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02195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盘水恒鼎实业有限公司盘县石桥镇喜乐庆煤矿地 表 移 动 观 测 站 设 计 方 案2015年1月20日11042采面地 表 移 动 观 测 站 设 计 方 案前 言为了获得我矿采煤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我矿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我矿决定建立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11042采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2)获得厚松散层、炮采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3)确定采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通过对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我矿保护煤柱留设、征地、迁村和实

2、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厚松散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一、11042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4#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飞仙关组(T1f)底界平均12.09m。11042采工作面倾向平均长87m,走向长222m,面积约19314m2,平均煤厚为m=2m,平均倾角14o,工作面标高为+1531m+1541m,该工作面相对范围内地面标高为+1625m+1655m,其最大开采深度为114m,最小开采深度为94m。上部松散层厚度为h=70m且该工作面上方无农田、建筑物等。二、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 1、观测站设计原则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有代表性的观测资

3、料,在观测站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2)观测线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开采的影响;(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4)根据开采深度和设站目的,观测线上的测点应有一定的密度;(5)观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若在冻土地区,控制点底面应在冻土线0.5m以下。 2、角量参数的选定角量参数的选定只能参照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成果资料。网上相似地质采矿条件矿区的角度参数为: 网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报告中经验公式可得:其中 松散层移动角;、上、下山移动角;走向移动角;煤层倾角;煤层平均厚度; 松散层厚度; 回采工作面平

4、均开采深度。 3、观测线位置的确定根据观测站设计原则,在11042工作面上方地表布置两条观测线。A号观测线位于11042运输巷上方35外m,B号观测线位于距离开切眼上方42m外。(观测站平面位置设计示意图) 4、观测线长度的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试行规程第217条规定,调整、取。以剖面法求得A号和B号观测线长度分别为300m和150m,共计450m ,如图A号观测线断面示意图和B号观测线断面示意图所示。 A号观测线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工作面走向长度;为走向移动角的修正值。 同理可得B号观测线的长度:式中、分别为上、下山移动角的修正值;工作面倾斜长度; 、分别为采区下边界和上边界的开采深度。三、控制

5、点及工作测点的个数和埋设方法 1、控制点及工作测点数按煤矿测量试行规范规定,工作测点间距为25m,控制点间距为50m,由观测线长度计算得各测线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个数,见表1。表1 控制点和工作测点个数观测线编号控制点(个)工作测点(个)合计(个)A6915B347合计93645 2、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结构所有控制点和工作测点全部为混凝土予制桩,钢筋露出水泥桩的高度为5mm,如图1和图2。3、埋设方法(1)埋设控制点应用全站仪根据施工测量要求按设计坐标在实地标定其位置,工作测点用全站仪标定,尽量使其中心位于同一方向线上,用木桩做标志; 图1 控制点图 图2 工作测点图(2)挖坑前先把点位引到1米外

6、的四个临时十字桩上,在所标定位置挖一直径为0.5m左右,控制点坑深为0.7m以上、工作测点坑深为0.5m以上的坑,坑底捣实,先铺一层0.1米厚的混凝土后放置予制桩,并用混凝土固定工作测点及控制点周围,固定高度分别为0.3m和0.5m;由十字桩拉线指示测点位置,控制点的偏心不要大于1cm,工作测点偏心不要大于5cm。观测线上为三个控制点时,先埋设两端点,然后用全站仪标埋中间控制点;(3)在整个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点和工作测点严加保护,如有破坏应及时补埋;(4)部分控制点和工作测点标定坐标见表2;(5)观测站各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埋设工作应于1月30日前完成。表2 控制点和工作测点坐标点号

7、XYC1X=2833434.0913 Y=456078.0696 C2X=2833409.3996 Y=456096.4607D1X=283358.8679 Y=456130.3693 D2X=283384.1337 Y=456113.1276E1X=283406.8156Y=456038.4137E2X=2833381.538 Y=456055.5543 F1X=2833356.9991 Y=456071.8207 F2X=2833331.6337Y=455685.5244A1 X2833306.4501 Y456105.9577A18X=283378.3789 Y=457516.9584B

8、1X=2833386.0152 Y=455476.5641B16 X=2833915.1258 Y=455236.2451A29(B18)X=2833825.8546 Y=455635.4253四、观测项目、方法、精度和时间 1、连接测量(1)平面连接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采用D级GPS或全站仪导线控制,点位误差不得大于7mm。全站仪导线布置如图4所示。图 3连接测量平面示意图 (2)高程连接由D013、D016点分别向观测线控制点引测三等水准,形成附合水准网,如图5所示。图 4 连接测量水准网示意图观测站连接测量成果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和常规方法一样,最终求出观测站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野外数据

