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02258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科学我们来造环形山名师教案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教学准备】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模拟环形山

2、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教学过程】一、月球上的环形山。1. 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2. (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3.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4. 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5. 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6. 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7. 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二、制造“环形山”。1. 提出:

3、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2. 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3. 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4. 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5. 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实验方法: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6. 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说明:学生模拟实验

4、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1. 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2. 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3. 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4. 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5. 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1. 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2. 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3. 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板书设计:3、我们来造“环形山”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