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3173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沉砂池Grit chamber slow dow n the flow to allow grit to fall out.水污染控制工程Wastewater Treatment、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 ( 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 现象。(1 )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2 )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3 )生物净化:由于水

2、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 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 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 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1沉淀法:利用水中

3、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 的一种过程。(沉砂池一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1 )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 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 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 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3)区域沉淀(

4、成层沉淀或拥挤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 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降,与澄清水之 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4)压缩沉淀:悬浮物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 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联系与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 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增强。1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

5、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2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沉砂池工作原理的比较平流式沉砂池 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 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 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 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 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 淀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 5%;由

6、于池 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有预曝气、脱臭、防 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 的分类等作用。3. 常用的沉砂池形式: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4. 曝气沉砂池存在的问题 :(1)砂中含有有机物。(2)对被有机物包覆的砂粒截留效率不高。5曝气的作用:(1)使有机物处于悬浮;(2)砂粒摩擦及在气体剪切力和紊动条件下去除其附着的有机污染物。(四)沉淀池Sedime ntatio n tankSettleable solids settle out and pumped away,while oils float to the top and are skimmed off.沉淀池

7、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 沉淀池按工艺布置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分为平流式、竖 流式、辐流式。沉淀池的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贮泥区、缓冲区。反应沉淀池效率的参数一表面水力负荷(溢流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单位:m3/(m 2 h)q= A(五)隔油池1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可浮油(大于100u m,依靠油水相对密度差而从水中分离出来)细分散油(10 100um,长时间静置后可以形成可浮油)乳化油(粒径小于10um,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呈乳化状态) 溶解油。2隔油池(自然上浮法)3乳化油的形成:(1)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而制成的

8、乳化油。(2)以洗涤剂清洗受油污染的机械零件、油槽车等产生乳化油废水。(3)含油(可浮油)废水在管道中于含乳化剂的废水相混合,受水流搅动而形成。4破乳: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如果能消除 乳化剂的作用,乳化油即可转化为可浮油。5破乳的原理:破坏油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6破乳的途径:(1)投加换型乳化剂(2)投加盐类、酸类物质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3股加某种本身不能成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4)通过剧烈的搅拌、振荡或转动,使乳化的液滴猛烈相碰撞并合并。(5)如以粉末为乳化剂的乳状液,可以用过滤法拦截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6)改变乳状液的温

9、度(加热或冷冻)来破坏乳状液的稳定。(六)气浮法 1气浮法是一种固一液分离或液一液分离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实现固一液或液一液分离。2气浮法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细微气泡。(2 )必须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3)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粘附作用。3按产生微细气泡的方法,气浮法分为:电解气浮法,分散空气气浮法,溶气空气气浮法。4.加压溶气气浮法基本原理使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解于水,然后通过将压力降至常压而使过饱和溶解的空气以微细气泡 形

10、式释放出来。加压溶气气浮法根据加压溶气水的来源不同分为:全加压溶气流程,部分加压溶气流程,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基本流 程特点全加压将全部入溶气流流废水进程行加压溶 气,再经减 压释放装 置进入气 浮池,进行 固液分离。部分加将部分入压溶气流废水进流程行加压溶 气,再经减 压释放装 置进入气 浮池,其他 部分直接 进入气浮 池,进行固 液分离部分回将部分清流加压液进行回溶气流流加压,入程流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 固液分离。流程图优点缺点5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空气从水中析出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1气泡核的形成过程。2气泡的增长过程。6黏附:微细气泡与悬浮颗粒的三种黏附方式:吸附,顶托,裹挟

11、(a)溶气量大,增 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 会;(b)在处理水量相 同的条件下,它较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 法所需的气浮池 小,从而减少了基 建投资。(a)较全流程溶气 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故动力消耗 低;(b) 压力泵所造成 的乳化油量较全部 溶气法低;(c) 气浮池的大小 与全部溶气法相 同,但较部分回流 溶气法小。(a) 加压的水量 少,动力消耗省;(b) 气浮过程中不 促进乳化;(c) 矶花形成好, 后絮凝也少;由于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以 增加了含油废水 的乳化程度,而 且所需的压力泵 和溶罐均较其它 两种流程大,因 此投资和运转动 力消耗较大。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7

12、投加化学药剂提高气浮效果:混凝剂、浮选剂、助凝剂、抑制剂、调节剂。 助凝剂的作用是提高悬浮颗粒表面的水密性,以提高颗粒的可浮性。aiLLLLLLFrrFrr ”rriLrLLL.LLLLF8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容器系统、空气释放系统和气浮分离设备。空气释放装置的功能 是将压力溶气水减压,使溶气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均匀地与水中的 颗粒物质黏附,减压释放装置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20-100um。9气固比(a):溶解空气量(A)与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S)的比值。A 减压释放的气体总量(g)a =S 原水中悬浮固体总量(g)气固比选用涉及原水水质、出水要求、设

13、备、动力等因素,对于所处理的废水最好经过气浮实验来确定气固比,无实验资料一般取值 0.005-0.06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取下限,悬浮固体较高时,可选用上限。10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较与沉淀法相比较,浮上法具有以下优点: 浮上法的表面负荷高,有可能高达12m3/(m 2 h),水在池中中的停留时间只需1020min,而且池深只需 2m左右,故占地面积较少,节省基建投资; 浮上法具有预曝气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后续处理或再用,泥渣不易腐化; 对那些很难用沉淀法去除的低浊含藻水,浮上法处理效率高,甚至还可去除原水中的浮游生物,出水水质好; 浮渣含水率低,一般在 96

14、%以下,比沉淀池污泥体积少210倍,这对污泥的后续处理有利,而且表面刮渣也比池底排泥方便; 可以回收利用有用的物质; 浮上法所需药剂量比沉淀池节省。缺点:浮上法电耗较大,处理每吨废水比沉淀法多耗电约0.020.04kW h;目前使用的溶气水减压释放器容易堵塞;浮渣怕较大的风雨袭击。三、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一)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另一 部分转化为无机物或简单的有机物的方法。1. 根据参加代谢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存在分子氧),缺氧生物处理(存在化合态氧),厌氧生物处理(既无分子氧又无化合态氧存在)。2. 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悬浮生长法)和生物膜法(附着生长法)。円l A* r- l.FFF-L.Fr九l Lr rfr*(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 生物处理的有机物去向: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1/3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 要的能量,约2/3被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2. 生物处理有机物的去向:有机物转化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可燃性气体甲烷,一部分被分解 为二氧化碳、水、氨、硫化氢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则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