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026774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消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起先制定安排了。好的安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欢迎大家共享。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1 一、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对七年级地理的学习,驾驭了一些地理学问,初步具备了肯定的读图、分析、推断的实力,对学习地理有了一些爱好和学习方法。但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学问驾驭不牢,作业、练习不仔细,导致回答问题张冠李戴,学习成果不志向。因此,本期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进一步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加强学生驾驭学问精确性的训练和作业、练习的督查工作。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共四

2、章内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主要内容包括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介绍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宽阔的国土、行政区的划分、人口及分布概况、民族的构成和分布及政策。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气候、河流和湖泊。重点介绍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及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重点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特点、土地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重点介绍我国发展交通

3、的重要性、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敏捷的交通运输枢纽、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的农业部门、农业的重要性及地区分布、如何发展农业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工业的重要性及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三、教学措施: 、注意教学改革与创新,因材施教,选择敏捷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新奇的教学活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地理,将书本学问和身边的地理相结合,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建性,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地理学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精确驾驭所学地理学问。 2、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 3、强化基础学问的巩固,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既

4、读图、填图实力的培育。 4、留意挖掘学生的体验和生活经验,亲密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进度:13周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本章重难点: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比较柱状图”、“我国的民族分布图”,形成对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分布的空间想象实力。 4周 其次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重难点: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我国月平均气温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图”、“影响我国

5、的夏季风图”、“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我国不同的气候类型图”、“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学会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的特点。 810周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重难点: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周,中期检测 1214周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本章重难点:让学生驾驭并能在地图中填读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枢纽城市、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及工业城市。 15周9周,复习。 20周检测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2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化教学成果特制定教学安排如下:一、基本状况分析: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问有

6、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推断的实力。对世界概况有了肯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或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学问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等 多方面缘由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酷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果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果不够志向。面对这种状况,作为老师要加强思想教化,做到因人因材施教。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本年度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

7、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状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状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其次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状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解并描述了四大区域的状况。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学问。 2、进行地理基础学问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学问进行必要的储备。、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分析解决

8、问题的实力。4、开设校本课程,教化学生酷爱家乡,建设美妙的家园。 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殊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性。 6、注意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当是由教学内容、学生、老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意师生共同探究新学问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验和阅历,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验和阅历,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问传承、实力发展、看法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要特殊注意学习方法的探讨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

9、、精备教案,周到思索、周密支配,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8、强化对基础学问的巩固,重视学问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第1-3周,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 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9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周,期中考试第11-6周,学习第3、4章第 17周,复习 第20周,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教学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学问有更深化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

10、方向有更多的思索;能够在探究实力、学习实力和解决问题实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亲密联系的地理学问,传达地理思想,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和初步实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主动参加课程改革,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先练后讲”为操作模式,培育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化教学质量。 二、基本状况分析 、学生状况:、本届八年级共十个教学班级,我所任教的班级为1、2班共30多人。据七年级一个学期学习状

11、况来看,两个班学生成果都不太平衡。成果优异的学生有20多人,这些学生平常上课仔细、学习勤奋。而成果较差的学生主要是学习看法不端正、不守常规、厌学心情重。为此,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从严要求,热心帮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争取全面提高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对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对地理学问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推断的实力。对世界概况有了肯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缺乏相识,多方面缘由造成练习、测试都太不到位。还好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酷爱学习。也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果不够志向。面对这种状况,作为老师要加强思想教化,

12、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于本学期教学时间紧,所以教学务必夯实、掷地有声。.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课本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是在七年级阶段对世界地理有了肯定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土地、水资源以及工农业发展进行基础性的了解。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章:从世界看看中国。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状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状况、我国的民族政策。重点是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的划分,从读图着手,让学生通过画图,拼图驾驭国家和省级行政区位置和轮廓。 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

13、基本状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足。重点了解我国地形特征,气候影响及重要河流长江、黄河。通过读图,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突破本章的重点。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重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通过读图,列表,横向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爱惜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介绍了交通及工农业的发展状况。首先让学生依据了解说出对铁路交通干线的了解,再通过读图画图,画图记住主要铁路途分布。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驾驭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征

14、,地行、地势,气候,河流等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学生能比较娴熟的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说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实力和分析推理实力,提高学生的绘图实力。2、情感与看法:学生通过了解中国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相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3、教学成果达到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争取优秀率达:10%以上。合格率达:5%以上。四、教学设想 、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仔细学习新课标理论,领悟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主动运用尝试教学法,

15、注意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打算充分的素材。五、方法措施 1、通过识图、绘图、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实力,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实力。 、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学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说明现象产生的缘由的实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求知欲望。 、搞好单元测试,做到练在当堂,刚好回馈学生的驾驭状况。发觉问题刚好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学问的精确性,同时培育学生敬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4、加强课后的辅导,注意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学问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所学的地理学问,并提高应用地理学问的实力。 5、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6、老师要有安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实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学问,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7、用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