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淤地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01967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高原淤地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土高原淤地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土高原淤地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土高原淤地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淤地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淤地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思考摘 要:实践证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产粮食、改善 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效益显著,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淤地坝的作用,并对淤地坝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字:淤地坝;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出 的一种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淤地造田、 增产粮食、发展区域经济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最早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有 记载的人工筑坝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 立后,通过水利水保部门的总结、示范和推广,黄土高

2、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 了快速发展,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1万余座,淤 成坝地30多万hm2,累计拦泥210多亿t,年减少黄河输沙量3亿t。1淤地坝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产粮食、 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1拦泥保土,防止沟道侵蚀,减少入黄泥沙在拦泥方面,淤地坝不但能拦蓄沟道本身产生的泥沙,而且能拦蓄坡面汇入 沟道内的泥沙;在减蚀方面,淤地坝库容被淤积后,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具有防 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的作用,

3、减轻了沟道侵蚀;在滞洪减沙方面, 主要是拦截了洪水,减轻了坝体下游的沟道冲刷,从而减少了输入下游的泥沙。1. 2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密度一般为14 km/km2。在沟道内进行坝系建设,将原来要被洪水冲走的水土资源拦蓄 在沟道内,使荒芜、起伏不平的大小沟道成为良田,增加了水土流失区的基本农 田面积。一座坝或一个坝系所淤成的坝地,从数公顷到上百公顷,成为山沟里的 小平原。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严重水土流失区,打坝淤地成为增加基本农田的重 要途径。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截 形成坝地。坝地地平、墒好、肥多、土松易于 耕作,而且抗干旱能力强,增产作用与经

4、济效益十分显著。黄河中游地区广泛流 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 也不怕”的说法。1. 3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淤地坝建设,增加了水肥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使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 为少种高产多收,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与国家退耕政 策相配合,能够保证现有坡耕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为植被恢复创造 条件。1. 4以坝代路,改善交通条件淤地坝建成后,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当地乡村的交通条件, 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治 沟骨干工程约有20%成为当地的主要交通道路

5、。保德县腰庄小流域坝系建成后, 连通了 30 km的村庄道路,全流域村与村间都可以通汽车,沿途先后办起了 5个 农副产品加工点和6个商品代销点,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 5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尽管淤地坝在遭遇超标准暴雨洪水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对于沟道坝 系工程特别是达到相对稳定的坝系或有骨干坝控制的坝系,在滞洪、减轻下游灾 害方面还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据调查,1984年汛期黄河中游地区暴雨洪水 频繁发生,但修建的骨干坝无一出现水毁灾害,在许多小流域内,众多中小型淤 地坝由于受到骨干坝的有效保护,不但没有发生水毁灾害,而且在灾害之年取得 了粮食大丰收。1. 6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

6、村生产生活用水淤地坝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澄清后 直接被生产生活利用,一部分排放到下游沟道,增加了沟道常流水,对汛期洪水 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淤地坝在工程运行前期可作为蓄水 工程,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发展水产养殖业。1. 7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目前仍然有近1 000万贫困人口,2001年GDP只占全国总量的6. 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 均水平的73%。该区人民群众能否脱贫致富,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目标的如期实现。而加快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

7、群 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坝系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投入少,进度慢,不能满足黄河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一般建设1座治沟骨干 工程需要投资90万元,而国家实际投入只有35万元左右,且中小型淤地坝建设 没有国家投资补助,加之黄土高原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群众生活贫困,拿不出更 多的资金投入淤地坝建设,影响了淤地坝的发展。由于国家投资不足,黄河上中游 地区每年只能建设100多座治沟骨干工程和少量的淤地坝,建设规模距黄河近 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黄河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 建设的需要。2.2缺乏坝系

8、规划,设施不配套,存在病险隐患由于黄河上中游地区大多数淤地坝是20世纪60、70年代由群众建造的, 缺乏总体规划和坝系设计,控制性骨干坝少,骨干坝和淤地坝配置比例失衡,设 施不配套,防御洪水标准低,综合效益差。同时,由于运行时间在30年左右,许 多工程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毁坏。另外,由于多年淤积,相 当一部分淤地坝已丧失了继续拦泥和防洪的能力,存在病险隐患。陕西省已建成的35万座淤地坝中,有1-6万座已淤满或基本淤 满,成为险坝;7 800座大中型淤地坝有近半数不同程度地存在病险问题;缺少配套 设施,只有坝体,没有排洪输水设施的“闷葫芦”坝占淤地坝总数的82.5%。2.3管理

9、水平低,管护的自觉性差过去绝大部分控制性工程(滞洪坝)、淤地坝都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后交给 当地群众管理的。由于群众的粗放式经营和放任式管理,加之在运行中没有专项 维护资金,维护管理的自觉性差,导致坝系工程病险严重。3对今后淤地坝建设的思考3.1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淤地坝建设目前,建设一座治沟骨干工程国家投资仅35万元左右,投资标准偏低,而中小型 淤地坝国家没有投资。如果今后要大规模开展沟道坝系建设,需提高治沟骨干工 程的补助标准,并增加中型淤地坝的投资。否则,坝系难以形成,基本建设“三项 制度”也难以实行,工程质量和标准难以保障。建设。故沟道坝系建设应根据淤地坝的规模、功能,实行分级投资建设。

10、大型淤地 坝(治沟骨干工程)因其投资大、技术性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由国家出 资建设;中型淤地坝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小型淤地坝则以地方和受益区 群众建设为主,国家补助材料费。淤地坝建设管理须实行行业管理,水利水土保持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淤地坝的 规划设计、立项、施工和验收。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在水利水保部门的统 一规划指导下进行淤地坝建设。3.2淤地坝建设的技术思路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流域为系统,充 分体现全局观点,兼顾当地和下游地区利益,科学有效地发挥拦沙、保水和淤地 等综合

11、功能。这将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减少泥沙,以及进一步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 淤地坝。(1)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统筹安排淤地坝建设。多沙粗沙区大部分属于 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以沟道侵蚀为主,沟谷地产沙占总产沙量的 70%,是淤地坝建设最为适宜的地区。在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不仅是有效减 少入黄泥沙,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区域 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骨干控制、 滞洪排清、全面利用,一次设计、分期加高、防洪、拦泥生产相结合。按照小流

12、 域坝系进行布设,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坝系整体防洪标准,保证坝系的安 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淤地坝的综合效益。小流域坝系布设要根据小流域的自 然条件、水沙运行规律、社会经济情况等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合理规划。以骨 干坝为重点,大、中、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兼顾蓄水、拦泥、生产、防洪等效益,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排淤结合、效益稳定的淤地坝坝系,达到改善生态、发展生 产、减少泥沙的目标。(3)加强淤地坝建设的科学研究及防洪安全,提高淤地坝建设的科技含量。 经过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多年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使淤地坝系充分发挥 其作用和效益,坝系达到相对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坝系相对稳定或相对平衡已成 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系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要尽快解决小流域坝系建设规 模、布局、配置和建设时序,坝系配套与施工技术,坝系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等重 大问题,尽快建立黄土高原沟道坝系建设的技术体系,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提供 技术支撑。由于大规模淤地坝建设开展后,其防洪安全,特别是大中型淤地坝的 安全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监测及系统调控,提高淤地坝 建设的科技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