BCC1B1(2)解:因为AB平面BCC1B1,所以AB为四棱锥ABCQP的高因为四边形BCQP为直角梯形,且BPAB3,CQABBC7,所以梯形BCQP的面积为SBCQP(BPCQ)BC20所以四棱锥ABCQP的体积VABCQPSB

13、CQPAB20由(1),知BB1AB,BB1BC,且ABBC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BB1平面ABC所以三棱柱ABCA1B1C1为直棱柱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ABCABCSABCBB172故平面APQ将三棱柱ABCA1B1C1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7(1)证法一:连结AC,在四边形ABCD中,ADAB,CDAB,所以ADCD设ADa因为ADDCAB,所以CDa,AB2a在ADC中,ADC90,ADDC,所以DCADAC45,ACa在ACB中,AB2a,ACa,CAB45,所以BCa所以AC2BC2AB2所以ACBC又因为BCPC,AC平面PAC,PC平面PAC,ACPCC,所以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