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02501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初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标总目标之一,标准指出: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通过学习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方法,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展创新意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获得,是在各个学段学习的根底上逐步提高的。由于在一、二年级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的题目大局部是在具体情景中看图解决问题的,较直观,也较易理解。到了三年级,逐步从直观形象的问题为主,向较抽象的以纯文字表达的问题过渡。由于学生心理开展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才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加上知识结构的欠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无法

2、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三年级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1、注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审题是问题解决的根底,审题不清是学生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前先审题的习惯。而审题最根本的就是读题,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一个问题学生做错后,只要让他们认真听老师把题目读一遍,甚至老师还没读完,学生马上说:“哦,我知道了,这说明学生做错题,很多并不是知识上的原因,而是不理解题意,是由于不会读题。读题的根本要求:一是读通,

3、读得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句逗清楚。例如,这样一道题:“736的积的个位是 。我发现不少学生填438,这时我叫一位做错了的学生起来把题目读一遍,果然这位学生读成:“736的积是多少。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三年级学生受心理开展水平限制,很难细致进行数学阅读,加上平时练习产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出现题目还没有读完整就急于解答,而出现错误。所以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无论做题之前,还是做完之后,都应该读读,这样可以防止很多错误。二是读懂,在读通的根底上再读懂,通过读题,能别离出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明确解题目标;能提取条件,找出表达数量关系的词语,为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作准备。

4、2、重视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和常见数量关系的教学,给问题解决提供知识储藏。“数学中的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适用性,是构成数学知识结构的经纬。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正是通过大脑中的知识结构的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的联结、转化、同化、顺应而形成的一种认知图式。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原理与方法?孙圻 著新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对数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的教学要求有所降低,造成许多教师对数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常见数量关系教学不够重视。今年刚接手三年级一个班,一次做了这样一道题:“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为26,这个三位数是 。A .899、

5、 B.999、C、898。这看上去不难的一个问题,却难倒了不少学生。通过询问,才发现不少学生不理解“三个数字的和是什么意思,甚至“和的意思都不大理解,所以胡乱写一个答案。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数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的教学,在充分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获得感性知识的根底上,充分提示并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使数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根本规律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清晰稳定的知识点。比方,乘法算式的意义是解决乘法问题的根底,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在解答相关问题时,特别要让学生加强对算式意义的理解;同时在学习乘法算式时,让多练习学生把算式编成数学故事,使学生再次理解算式

6、的意义及应用,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生动的数学表象,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开展问题解决能力。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从算式中抽象出一些根本数量关系。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总数-已卖出的=剩下的,等等。3、在教学中注意“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需要教师面对“生成时能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请看下面案例:在教学了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例题:国庆节到了,学校在门口挂了一排彩灯,按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顺序依次排列,

7、不断重复。算一算:1第17个彩灯是 色,第29个是 色。2如果这排彩灯共有38个,那么紫色的有 个。3与同学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生1:我是边画图,边五个一组,一个、一个数的,红黄蓝绿紫,到第17个刚好是黄色,第29个是绿色。生2:我是5个、5个数,51015,16,17,比甲快多了。生3:我是通过计算17=53+2,所以,第17盏是第二位的黄色。生4:我是根据17-53=2,的方法,得出第17盏是黄色的。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刚刚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答复。生5: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把个位减去5,就可以得出结果。众生惊叹!生6:那,如果个位是

8、3呢,你怎么减?如第33盏灯?生7:如果个位小于5的,只要看个位是几就是第几个了,更好。师:同学们刚刚的发言真的非常棒,为我们找出了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大家想想能不能用这个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思考。一会儿,很多小手陆续举起来。生8:我发现,175=3.2,余数2就是第17盏。295=54,余数4就是第29盏。这样只要用这个方法,不管第几盏,都很容易找出来。师:这个方法好不好?大家鼓掌,祝贺他找出这么好的方法。为了稳固知识,我临时给学生补充了一道新题:今年9月1日是星期日,那么9月25日是星期几?看谁算得快。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生8:是星期四,我是这

9、样算的:257=34,所以9月25日是星期四。生9:不对是星期三。师:为什么?生:因为9月1日是星期日,所以余数应从星期日算起,日、一、二、三。师表扬该同学,善于思考,同时提醒大家,第一天是星期几,余数就从星期几算起,不能都从星期一算起。这一教学片段,我没有按照预设,急于让学生用“预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生成,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敢于让学生“生成,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没有满足于学生解法的多样性,在“生成之后,又及时让学生回归“预设,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进一步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我再次“生成 推算星期几的新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较好掌握了这一类问题

10、的解决方法,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总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要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开展水平、知识结构、教材特点全面考虑,把解决问题与数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开展相结合,实现问题解决能力与知识、技能同步开展。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