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02700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课时训练1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十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xx临沂 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xx烟台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C.“大跃进”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3.xx广东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

2、: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4.xx德州 xx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5.xx玉林 下图反映的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6.xx孝感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xx青岛 下表是“1952年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主要指标1952年1957年国家财政收入全民所有制58.1%70.6%集体所有制1.2%16.7%工业总产值全民所有制41.5%53.8%集体所有制3.3%19.0%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A.B.C.D

4、.8.xx苏州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A.公私合营B.中外合资C.承包经营D.国企改革9.xx济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新中国的成立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0.xx无锡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

5、革命”时期D.“大跃进”时期11.xx玉林 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邓稼先D.雷锋12.xx孝感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A.长征精神B.无私奉献精神C.大庆精神D.“两弹一星”精神13.xx威海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

6、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最大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

7、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2)材料一、材料二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有哪些?(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参考答案1.A解析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1957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故本题选A项。2.D3.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不要冒进”“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周恩来是强调要协调发展。“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周恩来讲话的指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A排除,材料中没提到社会主义改造,B排

8、除,“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时间不符,D排除。故本题选A。4.B解析 1953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故本题选B项。5.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考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根据题干提供的图片中的关键文字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本题选C项。6.B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故本题选B项。7.B8.A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故本题选A项。9.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选D项。10.D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时期的浮夸风。由于党

10、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故本题选D项。11.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模范人物。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为“党的好干部”。故本题选A项。12.B解析 本题考查时代精神。这些英雄人物共同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精神。故本题选B项。13.D14.(1)材料一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