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3026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1)算除法,想乘法;比方6030=()就可以想(2)30=60(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展口算。注意结果用“”号。(二)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假设前两位数比

2、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假设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3、商一位数:(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6)同头无除商_,如:40442(被除数

3、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三)商的变化规律1、商变化:(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一样的数。(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一样的数。2、商不变:被

4、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商不变。(四)简便计算:同时去掉同样多的0,如9100700=917=13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一、“神机妙算”对又快1.直接写出得数:393=8020=64080=800400=24060=205=27090=5703=3500700=900100=2.估算:801992304004963290633883506824260240813.用竖式计算:72018=43227=95843=70859=二、“认真细致”填一填1.里能填几?20()<17340()<31690()<64380()<50570()<

5、31050()<4082.13224的商是()位数;38416的商是()位数。22237的商是()位数,44145的商是()位数,5166的商是()位数。3.在除法算式9030=3中,假设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4.在填上“”、“<”或“=”:35034()3503513012()1461417616()253235.根据8040=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800400=4020=16080=80002000=40002000=24001200=三、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1.两个数的商是56,假设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仍是56。()2.假设被除数乘

6、以100,要使商不变,除数也应乘以100。()3.假设被除数扩大7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7倍。()4.两个数的商是160,假设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4倍,商仍然是160。()四、“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正确的选项是()。20311107020=31180036=90018=30062.下面三道算式中,商最小的算式是()。256165128512163.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234五、走进生活。1.向阳小学开展读书活动,四年级读15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读70本,六年级读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1)向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读了多少本书?(2)根据

7、向阳小学四、五、六年级读书的本数,30所同样规模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可以读书约多少本?2.从上海到某地,水路212千米,公路432千米,一艘轮船3小时行驶159千米,一辆公共汽车4小时行驶288千米。(1)轮船与公共汽车哪个行驶得快一些?(2)如今轮船与公共汽车同时从上海出发,谁先到达目的地?3.飞机的速度是1425千米/时,小轿车3小时行驶285千米。(1)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飞机的速度是小轿车的几倍?4.杨教师带了418元去买体育用品。小篮球9元/个,小足球16元/个,乒乓球拍25元/副。(1)假设买小足球,最多能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2)最多能买多少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买小

8、篮球,能买多少个?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 使学生可以在详细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究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2、 使学生通过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的比照,体会到初商偏大要调小,初商偏小要调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3、 使学生在探究地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和才能。【教学重点】通过独立考虑,小组交流探究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教学难点】调商速度很慢,与四舍调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 (创设情境)同学们,四(2)班的两位小小图书管理员去图书馆借书了,我们我和他们

9、一起去图书馆看看吧。(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列算式呢?为什么用除法?2、 (独立解决)提问:252 36等于多少呢?你能在自备本上算一算吗?3、 (产生矛盾)在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大)4、 (互动交流)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使余数比除数小,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集体交流)请一位同学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5、 (解决问题)接下来,你会做了吗?请你把这道题做完。(学生做完以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如何做的,教师板演过程,完成单位名称,答句。)6、 (强化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仔细观察这些竖

10、式的初商,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指名答复)准确的商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设计说明:计算教学相比照拟枯燥,思维含量不高,但是本片段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根底上,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强化练习,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体验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地训练。二、 回忆反思,比照归纳1、 回忆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进展试商?(五入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初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小)为什么?(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偏小怎么办?(调大)教师

11、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2、 出示“四舍调商法”例题,回忆一下,“四舍法试商”的过程,你能象上面这样说一说吗?(同桌说一说)教师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四舍法试商-除数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初商调小3、 出示“四舍试商”和“五入试商”两道例题,你觉得哪道题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适宜?(四舍法在检验时就可以看出初商是否适宜,而五入法要在余数算出来以后才能看出初商是否适宜,所以四舍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适宜。)4、 有没有方法使我们在用五入法试商时,也能在检验时就看出初商是否适宜呢?同桌讨论,交流。设计说明:用五入法试商时,可以采用“初商+1”的方法

12、进展试商。例如,25236,初商时6,我就直接写商7,假设7适宜,那正好,假设7不适宜,在检验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偏大,再调小1变成6。设计说明:五入法试商采用“初商+1”进展试商,有这样两个好处:1、进步了试商的速度,学生在检验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初商+1”的那个商是否适宜。2、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简洁的认知构造,采用“初商+1”法试商,出现的问题都是在检验时被除数不够减,说明“初商+1”的那个商偏大,调小就可以了,这和四舍法试商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表达了知识与知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络。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提问:这里的竖式都要采用什么试商法?(五入法),五入法就可以采用“初商+1”法进展试商,运用这个方法,试一试,方便吗?(每人选择两题算一算。)2、 想想做做第四题。3、 说明:用“初商+1”法试商确实很方便,但是,在用这个方法之前你一定要看清楚这个题是否适宜“初商+1”法,这是关键,那什么时候才能用“初商+1”法呢?(五入法)四、 归纳总结,提炼精华。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