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2192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_2.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在认识圆的根底上认识球的特征,理解球的各局部名称,开展空间想像才能。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前阶段学校搞泥塑大赛,同学们都踊跃参加了。泥塑有个根本功,就是要把橡皮泥搓成小球。你能吗?拿出橡皮泥,看谁搓得标准、美观。相机提醒课题。评析: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创造了感兴趣的、有构造的观察材料,使探究活动更直接有效。同时也唤起学生更直接的生活经历,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1.分小组学习。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想理解球的哪些知识。然后

2、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力,通过切割、观察、讨论,自主认识关于球的一些知识。评析:这里不再是老师手拿学具按部就班的讲解,而是学生利用搓好的球和其他实物、学具带着问题自主求知。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2.学生交流。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名称:球面,球心o,半径r,直径d。2特征:球面是曲面;在同一个球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长度也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等等。评析:这种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敏性。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展。教学中,学生能说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当学生答复得不完好时,老师可做适

3、当的点拨或补充。3.归纳整理。同学们将刚刚研究的知识写在纸上,并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交流。评析:建构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对老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承受,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历所做的主动建构。通过归纳,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历中去,形成新的认知构造。4.质疑问难。下面的问题假如学生提出,那么灵敏解决。如无学生提出,前两个问题老师可直接提出:1怎样测量一个球的直径?如何证明一个球的直径都相等?先让学生说方法,引导学生用两块木板夹住演示2球与圆有什么联络与区别?先讨论,再交流3如有学生提出外表积、体积问题,那么引导:如今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还很大,回去可以查阅有关资料,看球的外表积和体积

4、公式是什么。三、稳固练习1.看书并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2.地球的赤道大约是一个半径6400千米的圆。假如有一根长比赤道的周长多1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与赤道是同一圆心的圆,那么,你的拳头能否从赤道与铁丝的空隙处穿过?先让学生猜一猜,可让听课老师也参与。再让学生说解答方法。全班计算。如有时间可改成木星赤道半径71400千米等,让学生推理得出结论,评析:新课程强调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开放题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开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练习。2、在解决

5、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出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教学重点:掌握除加混合运算中的顺序。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谁是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妈妈)每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妈妈总会陪伴在我们身旁,妈妈那如花的笑脸就会浮如今我们眼前。三八妇女节刚刚过,你们有没有送礼物给妈妈啊?(没有)让我们也去花店配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妈妈,好吗?设计意图:用诗意的语言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浓浓的母爱缓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带着对母亲的爱,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学生会更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 观察情境图,说说图画上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老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

6、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考虑,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多少元?)2. 小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廉价多少元?提示:一支康乃馨的价格该怎么算?3. 指明让学生扮演:248=3(元) 5-3=2(元)5-248=5-3=2(元)4. 说一说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除法,再

7、算减法。三、稳固练习让我们再看看其它花的价格吧!指明读题(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钱?四、课堂总结考虑回报: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么解决2.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板书设计:买鲜花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多少钱?248=3(元) 5-3=2(元)5-248=5-3=2(元)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廉价1元。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统计图的重要根底。这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统计的相关知识是一个体系,前后的知识关联性比拟严密,所以在复习时必

8、须进展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好的、明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统计是为生活效劳的,通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重视学生理论才能的提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考虑、分析p 、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调查才有发言权。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复习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和数据进展分类。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小组内交流分类标准,确定分类标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后进展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9、师巡视指导。小组长汇报:一组:我们小组是按性别来进展分类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使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展记录,我们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二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出生年月来进展分类的。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展记录,我们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三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身高来进展分类的。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展记录,我们班同学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四组:我们小组是把同学们按喜欢足球运动和不喜欢足球运动两类来进展分类的。使用画点线图的方法对数据进展记录,喜欢足球运动的有15人,不喜欢足球运

10、动的有30人。五组:集体评议。2复习根据统计的结果,并参照数据进展分析p ,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师:谁能说一说从我们整理的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考虑后汇报。预设:生1:从男生和女生统计的结果来看,我知道了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生2:从同学们喜不喜欢足球运动这份数据来看,我发现班级里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多。生3: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同时经历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过程,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3的倍数的特征第6课时教学内容 数的奇偶性教学目的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

11、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进步推理才能。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进步推理才能。教学过程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老师适当进展“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试一试:此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

12、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活动2: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究“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板书设计数的奇偶性例子: 结论:12 + 34 = 48 偶数+偶数=偶数11 + 37 =48 奇数+奇数=偶数12

13、+ 11 =23 奇数+偶数=奇数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p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教材第1011页;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根底,在本章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1、使学生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拟、概括和判断才能;3、向学生浸透“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教法: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目

14、光、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p 事物,考虑问题。本课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指导法”,把“有意义的考虑方法和习惯思维”放在教学首位,构建探究型的教学形式,充分表达“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探,导入新课。如:(1)、用哥德猜测引出课题。(2)、结合自然数120的因数详细说说。(这样直奔主题的教学,为学生探究知识和稳固知识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件很快找出120各数的因数,铺垫探底。然后讨论怎样给这些数进展分类,怎样分比拟合理?(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于有意义的考虑。)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有按偶数、奇数分的,有按2、3、5的倍数分的、也有按10以

15、内、10以外的数分的等等,对于学生的分法,老师给于了鼓励,引导学生看书上怎么分的,观察因数的个数,以 “因数个数”的多少来分,学生很快以“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有两个以上因数”分为三类。老师及时出示课件,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相应的数。这时老师明确告诉学生;像2、3、5、7、11这样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就叫质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个质数的因数特点概括出质数的意义,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质数的意义自己找出一些质数,找准确了说说找质数的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样道理,合数的意义就迎刃而解了。紧接着让学生看一个因数的数是谁?书上是怎么给它下定义的?然后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判断正确了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判断方法,为什么又对又快?(从而打破教学难点。)三、应用知识、稳固知识。1、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料,把120这20个数按照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进展分类,分类完成之后互相交流这些数之间的联络和区别。如2既是质数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