9、采集工作包括全面观测和加密水准测量两大部分,内业均采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 2、全面观测在观测站未受开采影响之前,独立进行两次全面观测。两次测得同一点的高程差值小于10mm,同一边长的长度差小于4mm,取两者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高程测量直接从观测站控制点开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工作测点时,可使一些测点作为中间点,但视线不宜超过50m(即不超过3个中间点)。若观测站两端有控制点,可进行附合水准测量;若只在一端有控制点,则需进行往返水准测量(或闭合水准测量)。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正倒镜往返观测,直接测定出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通过平面坐标反演,确定出各测点的支距和相邻测点之

10、间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 3、日常观测在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适当加密水准测量次数,为判定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在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工作面回采38m),在预计可能首先移动的地表,选择若干个工作测点,每星期进行一次水准测量。重复水准测量的时间间隔,视地表下沉的速度而定,一般是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在移动的活跃阶段,还应在下沉较大的区段,增加水准观测次数。观测站的各项观测,一般情况下可参照表3的程序进行。为了保证所获得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每次观测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在移动活跃阶段,水准测量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并力争做到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同时进行。表3观测站观测程序观测时间观测内容观测时间

11、观测内容设站后1015天与矿区控制网连测地表移动活跃期全面观测加密水准测量采动影响前全面观测、预测地表移动衰退期水准测量地表移动初始期水准测量地表移动稳定后全面观测 注:地表移动稳定后指6个月内地表各点的下沉值均小于30mm 4、地表裂隙调查及井下工作面测量调查记录产生裂缝的日期、位置、长、宽、深及其变化过程。在每次地表移动观测的同时,应在井下测定工作面的推进位置、采厚和采高等采煤状况,并每周测定一次实际回采上限的位置。五、观测成果的整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成果预处理,必须在外业成果无误的基础上进行。 1、观测成果的计算为了确保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之前,应对野外观测成果再次检查

12、,然后进行各种改正数的计算和严密平差计算。 (1)观测数据的预处理观测数据预处理主要是计算各测点的高程、相邻两测点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然后计算各测点的移动和变形值及下沉速度等。对于全站仪而言,观测数据的处理除须加入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之外,其余的计算和常规方法相同。有关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的具体计算方法参看全站仪使用说明书。 (2)移动和变形计算观测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便可计算观测线上各测点和各测点间的移动和变形值。移动和变形计算主要包括:各测点的下沉和水平移动,相邻两测点间的倾斜和水平变形,相邻两线段(或相邻三点)的曲率变形,观测点的下沉速度等。各移动和变形计算公式如下: 次观测时点的下沉,

13、mm式中 号点的下沉值;、分别为首次和次观测时号点的高程。 相邻两点间的倾斜,mm/m式中 号点至号点的水平距离; 、分别表示号点和号点的下沉量。 号点附近的曲率,即-1号点至+1号之间的曲率 =, mm/m或/m式中 、表示+1号点至号点和号点至-1号点的倾斜;、表示+1号点至号点和号点至-1号点的水平距离。 号点的水平移动=-,mm式中 号点的水平移动; 、分别表示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号点至观测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点间距累加求得。 号点至+1号点间的水平变形=, mm/m式中 、分别表示+1号点至号点在首次观测时和次观测时的水平距离。 号点的下沉速度,mm/d式中 、分别表示-1次和次

14、观测时点的下沉值; 两次观测的间隔天数。 号点的横向水平移动=-,mm 式中 、分别表示第次观测和首次观测时号点的支距值。横向水平移动是垂直于观测线方向的水平移动,计算时需注意正、负号。每次观测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移动和变形计算,计算数字的取位见表4。表4 移动、变形计算时的取位参考名称下沉/mm水平移动/mm倾斜/mm/m曲率/mm/m水平变形/mm/m横向水平移动/ mm下沉速度/mm/d取位110.10.010.110.1 (3)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确定地表移动变形计算之后,绘制移动变形曲线图和下沉速度曲线图。在图上可确定出移动变形的角量参数有:移动角、边界角、裂缝角、最大下沉速度角、超前影响角等,通过专业程序计算求得的地表移动预计参数有: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拐点偏移距等。 2、绘图工作根据每次观测的计算结果绘制CAD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