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3023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知识精讲【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初二物理光学单元小结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光学单元小结二. 重、难点:1. 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2光的折射规律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2. 难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三. 知识点分析:成像规律表格见上期【典型例题】例1 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 月亮C.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 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分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

2、,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答案:D例2 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 在平面镜后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 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分析:判断平面镜是否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C不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答案:B例3 如下图,MN为平面镜,、是点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

3、置。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便是点光源S的虚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此外,还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例4 有一种设计巧妙的自行车尾灯,本身并不发光,但当来自车后面的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将光线反向射回,起到警示作用,其结构如图,请描述其工作原理。解答:由于一入射光线以任意角度射入两相互垂直平面镜时,都会经过两次反射,得到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反向如图所以能产生“反向射回的效果。例5 晚间看星星闪烁不定,这是由于光通过疏密不同的空气产生了 A. 反射 B. 漫反射 C. 折射 D. 反射

4、和折射分析:星光通过大气层射到地球,在不同密度的大气层界面上发生偏折,所以是折射现象。答案:C例6 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分析:判断是何种透镜要根据它对光线起了什么作用,是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解答:连接入射与反射光线,即可判断出会聚作用故应填凸透镜。例7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B. 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C. 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 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分析:因为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可以显示在光屏上,我们看到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人觉得光是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但实际这一点并

5、没有光线发出,故不能显示在光屏上。解答:C例8 将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向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如何变化? A. 先放大后缩小B. 先缩小后放大C. 逐渐变大D. 逐渐变小分析:从变到像都是缩小的,但随物距的增大,像距将减小,像也变小。解答:D例9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1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那么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A. 该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B. 当该蜡烛距凸透镜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C.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约缩小的实像D.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分析:当透镜距焦点的

6、距离是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说明物距在与之间,蜡烛到焦点的距离应在1倍焦距以内,即。所以A、B、D选项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当时,u一定小于,所以不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C【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1.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表达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与 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 ,“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 些。2. 以下例子中属于影子的有 ;属于像的有 。只填入例子的序号1皮影戏上移动的人物。2湖边建筑物在湖面上的“倒影。3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4拍照“留影纪念。3. 下面列出了一些物理现象 1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2阳光下树

7、木的影子;3小孔成像;4平面镜中的像;5放大镜中的像。 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有 ,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有 。4.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是,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闪角是,那么折射角是 。5. 一束光线自空气斜射向玻璃,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增大入射光线和玻璃外表的夹角时,反射角将 ,折射角将 。6. 有位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的情况如下表,由该表数据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推知:此次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次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性质118cm倒立缩小的实像212cm倒立放大的实像37cm正立放大的虚像7. 为了在幻灯机银幕上得到

8、一个放大正立的画面,幻灯机的镜头到银幕的距离必须满足 ,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调节在 之间,并且应将幻灯片 插在架上。8. 如图6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把一物体先后放在、各处,那么:把物体放在 处,在光屏上成的像最大;把物体放在 处,在光屏上的像离镜最近;把物体放在 处,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得不到像。图619. 用凸透镜可制成照相机和幻灯机。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时,物距变化范围是 ,像距变化范围是 ;凸透镜做幻灯机镜头时,得到的是一个 的 像。二. 选择题:10. 如图62所示, 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9、A. AO可能是入射光线B. OB可能是折射光线C. OC必定是反射光线D. BO必定是入射光线图6211. 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那么他看到的“鱼和“云 A. 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 “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 “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12. 一束光线以跟水面成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那么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13.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像距等于20cm时,得到一个和物体一样大的像,那么以下正确的结论是 A. 当物距是5

10、cm时,成一个缩小的像B. 当物距是15cm时,成一个正立的像C. 当物距是25cm时,成一个倒立的像D. 当物距是35cm时,成一个放大的像14. 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那么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63中的 A. B. C. D.图6315. 水面上有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和折射都能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B. 折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C. 反射和折射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 无法比拟16. 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cm20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那么应选用以下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 焦距为5cm

11、的凸透镜B. 焦距为10cm的凹透镜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 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17. 如图64所示,有一平行光束A经方框中透镜折射后变成另一平行光束B射出于对方框中的光具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定有一只凸透镜B. 一定有一只凹透镜C. 一定是二只凸透镜D. 一定是二只凹透镜图6418. 某同学选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光屏到烛焰的距离范围是 A. 大于10cm且小于20cmB. 大于35cm且小于45cmC. 小于35cmD. 大于45cm19. 如图65所示,N是一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

12、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相间一定距离且平行的光屏,假设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那么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 只能是凹透镜B. 只能是凸透镜C. 只能是厚平板玻璃D. 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图6520.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应 A. B. C. D. 21. 凸透镜的焦距为,当一个物体离透镜处沿主轴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它的像 A

13、.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22. 幻灯片在距幻灯机镜头一侧的20cm和30cm之间移动时,都可以在屏幕上得到放大的实像,由此判断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A. 14cm B. 19cm C. 22cm D. 5cm 23.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假设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那么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 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4. 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假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 A. 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B. 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 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 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三. 作图题25. 补全图66中光路。图6626. 在图67中填上适宜的光具。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