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28733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根据怎样的次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写的好处。这篇课文是根据时间次序来写的。课文在详略处理上很适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描写得比较具体,“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描写得相对简略些。作者这么写使得关键突出,详略适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2.找出课文中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是我最快乐、最喜爱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父亲到街上买烟花、擦炮。这天黄昏就能够燃放烟花,吃到喷香的一桌菜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能够到繁荣的人民路购置自己喜爱的玩具、衣服。大大家陆续放

2、假,大扫除、买年货除夕那天,最热闹也最愉快。我和弟弟先贴对联,红红红火火洋溢着节日气氛。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烟花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天空马上色彩闪耀,轰隆声一阵又一阵。接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桌丰盛的佳肴,杯子里的酒“十里飘香”。一家人谈笑风生,边吃边看春晚,气氛尤其融洽。最终,给长辈拜年收红包,一起守岁。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1 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和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2 “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如同一位长者话家常、讲小说通常

3、,亲切有味。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和同学交流。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根据时间次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斯妤的除夕关键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和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2腊八粥1.朗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从她“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候”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随地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表现了八儿焦虑的心理,一个天真、嘴馋的可爱儿童形象。2.课文关键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写得

4、简略。想想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描写“等粥”这部分详写,“喝粥”这部分略写。对“八儿等母亲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但写出了八儿嘴馋和天真可爱的特点,还写出了母亲对八儿的疼爱,正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而喝粥部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家人吃粥时的场景。这么写使主次分明,关键突出。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

5、塞灌呢!”这句话作者利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看”“闻”“吃”等角度写出了腊八粥引人垂涎,美味可口,表现大家对腊八粥的喜爱。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照样子写一个你喜爱的食物。一提到饺子,谁不立马口舌生津?把白菜、葱姜、精肉剁碎,加上食盐、香油、醋调和均匀,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在面皮上轻轻捏,一个匀称健美的饺子便诞生了。包完数十个,放入沸水滚滚的锅里,单看它们优美的舞姿,就垂涎欲滴了,何况是,满盘地盛出来,一口一个往嘴里塞呢!3古诗三首2.结合牛郎织女的小说,说说迢迢牵牛星表示的情感。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小说,实则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她乡恋人的离愁

6、别绪。诗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悲情,表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示了思念之情和同学交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等全部是思亲的诗句,全部表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选做:这三首古诗分别和哪些传统节日相关?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佳节望月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写了七夕节的习俗;寒食写了寒食节的习俗。还有不少古诗也写了传统习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王安石的元日等。4藏戏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多个

7、方面写的?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 1 戴着面具演出;2 没有舞台;3 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作者是从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讲的。5鲁滨逊漂流记 节选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法列出来。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2.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和同学交流。鲁滨逊缺乏纸笔,只能用刀子刻痕统计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乏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她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很吃力;没事时,她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求食物。鲁滨逊最开始是忧伤沮丧的,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她克服了千难万险,尽可能抚慰自己,心平

8、气和、一心一意地安排和统计生活,她从不幸中找乐趣、找幸运,尽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适服。鲁滨逊含有不畏艰险、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8急忙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体会这么表示有什么好处。1 “不过,聪慧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何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一连串的发问,表示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2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四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示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紧围绕,深化了专题。3.

9、时间的流逝本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用一段话把你的感慨写下来。1作者利用了设问、比方、排比、拟人等多个修辞手法,将不易觉察的时光流逝写得很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 如: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急忙呢?学习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流逝;发呆的时候,日子从那漂亮的风景中飘过;骑车的时候,日子从耳边呼呼的风声中过去。9那个星期天1.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改变。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的热切期望、等候过程中的焦虑无奈、最终的失望委屈。2.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详细细致的叙述中,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1 “我”盼着

10、母亲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作者经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了“我”盼着母亲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这种心情。2 表现了“我”知道不可能出去以后失望、难过的心情。从环境和声音的描写衬托出“我”当初的心情,从侧面描写更能反应出“我”的失望和悲伤。3.急忙和那个星期天全部表示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一样点?相同点:这两篇全部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急忙一文表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不一样点:急忙一文作者利用排比、比方、拟人等多个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经过多处的心理描写,

11、利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候中的孤寂、落寞、痛苦和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虑、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10古诗三首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1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广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 2 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雪白洁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3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依然坚忍劲拔,不论你刮的是什么风。3.三首古诗分别表示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示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马诗表示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能够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方,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一样流合污的情操。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骨气。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个精神。这三首古诗全部是咏物诗,全部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马诗经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大家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在表示方法上全部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